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小花
2014年,老陈校长的儿子小陈,在昆明的大学毕业后,被母亲央求着决定回到老家昭通生活。师范毕业的他,没有选择在县里山下条件好一点的学校任教,而是决定回到海拔2600米的山上,接老父亲的班。
他没有想到的是,从他做出这个决定,到真正回到家乡的时候,那所他熟悉的村小,已经毁于一场地震,“新”的校区,择址在原校址的斜对面。据说,已经是当时村民们能划拉出来的看上去最好、最安全的一块地了。
从小陈老师,到小陈校长,他说起这十年,感慨最多的是,本来只想着,在山区的村小当校长,那就得既当校长,又当老师,还当爹妈,没想到的是,还从头开始参与了这所小学的十年重建。
更没想到的是,和他一起重建学校的,是宋庆龄基金会和捷豹路虎公司。第一年的时候,他觉得只要能得到一些帮助,尽量把房子修得整齐一些,能抵御一定程度的地震就好,趁着有企业愿意赞助,能替孩子们多争取一点就是一点。毕竟,企业来做公益也见得多了,通常都是来做一个报告,留下一笔建设资金,然后过几年再来拍点照片。
第三年的时候,他觉得山里的孩子是不是也应该能有自己的一片足球场,一片篮球场。
然后是,能不能配上几台电脑,用上网络;能不能让孩子们吃上些好一点的饭菜,消除营销不良?……
然后,一晃十年,宋基会和捷豹路虎的人居然每年都来不止一次。他和捷豹路虎csr部门的王燕姐、亚娜姐们,已经一起陪伴着十届学生入学、毕业,十年时间,大家成了亲人。
王燕说如今闺女出去读书了,她每年见捷豹路虎希望小学的孩子,比见闺女的次数还多呢。十年下来,每一届她都能叫出很多孩子的名字了。天气预报,都会多看一眼昭通,遇到差天气,心里就会念叨一句,这个天走路回家的孩子可又得遭罪了。
前几天,陈校长在英国考文垂,捷豹路虎公司总部,听捷豹路虎中国区ceo潘庆充满热情的向英国同事们宣布,我们一件事做了十年,十年做好了这一件事,而如今这件事也才刚刚开始。
这一次,他的学生们,将拥有一个云上的图书馆。
陈校长说,当时回到家里看到被震毁的老校区,就觉得天都塌了。十年之后,时间一点点的把塌了的天又补好了,而且还挂上了彩虹。
春超是一个在广东做服装生意的东北人,但是显然,更多人熟悉他,是因为他操办的路虎车友会,最辉煌的时候,能办起三百辆车的活动,有一次跑到粤东的一个县城去露营,居然惊动了当地政府。
春超很早就去过昭通,在村小不远的空地上扎着帐篷看过星星。地震的时候,他开着他的发现4在路上溜达。他也不记得当时在哪儿了,然后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立马跟车友打了招呼,说得赶去昭通看看。
车友说,你这啥也没准备,啥也不知道的,那么难走的山路,你去了能干啥?他说我也不知道能干啥,但就是觉得自己得去。去了才知道能干啥。
于是在美丽的山村最狼狈的时候,春超又回来了。这一回来,春超就再没离得开。他说,这事儿,比折腾车友会,更有意思。
他拿起相机,拍下了这里的十年。又把这十年他在外面拍的照片,拿回来给这里的孩子们看。一张一张的解释,这些照片美在哪里。
春超说,这十年他也不断的带动路虎车友会里的朋友和他一起来参与捷豹路虎希望小学的事情。没参与过的人,一开始是要推一下的。但来过一次的人,都特别把这里的事儿当成了自己的事儿。
他说,其实你想明白了就知道,这不是什么公益,这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你会为之牵挂的,怎么不是你的事儿呢?
