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规模部署后流量提升不明显的问题分析

原创 中兴文档 2023-01-31 09:23

某运营商规模部署119个1+X(X≠0)小区后,整体流量提升不明显,没有达到预期。需要分析处理,参见下表。

1+X部署前后增益

X小区指标

RRC连接平均连接用户数

NR总流量(GB)

1+X部署前

581
23751
1+X部署后61225574
增益
5.31%
7.68%

说明:部署1+X后,预期用户连接数和流量都应有+20%的提升。

  1. 1+X参数方案和脚本检查,非1+X共性参数设置问题。

    参数核查,和早期验证的1+X参数方案相同。相同1+X参数设置情况下,部分1+X小区的流量提升明显,部分小区提升不明显,非1+X方案基础参数设置问题。(天线权值参数因与场景相关,属于个性化参数)

  2. 小区流量增益统计分类,参见下表。119个1+X小区中,小区流量增益有高有低,部分小区流量反有恶化,和前期验证结果不符合,可能是部署场景不适合1+X方案,需要对增益小的1+X小区进行勘察分析。

    小区流量增益统计
    流量提升比例1+X小区数量比例
    <-20%5
    4%
    -20%到-5%18
    16%
    -5%到5%1715%
    5%到20%36
    31%
    >20%43
    37%
    总数119
    100%


  3. 部分小区流量下降,初步怀疑是1+X小区的规划方案不合理导致。在同区域,试验站部署1+X后,用户数和流量都有+20%的提升,参见下表。

    验证站部署1+X后的用户和流量增益
    试验站指标RRC连接平均连接用户数NR总流量(GB)
    1+X部署前19.38150.14
    1+X部署后24.17198.95
    增益24.72%32.51%

1+X小区部署清单,是按照省公司下发的1+X小区清单进行X部署部署,没有进行现场勘察核实。

结合其他项目部署1+X验证结果,用户数和流量都有接近+20%的提升,相同的参数设置,初步怀疑是由于站点工参、楼宇信息、地图精度等不准,导致1+X的规划方案有偏差。

增加X波束子波束功率因子,从0.5改为1,增加楼宇信号覆盖。

1+X小区是根据省公司下发清单批量部署,考虑成本和时间,不建议安排现场一一上站核查重新1+X规划。

对于流量增益小于20%,且UL NI指标变化在1%以内的小区,优先通过参数调整提升:将X波束的子波束功率因子(subBeamPowerFator)从0.5改为1,即X波束加Boosting 6 dB,增强X波束的楼宇覆盖。

参数说明:Xi需要转换成子波束功率因子,假定从网管配置获取到的该波束功率因子为Yi,最终降功率后的子波束功率因子Zi,转换公式:Zi= Yi *sqrt(pow(10,-Xi/10))。(根据公式可计算:如果X波束要加Boosting 6 dB,则设置为1;加Boosting 3dB,设置为0.71;配Boosting 0 dB,设置为0.5)。

子波束功率因子参数修改后,整体流量从7.68%提升到13.53%,如下图所示。

波束功率因子参数修改前后1+X小区增益

针对流量仍下降的1+X小区,进行现场勘查及方案修正:参数回退及优化调整。

根据省公司下发的1+X部署清单,采用Smart Hippo规划工具,对119个1+X小区进行1+X方案规划核查修正,对1+X规划偏差大的、流量增益低于20%的小区,进行现场勘察及优化调整(根据Top下降程度进行)。对31个小区进行优化调整,参见下表。

优化方案
方案类型小区数方案备注
1+X方案回退8
场景不适合部署1+X方案,方案回退
X波束方案修正17
根据勘察结果修正天线权值(方位角、电下倾角、波数个数)
优化调整6
优化调整天线方向角、天线下倾角

1+X方案修正后,用户数和流量增益提升明显。111个小区整体,用户数提升了21.05%,流量提升了24.79%,都有+20%的提升,如下图所示。

方案修正前后1+X小区增益

案例1:1+X小区天线接反,无法覆盖高层楼宇

按照省公司垂直覆盖需求清单,11579582-112小区有垂直覆盖的需求,现场勘察112小区正对方向确实有一高层居民楼,适合开启1+3覆盖。但现场实测发现,112小区正对道路、楼宇方向始终占用的是113小区的信号;而113小区正对方向都为学校内的底层教学楼及宿舍,占用的却是112小区。此情况疑似天线接反,113小区被误开了垂直波束,且覆盖方向无遮挡,影响部署效果。

下图为11579582-112和11579582-113小区疑似天线接反测试图。

小区疑似天线接反测试图-1

112小区正对道路占用的是113小区的信号,如下图所示。

小区疑似天线接反测试图-2

解决方案:天线接反纠正后,113小区流量从-6.71%提升到23.25%。

案例2:1+X规划不合理,楼宇低于天线挂高,不适合部署1+X

11579684-111小区,基站挂高很高(70米),如下图所示。其主覆盖方向确有高层楼宇,但低于基站挂高且距离较近,不到200米(上站勘察发现111小区位于楼顶左上角位置)。这种情况下开启1+X垂直覆盖,可能难以实现垂直覆盖收益。

1+X难以垂直覆盖

解决方案:该场景不适合部署1+X,1+X方案参数回退。

对于1+X小区部署清单,在X小区部署前,建议由Smart Hippo工具进行1+X方案规划修正,提高X波束规划准确性。1+X方案部署后,可按照下述方案调整:

  1. 根据网管KPI指标变化,对流量有所劣化或提升不明显的小区先进行SSB Boosting 6 dB 参数调整。

  2. 对Top恶化X小区进行现场勘察及优化调整。

    参考规划方案,有偏差大的小区做波束权值调整。

    对于不适合部署1+X方案下去进行参数回退。

    对于天线机械下倾过大无法覆盖高层楼宇,进行上抬机械下倾,采用水平波束的电下倾补偿。

    对于天线方向角非正面覆盖楼宇的小区(调整幅度大于20°),需调整物理方向角,提升楼宇覆盖效果。


1+X场景选择原则:

  • 正面覆盖:楼宇位于扇区朝向正面。

  • 无遮挡:覆盖目标楼宇与站点间无明显遮挡,视距可见。

  • 楼宇价值高:如商务楼、高级住宅小区等。

  • 间距合适:一般推荐100-200米左右,对于较高楼宇,间距为2倍楼高最佳。

  • 便于现场测试对比验证。


1+X场景配置建议:

  • 水平覆盖场景:适用“1+0”波束,广覆盖、道路覆盖、以及低层覆盖。

  • 低层楼宇场景:适用“1+1”波束,10层左右楼宇覆盖。

  • 中层楼宇场景:适用“1+2”波束,15层左右楼宇覆盖。

  • 高层楼宇场景:适用“1+3”波束,20层左右楼宇覆盖。


我们是一群平均从业年限5+的通信专业工程师。
关注我们,带你了解通信世界的精彩!

中兴文档 通俗易懂且高颜值的通讯技术文档!
评论 (0)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