广告

中国移动5G数字乡村 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3-10-13 作者:中移智家-濮巍巍 阅读:
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以下简称:中移智家)从老人看护、基层治理、农业生产等乡村场景核心需求切入,快速汇聚生态硬件终端,以村民自治为基础,以村级基层组织为核心,多个村级组织互动合作为纽带,基于自研的智能视联算力网络(IoVT-CFN)、智能物联网多媒体通信(AIoTel)、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核心能力,打造5G数字乡村平台,推出“智慧化生活、数智化治理、智能化生产”全场景解决方案。

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与乡村、农村相关文件90余个,明确提出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以下简称:中移智家)从老人看护、基层治理、农业生产等乡村场景核心需求切入,快速汇聚生态硬件终端,以村民自治为基础,以村级基层组织为核心,多个村级组织互动合作为纽带,基于自研的智能视联算力网络(IoVT-CFN)、智能物联网多媒体通信(AIoTel)、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核心能力,打造5G数字乡村平台,推出“智慧化生活、数智化治理、智能化生产”全场景解决方案。

数字乡村产品体系

5G数字乡村的四大创新

1、创新村民自分享模式,构建千万级乡村群防群治系统

提出“个人看好个人家,人人分享为大家”的村民自分享模式,通过室外终端设备“一键分享”的快捷操作,高效拉动近千万村民分享设备至村委,有效补盲政府“天网雪亮系统”的监控盲点,降低用户及政府投入成本,自下而上实现了视频、告警信息在“村民-村委-基层组织”的多级汇聚,低成本高效的构建了千万级乡村群防群治系统。

2、创新模版自适应技术,搭建千村千面的乡村智慧大屏

基于开放式架构和自研“易搭”平台,创新研发积木式云原生技术,通过拼搭组装各类乡村应用,构建即需即取的应用超市。通过模板自适应技术,构建乡村智慧大屏,支持千村千面,灵活配置,并基于平台丰富的设备类型且设备深度的优势,增加村级场景化设备联动功能,实现从单设备智能到全村智能的升级。

3、创新村委通知功能,实现内容必达

基于运营商通信优势,依托中移智家和家智话云通信能力,推出数字乡村“智能通知”产品,村委通过录入文字、音频内容并一键发起,将文字/音频内容以IMS电话或短信形式下发至村民手机,实现通知到人,内容必达。同时结合摄像头+AI智能+智能告警服务,为村委提供防溺水、防烟火、防入侵、防走丢等村级数字化应用,实现“科防”+“人防”结合,提升乡村基层治理效能。

4、创新运营模式,完成千万级乡村信息库沉淀

构建“户-村-乡镇-县市-省”五级组织架构,通过组织分享、通讯录录入、人脸车牌智能库导入等实现乡村“人、物、事”的数据汇聚,完成千万级乡村信息库沉淀,实现“物、事”与“人”的精准匹配,助力村委快速定位相关人员,提升乡村精细化治理。同时,采用逐级审批、细分管理员权限控制等方式,进行分权分域管理,实现区县对乡镇、乡镇对村,村对村民的分级管控。

5G数字乡村应用成效

中国移动5G数字乡村为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深化民生保障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并获得了国资委《中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蓝皮书(2022)》示范项目、工信部2021年物联网示范项目,“i+创新杯”产业互联网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多个荣誉。截至2022年底,中国移动5G数字乡村已覆盖行政村超40万,全国占比超78%,服务超3.4亿乡村用户。

此外,5G数字乡村在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安全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为超600万农村家庭提供在线教育、健康咨询服务,为4500万外出务工家庭提供远程看护服务。打通乡村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发送超6000万条防灾防疫防诈骗通知,筑牢安全防线。织密乡村治理网络,补盲“天网雪亮系统”,对接150余个地市的公安政法平台,配合广西、云南等20余省侦破案件百余起。

作者:濮巍巍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阿里达摩院回应裁撤量子实验室:捐赠给浙江大学 针对撤裁旗下量子实验室传闻,阿里达摩院26日回应表示,为了进一步推动量子科技协同发展,达摩院联合浙江大学发展量子科技,将量子实验室及可移交的量子实验仪器设备捐赠予浙江大学,并向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开放。
  • 业绩增速放缓,新华三发全员信宣布管理层集体降薪 全员信称,受大环境影响,公司业绩增长放缓,为降低运营成本,包括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内的中高层进行主动降薪10%起,为期至少一年。
  • “创芯未来 共筑生态”  2023中国临港国际半导体大会成功举行 信息技术将与人工智能技术、新型材料工程等一起携手前行,将信息技术推向全新的高度,实现人类大脑能力的延伸和放大。依靠工艺技术进步几乎无法实现更高性能的计算,特别是从现有计算芯片的主流路线推演,已难以满足Z级超算的性能、功耗和成本需求,需要研发新的计算芯片架构来应对智能化、大算力的新挑战。
  • 苹果自研基带芯片再受阻,未来三年仍无法摆脱高通 除了技术难题和专利壁垒之外,苹果还存在其他的问题。有知情人士称,由于技术挑战、沟通不畅以及负责人间对于基带芯片是否应该自研存在意见分歧,导致苹果的基带芯片研究进展缓慢。
  • 北斗系统走向国际化应用,实现全球民航通用 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是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已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而北斗系统纳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对于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进北斗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应用。
  • 如何逐步优化天线设计 如今,随着技术标准的快速发展,对天线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时间越来越短,结构限制也越来越苛刻,从而为天线设计带来极大挑战!如何应对?本文作者给出的经验是,放弃原型设计,而选择适当的参考设计作为起点,再循序渐进地进行设计优化。通过理论、仿真和测量之间的协同设计,实现“一次成功”!
相关推荐
    广告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广告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