春超的微信名叫故事,他近十年的故事的主线,就在昭通。
春超的照片里笑得最甜的是付晶。付晶是北京同仁医院的眼科专家。十年前,宋基会联系到她,问她是不是愿意每年花一些时间,带队到各地走走,看看一些医疗条件不太好的地方的孩子们的眼部和视力健康状况。
于是,第一年她就带队来到了刚刚重建的昭通,认识了当时还非常青涩、瘦小的陈校长。
那时候,最让付晶担心的不是某一个孩子,眼部有什么重大疾病,需要做什么手术。只要能通过治疗解决的健康问题,都可以通过大家的努力来解决。她最担心的是,很多眼部的问题,是因为孩子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导致的。
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也并不相同,也并不完全是因为贫困。这个曾经800人规模的学校,有小一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可能缺少营养搭配的意识;或者有些妈妈不耐山上的艰苦,离开家下了山,爸爸带孩子,或许粗心些。学校的伙食虽然对孩子们来说是不错的了,但还是不够。
这是付晶站在一个医生的角度看不了的病。她第一年去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但当时也没多想着能解决,毕竟不少企业赞助的同类项目,持续性并不好。
付晶说,她也没想到这么一个事儿,她会干到“十周年”。很多一年两年解决不了的问题,十年就都解决了。并且,有了第一个十年垫着,很多事情的推进就可以向更细节、更长期的方向来思考和传承了。
付晶觉得,走出来看看,更能清楚自己这份的工作的意义,“同仁”这两个字在这十年里也变得分外具体和清晰。
何教授,中央美院著名建筑设计专家,在国内致力于乡村建筑这个课题,做了很多相关的作品。现在负责陈校长的捷豹路虎希望小学图书馆的设计和督建。
何教授说,他接到捷豹路虎中国区ceo潘庆的电话时很意外,他们这一行,在接项目委托电话之前,通常都是心里有谱儿的。
而这个电话,他接得特别没谱儿。潘庆说他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何教授的报道,看到他做的很多项目,理念跟他们想要的图书馆特别吻合。
相对低造价,尽可能的把当地的材料利用起来。同时,要防震能力强、设计跟整个小学的风格一致,尽量容量要大,满足对社会开放的需求……
何教授说,这类的项目是典型的既要又要还要更要,但这样的项目最有意思。这么一个没谱儿的电话,何教授却立刻就觉得这事儿特别有谱,并且一定会是他建筑设计生涯的中非常生动和重要的一笔。
于是,在建筑项目届的一次非典型牵手,就这样达成了。高原上的希望小学这十年,时间就是比什么协议都更有谱儿的担保。
潘庆、王燕、付晶、春超、何教授,还有很多很多这十年里来过的人,他们各自踩着不同的时间来到了陈校长的村小。来了便没再离开过。
负责拍摄的导演璨璨这样来描述这个神奇的小学校。他自己,也已经“陷在”里面七八年了。用他的话说,这么长时间,《繁花》都拍出来了。
但是他只是每年,在这同一个地方,拍同一个主题的一条微纪录片。这件事情一点都不枯燥。璨璨觉得,一个导演,最怕的其实就是拍那些完全没有生命的故事。
而只要是鲜活的东西,就不怕拍不出生命力来。
璨璨说其实一开始,这样的创作的也是痛苦的,因为他第一年还没看出这个公益活动和其他公益活动的差别。但时间很快抹掉了这种痛苦。因为这是一个你只要拉长一点时间,就会立刻变得丰满、生动和有趣的创作,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住着鲜活的灵魂。
他说很多都是细节,靠说也说不明白,但你想啊,老潘这么一位企业家,已经连续来了七年了,可不是做个报告就回去了,回回来都自己能把自己整哭了,那这事儿得是多让人念叨的一个事儿?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去年,他把这些年拍这个小学校的点滴汇聚起来,形成了一条片子。在英国、俄罗斯、泰国等一众纪录片影视节上,竞都斩获了最佳记录短片的奖项。被誉为是,用悠长的时间,制作出来的有温度的短片。
璨璨觉得这八年没白费,不是因为几个奖,而就是因为这八年的时间里有这么一件让人老惦记着的事儿。
璨璨的纪录片在捷豹路虎总部收获了最真挚的喝彩,我想他还会继续跟着拍很多年。他的镜头里,付晶甜美的笑容会继续倒映在更明亮的眼睛里;何教授的图书馆顶,每年都会有不一样的人,在彩云之上,看彩云之南;春超不离手的相机里,还会有讲不完的故事,和换不完的一届届小听众;只有一个听众一直在旁边,再过两年,小陈校长的父亲老陈校长就会退休,小陈也会升级成老陈。
还有一件事情让陈校长揪心,就是希望小学还是缺老师。
一件好的事情,不需要被叫做公益。好不好的标准,就是参与其中的人,是否都收获了成长,是否都成了彼此的牵挂。所有好的故事,都是时间的故事。
王燕告诉我,其实路虎的车主各种性格,各种脾气的人都有,但是最统一的就是车主们在好事儿面前,都不含糊,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救灾啊,助学啊这些,一干上就停不下来。
其实,对于路虎这样一个品牌而言,这就是最底层的精神家园。这个品牌设立的初衷,就是帮助在冰岛和格陵兰的雪中无路的荒原、在沙漠山区等晦暗难明的恶劣路况下,尽量能走得更远,更安心。
所以,路虎车主的最深层的骄傲,就是他们能走得更远、去到更险、发现更多、看到更美的信心。他们去过的那些崎岖难行的地方,一旦去过,就出不来了,成了他们的精神故乡,在那里遇到的人,就是他们会牵挂的人。对路虎深度用户来说,没有什么公益,本来就是挂着的人和事儿。
这就是路虎的时间的故事。从这个角度来说,捷豹路虎希望小学这件潘庆说的十年做好的一件事,就是这个品牌在这十年里,做得最能触碰真正的品牌灵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