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麦姆斯咨询报道,2025年3月28日至30日,中北大学教授马宗敏将参加《第68期“见微知著”培训课程:量子传感与精密测量》并进行授课,具体信息如下:
授课主题: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固态磁传感器和陀螺仪
授课老师简介:
马宗敏,博士,中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量子传感与精密测量分会常务理事,2021年度山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是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会评专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总体组专家等。他主要从事固态量子传感、超高分辨精密测量等研究工作,提出了基于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的固态磁传感器和陀螺仪方法与技术,搭建了相关实验平台,完成了灵敏度较高的原子磁强计样机研制;同时提出了铁磁共振磁交换力显微镜方法,建立了基于塞曼分裂的铁磁共振磁交换力显微系统模型,自主搭建了基于超高真空原子力显微镜的磁信息测量平台,得到了典型磁性材料的高分辨成像。近年来,他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地区)合作重点项目、面上、青年基金各1项;其它省部级项目十余项。他在Nanotechnology、Appl. Phys. Lett.、Applied Surface Science、Optics Express、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Applied Physics Express、IEEE Sensors Journal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累计发表SCI论文70余篇。
授课背景及内容:
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是一种固态单电子自旋体系,可以在室温下进行操控和读出,并保持较长的相干时间,在量子传感器领域(尤其是磁场和角速度测量)逐渐成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平台。在可扩展性和集成化方面,金刚石NV色心体系也具有优势:(1)可在单颗金刚石芯片上实现多个NV色心,以形成大规模传感网络,提升空间分辨率和测量灵敏度;(2)适用于芯片级微型传感器,可以与半导体微纳工艺兼容,推进量子传感器的产业化落地。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固态磁传感器的探测灵敏度可达皮特斯拉(pT)量级,在特定实验条件下甚至可达到飞特斯拉(fT)量级,能够精确测量极微弱的磁场信号。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固态陀螺仪的灵敏度超过传统的光纤陀螺仪(FOG)和MEMS陀螺仪,能够实现超高精度的角速度测量,并且无需机械旋转部件或复杂的光学腔,可以制成芯片级三轴量子陀螺仪,适用于微型惯性测量单元(IMU)。本课程首先概述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固态传感器,然后针对磁传感器和陀螺仪两类器件进行重点讲解,并介绍它们的实验平台和产业化情况,最后进行技术总结与未来展望。
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量子精密测量技术
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量子传感器主要组件和传感原理
课程提纲:
1. 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固态传感器概述;
2. 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固态磁传感器研究进展;
3. 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固态陀螺仪研究进展;
4. 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固态传感器实验平台;
5. 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固态传感器产业化情况;
6. 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固态传感器技术总结与展望。
培训详情:
https://www.memstraining.com/training-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