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手机是不是正在走“弯路”?

原创 道总有理 2025-03-23 09:54


前几日,苹果升级版Siri再次跳水,引发股价大动荡。

苹果原本计划在2024年6月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展示Siri的新功能,而知情人士对媒体表示,现在这些功能最早也要等到明年才能推出。根据担任苹果高级总监的Robby Walker所述,推迟发布的原因是质量问题,公司发现新技术的成功率仅为66%到80%,也就是说,大约每三次交互就会出现一次错误。

这让苹果有些尴尬,毕竟此前大饼已经画了。去年6月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通过视频演示公布了一些关键的AI功能,对提升Siri的个人助理能力至关重要。

相比苹果,国内手机厂商在AI手机的落地进程上似乎很顺利,不久前,华为、荣耀、OPPO、小米等厂商更是纷纷高调接入DeepSeek R1模型,为各家的AI手机带来了新的想象力。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手机厂商对AI手机寄予的厚望能换回丰厚的回报吗?

又或者说,回到一个根本的问题上:AI手机真的是未来手机的发展形态吗?

AI手机还只是手机厂商造出的概念?

2024年,是AI手机元年。年初,OPPO CEO陈明永一句“AI手机时代将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手机之后,手机行业的第三阶段”,拉开了AI手机走上舞台的帷幕。紧随其后,各家厂商争相推出新手机,不约而同地以AI功能为卖点,为其贴上“AI手机”的标签,试图向消费者讲述“AI手机”的新故事。

到了年底,OPPO、vivo、荣耀、小米、华为更是接连亮出AI大招,AI智能体、AI手机操作系统(AI OS)等概念走上前台,在各家厂商的PPT上频频刷屏。

手机厂商们不遗余力地鼓吹AI手机,然而消费者似乎冷静得很。据国外知名二手交易平台SellCell的调研显示,大部分用户对智能手机上的这些新兴AI功能并不感冒。

这项调研覆盖了2000名年龄满18岁的智能手机用户,其中半数为iPhone用户,另一半则为三星智能手机用户,他们分别体验了Apple Intelligence和Galaxy AI。调研结果显示,高达73%的Apple Intelligence用户和87%的Galaxy AI用户认为,这些新功能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价值,甚至有些人觉得几乎没有增加任何价值。

在国内,情况类似。自媒体雷科技通过采访朋友和亲戚,看看他们作为普通消费者对AI手机的反应,问及“AI会成为你们购买手机的动力吗”,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不会,只有一位受访者表示会考虑,但很难成为关键因素。

这其实就是当前AI手机最大的问题,广大用户感知不到AI手机有何不同,甚至是不同品牌的AI手机有何不同。

为什么?与Deepseek、ChatGPT、Sora等依托大模型诞生的AI应用不同,尽管AI手机通过自研大模型或接入第三方大模型,可以实现功能上的一些智能化创新,可是这些创新几乎都是在手机原有的拍照影像、续航散热、通信通话等基础性能上做出的改变。在本来就性能过剩的情况下,细微的、局部的、不成熟的改变,根本无法给用户带来深刻的感知。

比如“AI消除”,这个功能在手机上的使用率相对较高,但这一功能无非是给用户拍照后提供了一点修图的便利,对大部分用户而言,有没有这个功能,无足轻重。

用户无法感知AI手机带来的变化,这也决定了大众对AI手机这个概念无法形成一个成功的认知。因而,某种程度上来讲,AI手机目前仍只是手机厂商们为打破智能手机市场的“僵局”而制造出的一个概念而已。

对手机厂商而言,将这个概念真正落到某一款手机上,使之成为AI手机的标杆性产品,才是最难的。

手机不需要生产力变革

去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终于带着自己的AI系统“Apple Intelligence”走到了人前。苹果在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这项与OpenAI深度合作的成果,这一AI全家桶功能包括了智能助手、邮件摘要、图片修改、自动翻译等。然而,你可能发现了,这些功能在国内主打AI为卖点的手机上已经是基础操作。

