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放的“智驾平权”大招,友商如何接招?

原创 Vehicle 2025-02-16 21:00
当,比亚迪通过天神之眼C推出智驾平权的方案,将曾经20万元以上高端车辆才配的高阶智驾普及到7万左右的家用汽车市场。
整个汽车圈和投资圈瞬间炸锅!
一边是供应链的窒息式碾压,一边是友商连夜修改的作战PPT,这场“天神之眼”引发的,貌似不仅是技术革命,更像是一场中国车市的权力洗牌——要么跟上堆料,要么被卷成炮灰,没有第三条路。
那是不是这样呢?
本文将,分析这场智驾平权背后的底层威慑,用 DeepSeek 推测车圈的应对策略,点出比亚迪智驾平权的危机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信息和情绪价值。
比亚迪此套天神之眼C智驾平权方案采用英伟达Orin N 以及地平线J6M芯片,配合12V5R的传感器方案,在10万左右的车型上,这套方案的硬件基本上拉满了。
消费者心智上来讲,比亚迪用拉满硬件的方式树立性能领先的优势,毕竟中国智能汽车可能会遇到中国手机的类似情况“软件的解释成本太高,硬件的数量和参数更有冲击力”,中国手机华为、小米、oppo、vivo等浴霸式的摄像头和无限拓展的屏幕就是拉满硬件的方式,形成高性价比的形象来获胜。
从硬件供应链和价格上来看,目前国内外的主机厂基本上都没有能力和比亚迪去拼价格和拼供应链:
  • 从芯片角度,听说比亚迪已经向英伟达订购大约300万片Orin N,也向地平线签订了不少量的J6M。要知道比亚迪天神之眼C智驾平权之前,2023年,英伟达智驾芯片在中国也才100万片出头,也就是说其他主机厂要,现在要做类似智驾平权的方案,芯片都可能保证不了。
  • 从传感器角度,每台车12个摄像头,摄像头镜片,模组,CMOS,按照之前文章《比亚迪的智驾梦:2025年,真能让“聪明车”普及吗?》推算比亚迪计划2025年大约300万台车搭载此类方案,也就是即使不考虑售后件等情况下,需要至少3600万颗摄像头以及相关线束和插接件;5个毫米波雷达同理,那么此类原材料都给到供应链压力。
  • 最后从价格来看,比亚迪凭借量大,垂直整合,按照估计摄像头100元一个,那么成本1200;毫米波内供,共计600左右;域控内供,英伟达Orin N 100美金左右,大概1500左右,基本上此套方案的价格应该在3500之内,当前估计没人能够比得过。
所以,从消费者心智,到硬件的供应链以及成本来看,中国汽车圈的老板们都要惊恐了,如何和比亚迪打这一场智驾平权之战
如是乎,来问问万能的 DeepSeek, 看看中国汽车圈的:
  • 长安,吉利,长城,奇瑞等传统巨头主机厂
  • 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等新势力们
  • 以及中国汽车智能化教父的华为
分别应该如何与比亚迪打这一场智驾平权之战
以下为DeepSeek的主要回答,Jack依据常理部分修改明显错误。
传统主机厂应对策略

1. 长安汽车:技术下沉+生态捆绑,打“全民智驾”牌

  • 技术策略:
    加速自研的DEEPAL AD 3.0系统向中低端车型(如启源A05、欧尚Z6)下沉,推出**“阉割版激光雷达”方案**(保留1颗国产激光雷达,算力降至50TOPS),将高速NOA功能覆盖至8万元级车型,直接对标比亚迪天神之眼C。
  • 生态整合:
    联合华为鸿蒙智行,在高端车型(深蓝S7 Pro)搭载乾崑智驾ADS 3.0,通过“硬件预埋+软件订阅”模式分摊成本,同时将华为生态(手机互联、智能家居)捆绑销售,提升用户粘性。
  • 营销打法:主打**“10万级智驾全家桶”**,将智驾功能与家庭用车场景绑定(如自动接送孩子路线记忆、宠物模式避障),2025年计划投入5亿元补贴老车主升级智驾硬件。

