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多家IGBT或功率半导体相关企业保持高负荷运转,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且在节后持续获得大订单,其中:
▇ 成都士兰生产基地:月产值突破2亿元;
▇ 深矽微:功率器件封装项目即将投产,预计年产值3亿元;
▇ 晶益通:去年利完成1.4亿元的年产值任务,今年任务是1.6亿元;
▇ 中星电子:营业额保持40%左右增长幅度,考虑二期扩产;
成都士兰:
月产值突破2亿元
据《成都日报》2月3日报道,春节期间,位于四川金堂经济开发区的成都士兰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线高速运转,一线员工与工程师们坚守岗位,争分夺秒推进生产。
作为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制造基地,士兰成都公司在春节期间超半数员工坚守岗位,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成都士兰公司负责人表示,2024年,该公司月产值突破2亿元,为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士兰成都公司持续加码研发,先后获批“四川省半导体功率模块封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项省级创新平台,其特色功率模块产品及先进封装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
加入功率半导体交流群,请加微信:hangjiashuo888
深矽微:
功率器件封装项目即将投产,预计年产值3亿元
1月27日,巴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消息称,位于巴中经开区东西部协作产业园二期的功率器件封装生产基地项目现场,搭建、焊接、调试等工序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据了解,该项目由四川深矽微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3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使用巴中经开区东西部协作产业园二期标准化厂房6000平方米,主要建设车规级功率器件以及部分芯片级封装生产线;二期入驻巴中低空经济产业园,使用厂房2万平方米,建设高密度封装生产线、设计开发高密度模具和引线框架生产基地。项目满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亿元以上,带动辖区500余人就业。
深矽微科技项目负责人曾果介绍道,“目前,总共到了两批共计150余台设备,第一批主要是封装前端固晶、共晶热机设备,用于芯片生产的粘片工序。第二批设备主要是焊线、塑封、测试等设备。来自总工厂的12名技术人员正在加班加点进行安装调试,争取尽快上线生产。”
该功率器件封装生产基地项目于2024年12月4日正式开工,仅一个多月,就实现了从开工到首批大型设备进场,为项目后续试生产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项目有4条生产线,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待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同时,项目将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年后预计招聘50余人。”曾果介绍。
晶益通:
今年目标产值1.6亿元
内江高新2月6日发布消息称,位于四川内江高新区白马工业园区的晶益通(四川)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过渡厂房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宽敞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设备高效运转。
据晶益通质量部经理周克伟介绍, “新年伊始,延续去年好的发展态势,今年订单源源不断。在过去一年,晶益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产品质量,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收获了良好口碑,订单量稳步增长。去年我们顺利完成了1.4亿元的年产值任务,今年公司年产值目标任务是1.6亿元,力争在去年基础上有所提升。”
目前该公司的生产、排产比较紧张,为了能够按时交付订单,该公司6个生产车间已全面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生产,力争开门红,为全年产值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晶益通主要以研发和高端精密加工(CNC、冷锻、注塑、表面处理)技术为基础,重点发展大功率IGBT模组配件和封装基板的研发及制造、半导体加工过程中的精密配件及模具治具的研发和制造、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和设备模组加工生产三大板块业务。
谈及今年经营情况,周克伟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干劲,他表示,除了过渡厂房的高效生产,公司的重点项目——IGBT模块材料和封测模组产业园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该项目一期工程整体主体结构已圆满完成,二次结构完成进度达90%,紧跟着项目就会启动分段装修、分段验收、分段启用的工作流程,预计在第二季度,关键生产设备将陆续搬入并进行调试。届时,产业园将释放更大产能,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中星电子:
营业额保持40%左右增长幅度
成都经信发布2月6日发文透露,目前中星电子的四条生产线已经全部开动起来,小范围用工缺口也在逐渐补上,快马加鞭赶生产。
中星电子常务副总经理伍骞说道,“现在我们的流水线已经全部开动,接下来还会进入产能爬坡阶段,已完成提前布局。”为确保节后及时复工复产,根据工艺流程安排,该公司提前两天进行了复产布置。
中星电子成立于1997年,一直在有机薄膜电容器领域精耕。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星电子已成为中国西部优质的有机薄膜电容器专业制造商。
据伍骞介绍,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新能源、工业控制、家电照明等领域。“眼下正好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风口期,行业迎来大好机遇。”
伍骞表示,最近几年公司发展态势良好,营业额保持40%左右的增长幅度。因此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产能需求,公司在去年投入巨资新增了硬件设施,今年的目标就是要不断优化产能布局,把这些硬件设施充分利用起来,转化成产品和收益,并导入自动化智能化设施,确保提质增效。
去年10月,中星电子旗下产品IGBT尖峰电压吸收薄膜电容器(MKP89)获评“成都工业精品”,成为“成都造”的典型代表。伍骞说,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中星电子的头部企业客户越来越多,包括吉利汽车、零跑汽车、阳光电源、特变电工、飞利浦、海信等。新的一年,公司将围绕以往的合作项目做进一步拓展,将大的战略合作方向落地形成具体的执行路线。
“今年我们整个产业链运行的均衡度会更好,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二期扩产方案和规划。”新的一年,伍骞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