现有市面上已经发售的AI手机,基本上都涵盖了实时双向翻译、写作与沟通辅助、AI影像与修图、智能语音助手等AI功能。但是将这些五花八门的AI功能部署到最新的旗舰产品中,并投入重金营销,却没有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一方面自然是所谓的AI功能还远未成熟,也达不到智能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像文档总结、实时翻译、文章撰写等AI功能,在技术层面确实很“高大上”,可实际上使用手机时,这些功能反而用到的机会不多。一般而言,普通用户既没有在手机上看文档、写报告、写文章的习惯,也没有多少通话需要实时翻译或者去浓缩摘要。

根据SellCell的调查报告,Apple Intelligence中的写作工具和通知摘要功能使用率较高,而其他功能如优先消息、照片清理、智能回复等则使用率一般,照片自然语言搜索和转录摘要等功能更是鲜有用户尝试。

使用频率低,透露的不单单是技术问题,而是这些AI功能的价值多偏向于生产力提升,为用户提供工具,这背后多少有些“生搬硬套”的感觉。因为无论是大模型还是基于大模型诞生的AI应用,都最先在PC端的办公场景实现落地,并带来生产力的提升。手机端的AI功能也集中在工具上,这似乎是仿照PC端、直接加入了大量办公功能,并没有考虑到手机端用户的需求。

从用户需求出发,AI手机需要朝着“实用”方向发展吗?不然。在智能手机多年来陷入创新停滞的背景下,用户更需要AI手机带给他们体验上的新鲜感,或者更大的娱乐性。

去年10月份,荣耀前CEO赵明在发布会现场,仅一句指令,手机就自动下单了2000杯咖啡。这一功能为AI手机的发展提供了示范,也唤醒了大众对AI手机的想象,即未来用户只需与手机智能助手轻松聊天,就能完成美化照片、点外卖、打车、购物等一系列操作。这也是为什么手机厂商们都在打造“AI私人助理”或“AI智能体”的原因。

但是这显然触碰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无法解决的“App孤岛”问题。想要实现系统级的AI操作,需要手机厂商与App背后的各大互联网公司展开深度合作,打通三方数据和权限,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AI生态。然而,那些超级APP身后的互联网巨头们恐怕不会同意。

这或许也将是AI助手未来进化面临的最大的限制。

一个硬件不行,AI“全家桶”就行了吗?

去年手机厂商们集体转向AI手机的竞技场,今年他们又做出了近乎一致的举动—搞生态。

前不久,荣耀CEO李健在 MWC2025 上首次公开亮相,并正式发布荣耀阿尔法战略。他宣布,荣耀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的身份,全面转型为全球领先的 AI 终端生态公司;华为也推动 AI 大模型技术全面融入终端系统,重构以 AI 为中心的鸿蒙原生智能;雷军同样表示,AI 技术将深度融入小米的各类终端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使用体验。

简单点说,手机厂商借助这次AI技术进步对硬件的升级,不会只停留在智能手机上,而是触及各种终端产品。这对于已经成功搭建起相对完整的硬件生态的手机厂商们而言,自然不是难事,可AI手机未能在市场上掀起浪花,生态化的打法又能带来改变吗?

值得一提的是,以AI为卖点的其他硬件确实出现了拉动销量的利好。比如AI PC,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AI PC的出货量稳步增长,达到580万台,占PC总出货量的15%。

再比如AI耳机,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耳机耳麦传统主流电商市场的销量已达31.5万副,销售额为3.4亿元,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了260.9%和405.9%。

不过这些AI硬件其实和AI手机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就是AI功能不足以打动消费者,成为左右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一位电脑门店的销售员表示,“游戏玩家或需要设计、渲染、剪辑的专业用户更看重电脑的处理器、内存、显卡、电池等配置,普通用户则会考虑性价比,很少有消费者是看中电脑的AI功能而买单的。”

而且一个尴尬的情况是,随着AI应用不断带来惊喜,出现了像Deepseek这样的爆款,这其实削弱了AI手机或AI PC自带的AI能力。用户在手机或PC端下载Deepseek、豆包等应用,同样能体验AI技术带来的升级,而不用购买AI手机或AI PC。

换句话说,目前这些以AI为卖点的硬件所带来的智能化,可替代性太强。更何况,现在还出现了一个智能体Manus,可能直接要颠覆智能手机。

这不是玩笑。除了Manus,此前Open 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投资的 Humane,发布了一款个人助理设备AI Pin,形状像一枚胸针,用磁铁吸附在衣服上,内置大模型 ChatGPT 等,可以通过语音进行自然交互。尽管这款产品失败了,但它的出现说明了在用户被智能手机垄断了注意力的时代,一款能够更让人专注、更少被干扰的 AI 设备是有市场的。

这或许应该令手机厂商们警惕:AI时代给智能手机带来的到底是机会还是危机?