2. 吉利汽车:分层狙击+数据众包,构建“AI护城河”

  • 技术分层:
    低端(吉利银河L6、几何C)采用地平线征程J6E芯片+纯视觉方案,成本压至3500元,支持基础高速NOA;高端(极氪007、领克07)搭载英伟达Thor+激光雷达,实现城区无图智驾。
  • 数据众包:
    推出**“AI训练里程返现计划”,用户开启智驾功能后,每贡献1公里道路数据返现0.5元,通过Flyme Auto车机系统**实时上传数据,快速弥补比亚迪440万辆车的数据优势。
  • 差异化功能:
    针对网约车场景开发**“接单模式智驾”**(自动驶向订单起点、乘客身份识别),联合曹操出行落地10万辆定制网约车。

3. 长城汽车:安全人设+场景特化,避开正面战场

  • 安全营销:
    在哈弗H6、坦克300等主力车型上搭载**“L2.99级”智驾系统**,刻意强调“不承诺完全自动驾驶”,通过高管直播夜间暴雨AEB测试、公布真实事故率对比报告(对比比亚迪天神之眼C),强化“保守但可靠”的品牌形象。
  • 场景特化:
    针对越野用户推出**“无人区穿越模式”**(基于高精度陀螺仪+卫星通信的离线路径规划),为坦克500车主免费加装车顶传感器阵列,主打“比亚迪做不到的极端场景”。
  • 成本控制:
    自研4D毫米波雷达(成本较激光雷达降低70%),2025年在欧拉闪电猫改款车型上实现10万元级女性友好智驾(自动避让儿童、宠物紧急制动)。

4. 奇瑞汽车:出口转内销+硬件开源,玩“田忌赛马”

  • 技术降维:
    将海外车型(捷途T2、OMODA 5)的欧盟R157认证智驾方案反向引入国内,以“欧标安全”为卖点,在瑞虎8 Pro等15万元级车型上实现自动紧急转向(AES)+交通标志自适应功能。
  • 硬件开源:
    联合大疆车载发布**“灵犀智驾开发者套件”**,允许第三方改装厂基于奇瑞车型开发定制智驾功能(如快递车自动装卸货),通过生态分成模式摊薄研发成本。
  • 错位竞争:聚焦**“小镇青年市场”,在星途揽月等车型上预装方言语音智驾助手**(支持四川话、河南话指令),推出**“村镇道路AI训练计划”**(坑洼路面自动减速、牲畜避让)。

新势力应对策略

1. 蔚来:高端服务+技术代差,打“时间差”

  • 硬件碾压:
    在ET9上首发自研神玑NX9031芯片(1024TOPS算力),搭载5颗超高清激光雷达,支持1500米超远距探测,以“算力是比亚迪的12倍”制造技术代差。
  • 服务捆绑:
    推出**“智驾无忧套餐”**(BaaS用户免费升级最新智驾硬件),通过换电站内置仿真测试模块,夜间自动优化用户专属智驾模型。
  • 舆论造势:李斌亲自参与**“72小时无接管智驾穿越塔克拉玛干”**挑战,联合央视直播,塑造“比亚迪只能开高速,蔚来能征服无人区”的认知。

2. 理想:家庭场景AI化,造“移动智能空间”

  • 功能特化:
    在理想L8/L9上开发**“全家出行AI管家”**:
    ·儿童模式:根据车内摄像头识别儿童疲劳状态,自动切换舒缓驾驶模式
    老人模式:监测心率异常时自动联系急救中心并导航至最近医院
    宠物模式:通过气味传感器检测宠物排泄,自动开启净化并提醒车主
  • 成本分摊:
    将AD Max 3.0系统拆分为**“安全包”(AEB+高速NOA,标配)和“便利包”**(城区NOA+代客泊车,订阅制),降低入门价格压力。
  • 数据壁垒:利用超20万辆家庭用户车舱数据,训练**“情绪化路径规划算法”**(避开急弯/颠簸路段,提升晕车人群体验)。