当然,在一个统一的生态中,大模型技术也让硬件之间的互联互通、多模态交互有了新的想象力,这对消费者来讲或许是一大吸引力。只是,软硬件的协同是华为、小米、荣耀等更擅长打造硬件的厂商们必须跨越的坎。

从模块化手机、到折叠屏、无屏化手机,再到如今的AI手机,巨头们对智能手机的未来形态的探索一直未停止,这也是从产品创新乏力的泥淖中走出来的根本路径。AI技术蕴藏的想象力或许恰恰是智能手机所需要的,但它能否真正给智能手机带来变革力量,驱动智能手机向下一阶段成功进化,现在谁也无法确定。

版权声明:道总有理,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与修改。如需商务、内容等相关合作,请联系本人微信号:wddtalk

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关注我,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道总有理 互联网热点与商业趋势观察家,专业有趣有深度。曾用名「歪道道」,现已更名为「道总有理 」。
评论
  •   智慧军营车辆管理平台软件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智慧军营车辆管理平台软件是部队实现车辆高效管理的关键工具,通过核心功能模块与前沿技术结合,为部队车辆管理带来显著价值。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智慧军营车辆管理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智慧军营车辆管理平台。这些成功案例为智慧军营车辆管理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核心功能模块   (一)车辆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   从车辆采购登记到退役报废,全程记录车辆基础信息、技术参数、使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5 20:10 85浏览
  •   航空兵训练与战术对抗仿真平台系统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航空兵训练与战术对抗仿真平台系统是现代军事训练的关键工具,借助计算机技术构建虚拟战场,支持多兵种协同作战模拟,为军事决策、训练及装备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航空兵训练与战术对抗仿真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航空兵训练与战术对抗仿真平台。这些成功案例为航空兵训练与战术对抗仿真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架构与核心功能   系统由模拟器、计算机兵力生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4 16:34 157浏览
  • 最近,途虎养车发布的2024年财报数据,可谓相当吸睛。全年营收达到147.59亿元,同比增长8.5%,这个数字直观地展现了途虎在市场上的强大吸金能力,在行业里稳稳占据前列。利润方面同样出色,毛利37.46亿元,毛利率提升0.7个百分点至25.4%;经调整净利润6.24亿元,同比增长 29.7%,经营利润同比更是增长104%至3.31亿元,盈利能力显著增强,这样的利润增长幅度,在同行业中十分亮眼。在用户规模上,途虎养车同样成绩斐然。累计注册用户近1.4亿,同比增长20.4%,交易用户数达2410万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24 19:12 90浏览
  • 2025-4-25全球信息报告出版商Global Info Research(环洋市场咨询)发布了【2025年全球市场高介电常数材料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报告主要调研全球高介电常数材料总体规模、主要地区规模、主要生产商规模和份额、产品分类规模、下游主要应用规模以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统计维度包括销量、价格、收入,和市场份额。同时也重点分析全球市场主要厂商(品牌)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发展动态。历史数据为2020至2024年,预测数据为2025
    用户1745398400862 2025-04-25 08:48 103浏览
  •   无人机电磁干扰对抗演练平台系统解析   无人机电磁干扰对抗演练平台系统是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能力的关键工具,通过模拟实战场景,检验无人机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与任务执行能力。以下从系统架构、技术实现、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展开解读。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无人机电磁干扰对抗演练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无人机电磁干扰对抗演练平台。这些成功案例为无人机电磁干扰对抗演练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核心系统组成与功能   (一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5 16:55 103浏览
  • 引言:语音交互的智能化跃迁在全球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今天,语音交互设备的应用场景已从单一提示功能向多语言支持、情感化表达及AI深度交互演进。传统离线语音方案受限于语种单一、存储容量不足等问题,而纯在线方案又依赖网络稳定性,难以满足复杂场景需求。WT3000A离在线TTS方案,通过“本地+云端”双引擎驱动,集成16国语种、7种方言切换、AI大模型对话扩展等创新功能,重新定义语音提示器的边界,为智能硬件开发者提供更灵活、更具竞争力的语音交互解决方案。一、方案核心亮点离在线双模融合,场景全覆盖离线模式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25 09:14 92浏览