3. 小鹏:技术极端下沉+生态反哺,赌“规模效应”

  • 价格屠夫:
    2025年Q2推出MONA M03(9.98万元起),搭载纯视觉XNGP系统,支持“城中村极限路况”(3.5米窄道通行、电动自行车集群避让),硬件成本压至2500元。
  • 数据飞轮:
    通过小鹏Robotaxi车队(5000辆)收集长尾场景数据(如暴雨天外卖骑手逆行),每日反哺量产车算法迭代,实现**“比亚迪跑量,小鹏跑难”**的差异化。
  • 生态绑定:
    购买MONA车型赠送**“XGPT大模型使用权”**(可生成个性化智驾风格),用户数据贡献度越高,AI助手拟人化程度越高。

4. 零跑:硬件期货+成本裸奔,玩“极限性价比”

  • 预售革命:
    发布**“2026款零跑C11”期货版**,承诺“当前售价锁死,交付时免费升级最新智驾硬件”,通过预售订单量反向压榨供应商报价。
  • 成本裸奔:采用**“车规消费级芯片”**(联发科MT8675+地平线征程J3混合方案),在15万元级车型实现激光雷达上车,但限制每日智驾时长(高速NOA限2小时/天)。
  • 社群运营:
    建立**“零跑智驾极客联盟”**,用户贡献特殊场景数据可兑换硬件升级券,通过民间力量补充研发短板。

华为的应对策略:技术降维打击与生态合纵连横

1. 技术分层:高端立标杆,中低端打“技术普惠”牌

  • 高端技术威慑:
    在尊界S9(预售价128万元)上搭载华为ADS 4.0,集成6颗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阵列,算力突破2000TOPS,实现“全场景无接管”,通过穿越罗布泊无人区直播造势,塑造“智驾技术天花板”形象。
  • 中低端技术下沉:
    推出乾崑智驾SE青春版,采用地平线征程J6E芯片+纯视觉方案,硬件成本压至3000元以内,支持**“村镇级NOA”**(自动避让家畜、识别晾晒粮食),适配10万-15万元车型,直接硬刚比亚迪天神之眼C。
  • 杀手锏功能:
    开发**“鸿蒙平行智驾”**,手机算力与车机协同(如Mate 70手机辅助处理图像识别),降低车载芯片成本,2025年Q3在问界M7改款车型首搭。

2. 生态捆绑:拉拢车企组建“反比亚迪联盟”

  • 分润模式创新:
    对采用华为智驾方案的车企(如江淮瑞风RF8、北汽极狐S5),实施**“前10万套硬件零利润”**政策,换取车辆数据所有权,通过后期OTA订阅(如城区NOA包3999元/年)实现长期分成。
  • 开源技术平台:
    开放MDC计算平台SDK,允许中小车企定制开发智驾功能(如货拉拉定制版自动装卸货路径规划),收取每辆车500元“生态接入费”,快速扩大装机量。
  • 反向整合供应链:
    联合速腾聚创、禾赛科技推出**“激光雷达平权计划”**,承诺3年内将128线激光雷达价格打至800元/颗,挤压比亚迪自研半固态雷达的利润空间。

3. 数据战争:虚实结合破局比亚迪规模优势

  • 云端仿真+真实数据双循环:
    -虚拟数据工厂:基于盘古大模型生成2亿公里极端场景数据(如青藏高原暴风雪、重庆8D立交),每日注入智驾训练模型;
    -真实数据收割:通过鸿蒙智行用户协议,要求车主每日至少贡献30公里智驾数据,否则限制部分车机功能(如音乐VIP权益)。
  • 定向数据包攻击:

    针对比亚迪天神之眼C的薄弱场景(如夜间无路灯国道),在华为系车型上优先推送**“场景特化OTA”**(如自动切换红外补光模式),制造舆论对比优势。

4. 舆论攻防:重新定义“智驾平权”
  • 概念降维打击:
    余承东在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抛出**“智驾三权论”**:

    -基础权(比亚迪):能用但不好用;

    -安全权(华为):宁可少功能也要零事故;

    -自由权(特斯拉):激进但危险。
    通过KOL传播“为全家安全多花2万值不值”话题,分化消费者选择。

  • 体验式营销:
    在全国万达广场部署**“智驾恐惧指数测试”**互动装置,模拟比亚迪与华为智驾的紧急避障对比,用感官冲击引导用户认知。

  • 专利威慑:
    公开**“激光雷达点云压缩算法”**等658项智驾专利,向比亚迪发起知识产权谈判,迫使其支付专利费或放弃部分硬件方案。

5. 成本暗战:重构供应链实现“精准卡位”

  • 芯片自研突破:
    2026年量产麒麟车规级智驾芯片(7nm工艺,成本较英伟达Orin降40%),仅供华为系车企,形成“技术-成本”双重壁垒。
  • 传感器革命:
    与舜宇光学联合研发**“鸿瞳”复合传感器**,单设备集成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功能,体积缩小60%,成本降低35%,直接对标比亚迪天神之眼C的硬件架构。
  • 动态成本压制:对采用华为智驾方案的车企,承诺“年度装机量每增50万套,硬件降价5%”,倒逼车企优先采购华为方案。
当然以上DeepSeek给出的应对方案,其实从大题逻辑上是没问题的,他是根据品牌历史和特征强化的反应版本,也可以权当做情绪笑话看看。
当然,比亚迪智驾虽然来势汹汹,但我们之前文章《比亚迪的智驾梦:2025年,真能让“聪明车”普及吗?》的调查也显示,但其实比亚迪智驾平权还有些很大的风险
  • 这个最大的风险是比亚迪自身产品的实际体验,如果比亚迪的实际体验和消费者预期有很大的差距,这将会给比亚迪汽车埋下隐患,同时给蓬勃发展的智驾行业带来阻碍;
  • 其次是,比亚迪汽车的最大受众群体,实际使用智驾的场景需求是不是和当前基于大城市设施和逻辑思维构建的智驾体系匹配,比如高速领航使用频率,泊车场景是不是覆盖场景需求等等。
所以,其实尘埃未定,故事还在进行!
你怎么认为呢?欢迎留言讨论,本文将为文章发出后一周之内点赞最高的热门留言,将获得机械工业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热门汽车科技书一本
*未经准许严禁转载和摘录-参考资料:
  1. 交银,国证,平安等证券关于比亚迪天神之眼的研报

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可以下载包含以上参考资料的汽车行业海量的一手资料
图片



>>>>

相关推荐

  • 2025年:特斯拉历史上的关键之年,销量挑战,FSD、Optimus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的技术演进与规划

  • 比亚迪的智驾梦:2025年,真能让“聪明车”普及吗?
  • 通用汽车(GM)2024 年全年财报解读以及 2025 预测分析
  • 采用 ChatGPT 类似大模型作为自动驾驶算法核心的 - Waymo 的端到端多模态算法 EMMA

  • 智能驾驶技术演进与未来挑战:从目标物识别到大模型上车
  • 2025中国车市预测:高阶智驾普及,L3自动驾驶量产落地元年






Vehicle 不断奔跑才能应对变化,与汽车业内企业个人一起成长
评论
  • 近期,据全球物联网市场调研机构IoT Analytics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预计将突破200亿,同比增长约14%,物联网技术正以稳定上升态势向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智慧农业与智慧家居等领域纵深推进。在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和复杂环境需求的驱动下,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的运行功耗、传输距离和频段兼容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为增加物联网通信模块的配置灵活度,消除物联网设备的“连接焦虑”,华普微重磅推出了一款自主研发的超低功耗、可兼容Sub-GHz与2.4GHz 双频段的高性能LoRa
    华普微HOPERF 2025-03-18 15:43 61浏览
  •        在工业视觉检测线上,一台搭载传统图像传感器的机器人因高温导致图像噪点激增,误将合格零件判定为瑕疵品,每小时损失超10万元;在深夜的安防监控画面中,模糊的噪点让犯罪分子身影难以识别,导致案件侦破延迟—— 噪声,已成为图像传感器行业的“无声杀手”。据Yole统计,全球约35%的工业检测误差源于传感器噪声干扰,而安防场景下60%的有效信息因低照度噪点丢失。传统方案试图通过单一优化像素或电路来降噪,却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境。  &nb
    中科领创 2025-03-18 10:24 52浏览
  • 一、引言:语音芯片的智能化浪潮在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时代,语音交互技术已成为人机交互的重要纽带。从智能家电的提示音到儿童玩具的趣味互动,从工业设备的语音告警到公共服务设施的自动播报,语音播放芯片IC作为核心硬件支撑,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用户体验。在众多解决方案中,WTN6、WT588、WT2003H、WTV四大系列产品,凭借差异化的技术特性构建了完整的语音芯片产品矩阵。本文将深度解析这四大主流芯片的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为开发者提供选型参考。二、主流语音芯片技术特性全解析2.1 WTN6系列:高性价比的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3-17 09:04 150浏览
  • 在招聘合适的人才时,清晰度至关重要。想要找到合适的人选,并确保他们在岗位上取得成功,第一步就是明确职位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和预期成果。但光有这些还不够,如何判断候选人是否具备必要的特质?这时,KSA模型就派上用场了。它是一个简单但强大的方法,能帮助你聚焦于真正影响岗位表现的关键要素。今天,我想和你聊聊这个模型,帮你更轻松地为合适的候选人设定合适的KPI。了解KSA模型KSA代表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和态度(Attitude),是评估候选人是否适合岗位的三个关键维度。
    优思学院 2025-03-18 15:03 69浏览
  • 新兴的个人健康监测技术为何在医疗场景和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青睐?为了准确回答这个关键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三个全球性趋势:如今,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这等于随身携带了一台高性能计算机、一个全天候运行的智能医疗传感器中心,还有一块显示屏。发达工业国家的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而老年群体的疾病发病率较高。与此同时,年轻人也比过去更加关注如何延长健康寿命。这些人群以及服务他们的医务人员可以利用新技术来优化生活方式,合理调控运动、饮食、睡眠和压力等关键因素,帮助他们作出更健康的生活选择。如摩尔定律所预言,半
    艾迈斯欧司朗 2025-03-17 21:50 78浏览
  • 在制药行业中,生产工艺的精准控制与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随着制药工业4.0的发展,传感器作为生产流程的"感知器官",在确保合规性、提升效率、降低风险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以晨穹电子科技(以下简称"晨穹")的压力、温度、流量及液位传感器为例,解析制药厂关键工艺流程中的传感器应用场景及技术要求。一、制药核心工艺流程中的传感器需求1. 原料处理与配液系统液位监测:储罐内原料液位实时监控需使用卫生型液位计。晨穹磁翻板液位计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具备CIP/SIP(在线清洗/灭菌)耐受性,符合
    传感器晨穹 2025-03-18 15:51 79浏览