  •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二极管是一种专门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放电或瞬态电压冲击的半导体器件。以下是其特点、优势和应用场景的详细说明:一、ESD二极管的特点快速响应响应时间极短(通常小于 1纳秒),能迅速将ESD能量旁路到地,避免电路受损。低钳位电压在ESD事件中,钳位电压远低于被保护器件的耐受阈值(例如 <30V),确保敏感元件不被击穿。低电容典型电容值低至 0.5pF~5pF,适合高频信号线路(如USB 3.0、
    时源芯微 2025-04-25 16:17 94浏览
  • 随着轻薄笔记本的普及,再加上电竞玩家对于高画质音视频体验的需求日益高涨,如何让轻薄笔记本在兼顾轻便携带性的同时,还能提供足以支持3A(AAA/Triple-A game)大作的良好运算性能,便成为各家品牌急欲突破的共同难题。然而,对于主打轻巧便携的轻薄笔记本而言,若要内置独立显卡,势必要先突破空间受限的瓶颈,同时还需解决散热问题,确实难以兼顾两全!对此,“Thunderbolt”与“OCuLink”这两项技术应运而生。用户可以通过这两种传输接口,再搭配外接显卡盒(eGPU)及高性能显卡(如NVI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4-24 17:56 57浏览
  • 引言在智能语音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语音交互已成为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的标配功能。传统的ISD系列录音芯片虽应用广泛,但其高成本与功能局限性逐渐难以满足市场对高性价比、高灵活性的需求。推出的WT2000P录音语音芯片,凭借其卓越性能、低功耗设计及高度可定制化特性,成为ISD系列芯片的理想替代方案,助力开发者突破产品创新瓶颈。一、WT2000P产品概述WT2000P是一款专为嵌入式语音场景设计的多功能录音芯片,采用ESOP8封装,体积小巧(尺寸仅4.9mm×3.9mm),集成度高,支持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25 08:44 77浏览
  •   北京华盛恒辉智慧军营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支撑,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营区全要素智能化管控,提升部队管理效能和战斗力。以下从核心功能、技术架构、应用价值和发展方向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智慧军营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智慧军营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智慧军营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核心功能   人员动态管理   车辆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5 22:55 65浏览
  •   智慧军营车辆管理系统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智慧军营车辆管理系统是推动军队车辆管理智能化、精细化的重要工具,通过多系统协同与前沿技术应用,实现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以下从系统构成、核心功能、技术支撑、应用价值及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解读。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智慧军营车辆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智慧军营车辆管理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智慧军营车辆管理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构成   系统由五大子系统组成,构建起全流程智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5 19:55 75浏览
  • 为通过金融手段积极推进全球绿色发展,国际金融论坛(IFF)于2020年创立了“IFF全球绿色金融奖”,旨在对全球绿色金融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机构及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进行表彰和奖励。该奖项依托IFF“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一流智库资源优势,积极促进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和创新实践,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IFF全球绿色金融奖”重点关注和鼓励那些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防治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致力于提高能效水平、强化节能减排实效的绿色金融创新解决方案。该奖项面向全球,是对政策创新、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24 20:43 43浏览
  •   基于 GIS 的任务规划与决策系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基于 GIS 的任务规划与决策系统平台是空间信息技术与决策科学融合的成果,通过地理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为复杂任务提供科学智能的规划决策支持。以下从架构、功能、技术、应用及趋势展开解读。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基于 GIS 的任务规划与决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基于 GIS 的任务规划与决策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基于 GIS 的任务规划与决策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5 15:47 80浏览
我要评论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