  • 文/Leon编辑/cc孙聪颖‍蛇年春晚最有意思的节目,一定非机器人跳舞莫属。就算是遥控或预编程,机器人能够做出如此复杂的动作,在五年前都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其制造商宇树科技也因此火爆全网。就在春节过后不到一个月,会骑自行车的人形机器人诞生了。这背后,是近年来“具身智能”概念的迅猛发展。“我们造了一个跟人一样灵动的机器人!”3月11日,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在微博上说道。在视频中,灵犀X2会骑自行车、能跳《科目三》,还可以与人促膝长谈,甚至拿起葡萄“穿针引线”。在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3-17 12:38 113浏览
  • 晨穹电子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各类传感器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1 人赞同了该文章在工业4.0、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场景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核心器件,其抗电磁干扰(EMC)能力直接影响系统可靠性。尤其在5G通信、高功率电机、无线充电等复杂电磁环境下,传感器的信号失真问题愈发突出。本文结合MEMS传感器、物联网(IoT)设备、边缘计算等热度技术,解析提升传感器抗干扰能力的6大策略。 一、电磁干扰对传感器的威胁; 1、电磁干扰(EMI)会导致传感器出现 。2、信号跳变(
    传感器晨穹 2025-03-18 09:28 84浏览
  • 在工业4.0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今天,设备实时性、稳定性和成本效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触觉智能将基于RK3506平台,分享工业应用方案,本期为大家带来DSMC串行接口在数控行业的应用。DSMC技术解析底层架构突破双倍数据速率:通过上升沿与下降沿双重触发机制,实现单周期内2倍数据吞吐量,较传统SPI接口效率提升300%。多通道并行:支持8线/16线位宽可配置模式,满足多轴协同场景下的同步通信需求。性能实测标杆超低延迟:FPGA互联场景下,写延时小于75ns,读延时小于260ns,相比PCIe
    Industio_触觉智能 2025-03-18 11:46 58浏览
  •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是一种系统方法,用于识别和分析系统或过程中的潜在失效,广泛应用于工程和制造领域,以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最新标准由 2019 年发布的 AIAG-VDA FMEA 手册(第一版) 定义,该手册结合了美国和欧洲汽车行业的最佳实践,并引入了 七步法,确保分析全面且结构化。图:优思学院六西格玛新版 FMEA 失效分析的七个步骤1. 规划与准备确定 FMEA 研究的 范围、边界和目标。组建跨职能团队(设
    优思学院 2025-03-17 14:43 117浏览
  • 一、问题现象:语音播放异常的典型表现在使用WT588F(E)系列语音芯片的开发过程中,工程师常会遇到以下两类典型异常现象:播放不全:语音仅播放前段内容后突然中断,或特定段落无法触发播放断续:音频输出存在明显卡顿、爆音或波形畸变某智能门锁项目实测数据显示,在首批样机中有2%的设备出现语音提示突然中断的情况,经排查发现电源电压在播放瞬间跌落至2.0V(低于芯片工作阈值)。这类问题的根源往往隐藏于硬件设计与系统协同的细节之中。二、核心机理:电压稳定性对语音芯片的影响2.1 电源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WT5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3-17 09:18 130浏览
  • 随着汽车行业逐步迈向电气化和电池动力,位置传感器以及其他长期在车辆中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小型元器件正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某些电子元器件常常吸引大量关注,例如如今用于训练AI模型的强大GPU几乎每天都出现在新闻中。而其他元器件则默默地执行着重要但鲜为人知的功能。艾迈斯欧司朗一些历史悠久的产品线便隶属于后者,其中包括磁性和电感式位置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和电池监控芯片。工业泵和风扇等产品的制造商利用位置传感器实现电动机高效平稳运行。在车辆的方向盘中安装电容传感器可以保障安全,它可以用于在辅助驾驶模式下
    艾迈斯欧司朗 2025-03-17 22:22 73浏览
  • esp32s3使用platformio 点亮1.69寸TFT历程之LVGL移植 继上一篇我历经很久的时间点亮了1.69寸TFT之后。我开始进行LVGL的移植。开始LVGL的学习。用platformio 开发esp32s3真的好方便。按照上一节的环境。本次由于需要使用LVGL。打开platformio lib界面搜索LVGL。目前里面的版本是9.2.2。我使用的8.3.6。然后按照下图加载到自己的工程项目。待加载完毕后。我们会看到libdeps下面会出现LVGL库好了,这一步完成后。我们就开始移植
    zhusx123 2025-03-15 20:58 120浏览
我要评论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