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轻松实现OpenCV算法零代码开发

原创 OpenCV学堂 2025-03-23 22:07
图片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OpenCV学堂

关注获取更多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知识

免费领学习资料+微信:OpenCVXueTang_Asst

前言介绍

OpenCV实验大师最新版本v1.3.0版本已经支持C#版本工作流引擎集成调用,完成解决实现了OpenCV C#低代码快速开发与应用,成为每个上位机视觉开发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这里给大家详细介绍C#集成与调用OpenCV实验大师工作流引擎SDK的完整步骤与代码演示。

OpenCV安装与环境测试

VS2022 + OpenCVCSharp4.10配置安装与测试

OpenCV官方的开发包至今还不支持C#语言SDK,但是C#有个著名的开源OpenCV Wapper库支持- opencvsharp,github地址如下:

https://github.com/shimat/opencvsharp
用 opencvsharp 就可以跟Python、C++一样轻松在C#语言中使用OpenCV SDK完成各种图像处理与深度学习模型推理部署。

图片


从VS2022中直接安装,截图如下:

图片


图片

代码测试

安装好OpenCVCSharp开发包支持以后,直接创建一个C#语言的控制台空项目,然后创建一个cs文件,把下面的代码直接贴进去

using OpenCvSharp;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 	{		using var src = new Mat("D:/lena.png", ImreadModes.Grayscale);		using var dst = new Mat();		Cv2.Canny(src, dst, 50200);		using (new Window("src image", src)) 		using (new Window("dst image", dst)) 		{			Cv2.WaitKey();		}	}}
图片


OpenCV实验大师工作流SDK v1.3

下载地址:

https://appetjpz4tj8166.xet.citv.cn/p/course/ecourse/preview/course_2XtK2sEi7HNUwt2WscP6tFwxpIb

首先从这里下载OpenCV实验大师工作流SDK开发包,解压缩之后把DLL文件拷贝到对应的C#项目的bin目录里面。

OpenCV工作流引擎SDK演示

首先实现一个多目标多角度多尺度的模板匹配,OpenCV实验大师中导出对应的OpenCV算法工作流文件以后,直接在C#中调用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run_workflow_ncc_match(){    //1.create instance    IntPtr myInstance = OEMTSWorkflowHelper.workflowClassInit2();    // 2.load workflow file    bool succ = OEMTSWorkflowHelper.loadVMConfigFile(myInstance, "D:/match_template_test.vm".ToCharArray(), "ba8e9ea82fb37f1722ad2d9f4962e7e4".ToCharArray());    // 3.run workflow with input image    Mat src = Cv2.ImRead("D:/test001.bmp");    Mat dst = new Mat(src.Size(), src.Type());    int w = src.Cols;    int h = src.Rows;    OEMTSWorkflowHelper.runWorkflow(myInstance, src.CvPtr, dst.CvPtr, w, h);    int num = OEMTSWorkflowHelper.getNumOfMatchedBoxes(myInstance);    OEMTSWorkflowHelper.TplBoxInfoWrapper[] tplBoxInfo;    tplBoxInfo = new OEMTSWorkflowHelper.TplBoxInfoWrapper[num];    OEMTSWorkflowHelper.getWrapperMatchedBoxInfos(myInstance, tplBoxInfo);    Console.WriteLine("get num of matched boxes " + num);    for (int i = 0; i < num; i++)    {        Console.WriteLine("box.x: " + tplBoxInfo[i].x);        Console.WriteLine("box.y: " + tplBoxInfo[i].y);        Console.WriteLine("box score: " + tplBoxInfo[i].score);        Console.WriteLine("box angle: " + tplBoxInfo[i].angle);    }    // 4.display result image    Cv2.ImShow("OpenCV学堂-工作流引擎SDK之模板匹配", dst);    Cv2.ImShow("input", src);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 5.release resource    src.Release();    dst.Release();    OEMTSWorkflowHelper.deleWorkflowInstance(myInstance);}

运行结果如下:


再实现一个OpenCV的二值图像分析,OpenCV实验大师中导出对应的OpenCV算法工作流文件以后,直接在C#中调用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run_ca_workflow(){    //1.create instance    IntPtr myInstance = OEMTSWorkflowHelper.workflowClassInit2();    // 2.load workflow file    bool succ = OEMTSWorkflowHelper.loadVMConfigFile(myInstance, "D:/contours_analysis_demo.vm".ToCharArray(), "ba8e9ea82fb37f1722ad2d9f4962e7e4".ToCharArray());    // 3.run workflow with input image    Mat src = Cv2.ImRead("D:/2.jpg");    Mat dst = new Mat(src.Size(), src.Type());    int w = src.Cols;    int h = src.Rows;    OEMTSWorkflowHelper.runWorkflow(myInstance, src.CvPtr, dst.CvPtr, w, h);    int num = OEMTSWorkflowHelper.getNumOfContours(myInstance);    Console.WriteLine("get num of contours: " + num);    // retrieve the contour information    OEMTSWorkflowHelper.ContourInfoWrapper[] contoursInfo =         new OEMTSWorkflowHelper.ContourInfoWrapper[num];    OEMTSWorkflowHelper.getWrapperContoursInfo(myInstance, contoursInfo);    for(int i=0; i< contoursInfo.Length; i++)    {        Console.WriteLine(i + "th contour info as below");        Console.WriteLine("roundness: " + contoursInfo[i].roundness);        Console.WriteLine("contour area: " + contoursInfo[i].area);    }    // 4.display result image    Cv2.ImShow("OpenCV学堂-工作流引擎SDK之轮廓分析", dst);    Cv2.ImShow("input", src);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 5.release resource    src.Release();    dst.Release();    OEMTSWorkflowHelper.deleWorkflowInstance(myInstance);}

运行结果如下:


总结:

只需要调用几行OpenCV工作流SDK接口代码,就可以实现在C#上位机中完成各种OpenCV算法的集成调用,非常容易上手。所有的vm算法文件均可以通过OpenCV实验大师工具软件可视化的进行算子设计、修改、生成,然后一键保存。通过调用几行相同的OpenCV工作流SDK接口代码即可实现C#上位机跟OpenCV算法的集成。最新版本OpenCV实验大师工具软件 腾讯微云下载地址:

https://share.weiyun.com/Bxl4fadZ


OpenCV4系统化学习

图片

推荐阅读

OpenCV4.8+YOLOv8对象检测C++推理演示

ZXING+OpenCV打造开源条码检测应用

攻略 | 学习深度学习只需要三个月的好方法

三行代码实现 TensorRT8.6 C++ 深度学习模型部署

实战 | YOLOv8+OpenCV 实现DM码定位检测与解析

对象检测边界框损失 – 从IOU到ProbIOU

初学者必看 | 学习深度学习的五个误区



图片

OpenCV学堂 专注计算机视觉开发技术分享,技术框架使用,包括OpenCV,Tensorflow,Pytorch教程与案例,相关算法详解,最新CV方向论文,硬核代码干货与代码案例详解!作者在CV工程化方面深度耕耘15年,感谢您的关注!
评论
  • 曾经靠“砍一刀”撕裂传统电商格局的拼多多,如今疲态尽显。数据显示,拼多多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957亿元,同比增长10%,市场预估1016亿元,相比预期低了近60亿元;经营利润为16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38%;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47亿元,同比下降47%。与此同时,拼多多市值也坐上了“过山车”。去年市值一度突破 2180 亿美元,力压国内电商巨头阿里,今年(7月1日收盘)市值仅余 1497.59 亿美元,已不足阿里(市值2718.63亿美元)一半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7-05 14:24 469浏览
  • 提要:采用LOXIM的微孔雾化专用芯片LX8201,能突破压电陶瓷驱动电压超标(24伏)的技术难题,满足全球市场对喷雾玩具的电压安规认证要求。玩具行业尤其是喷雾玩具行业内人士都知道,喷雾玩具的压电陶瓷驱动电压超标(常需60-100V)与强制安规标准(中国,日本,欧美,都一样)对玩具电压的限制(≤24V)存在根本性冲突,如果采用“多层压电堆叠(MPA)技术“(比如日本TDK公司),成本将增加至现有微孔雾化片的10倍以上,这个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好的解决。喷雾玩具在国内热销(淘宝/抖音),能卖的原因,无
    Loximonline 2025-07-08 10:55 309浏览
  • 现代人对于影音效果的追求持续增加,在多数影音产品中,HDMI是最为重要的接口,而HDMI 2.1中有一新增功能eARC可以透过HDMI线材来传输数字Audio,除了支持Dolby TrueHD、Atoms等声音格式外,也可以支持8声道喇叭,满足消费者对于声音的追求。新时代的高阶电视都具备支援eARC的功能,然而却有些号称支持的电视产品,因为在设计上的疏忽,造成eARC无法输出8声道Audio,以致eARC的功能大打折扣,对于花大钱欲享受高规格电视的消费者来说自然难以接受,对于该电视品牌也会产生负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7-04 14:42 2032浏览
  • 工业物联网时代,作为一种普遍应用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与医疗器械等领域中的串行总线通信技术——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基于消息广播模式,通过双绞线传输差分信号,是一种多主控(Multi-Master)的总线系统,具备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极低的传输延迟和高速数据传输性能。一种典型的CAN总线网络示意图在CAN总线通信过程中,CAN收发器作为物理层上的接口芯片,位于CAN控制器(MCU)和CAN总线之间,主要负责将来自CAN控制器(MCU)的数字信号与总线上的差分信号
    华普微HOPERF 2025-07-04 14:44 1979浏览
  • 什么是LoRaWAN? LoRaWAN技术及应用LoRaWAN(Long Range Wide Area Network)是一种低功耗、长距离、广域网络通信协议,特别设计用于连接物联网(IoT)设备。LoRaWAN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能够覆盖数十公里的范围,提供长时间的电池寿命,适用于智能城市、农业、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与健康医疗等领域应用。来源: LoRa Alliance一探究竟:LoRaWAN物联网应用优势营运商采用 LoRaWAN 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除了长距离覆盖范围及低功耗的特点外,还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7-10 14:51 410浏览
  • 在全球广泛倡导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新能源汽车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载体之一,正受到各国政府与企业的加速培育。在此背景下,为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我国已率先进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期,从私人专用充电桩到社区公用充电桩,从高速路网补能节点到城市公用充电桩,汽车补能网络正在急速膨胀中。图源:摄图网(已授权)据中国充电联盟(EVCIPA)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5年5月份,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440万台,同比上升45.1%。其中,在2025年1月~5月期间,我国充电基础
    华普微HOPERF 2025-07-09 16:13 353浏览
  • 本文主要针对分立方案高速输出电路,由于MOS管、稳压管、PCB布局布线都存在一些寄生电容,这些寄生电容都会影响高速输出电路的占空比,所以本文对这些寄生电容的影响进行简单说明。测试工况:电压:24V,负载类型:阻性负载2K,输出频率:200Khz,要求占空比45%~55%;电路拓扑如下图所示:图1寄生电容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MOS管寄生电容为Cgd、Cgs、Cds,稳压管寄生电容为Cd;图2而MOS管手册常见的参数如下图所示为Ciss、Coss、Crss(为啥是这些参数,而不改成Cgs、Cgd、
    用户1751282873645 2025-07-08 23:58 265浏览
  • 在万物互联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气压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环境感知层的核心硬件之一,正凭借精准、实时的数字化气压测量能力,快速消融着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的沟通壁垒,其不仅能为物联网终端提供与环境进行对话的“媒介语言”,还能与其他环境感知技术形成协同效应,是物联网社会实现高效沟通的基石之一。数字气压传感器主要通过检测压敏元件在不同环境气压下的电信号变化,实现对气压的测量,并能直接输出数字信号以满足物联网终端对气压数据的传输、储存与记录等需求。现阶段,由于数字气压传感器具备着低功耗、高精度、快速
    华普微HOPERF 2025-07-01 09:20 1651浏览
  • 在物联网无线通信领域,随着行业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同一频段下的设备通信需求正呈指数级增长,然而这一增长趋势却与频谱资源的有限性形成了鲜明对立,信道拥挤、信号串扰与非线性失真等不良现象所造成的“通信压力”正在持续放大。从智能家居的设备互联到工业物联网的实时控制,从智慧楼宇的广域组网到智慧城市的海量数据传输,有限的频谱资源不仅需要满足不断增长的设备通信需求,还需要适配不同场景对速率、时延与可靠性等差异化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中实现更为稳定的无线通信质量,已成为物联网行业发展路径中的核
    华普微HOPERF 2025-07-07 16:13 668浏览
  •   去年底,整理旧物,扔的扔了,留的留了,这不,十四个几十年前留下来的工业级小型排风扇,下图左上角处,又拿出来,下决心把它们再利用发挥余热。  呵呵,这回不是拆而是装了。怎么装呢?组装、固定、机架、接线,简单,也不简单,原则是一切都用手头现有废旧材料,争取做到一个不买!DIY,废物利用,如今时髦的话,以旧换新!摆上台面,找来木条,策划怎么做?  比一比,看一看,觉得合适,按尺寸锯开木条。  咋走线?想到了,在有限空间内弯转,从一个螺丝孔穿出来,整体拼凑整齐。   咋固定风扇呢?找来木片条,锯断,
    自做自受 2025-07-06 21:37 625浏览
  •   几个月前,一个老旧的大风扇的散风圈(俺不知其专业名称)的开关按钮不起作用,就是锁不住了,散风圈也就不转了。今天,有空,就拿到工作台,开始拆解分析故障原因,能修好更好。  看看,用的时间够长了吧!皮肤都变颜色了。看标签,合格品2005年的。  底部四个螺丝固定,很容易拆开了。  看到掉下一个标签圆纸片,拿起来看看,是那个横向摇头的电机的。  找到那个按钮开关位置  应该是开关内部的有缺陷了。把它拆下来,一看就是正规合格品。  拿出我日积月累的分类藏宝盒,呵呵,找到一款螺丝孔位正好合适的。   
    自做自受 2025-07-10 11:16 442浏览
  • 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概览,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预计将迎来小幅回暖,增长率约为1%。在这场销量微增的背后,华为与苹果两大品牌成为了推动市场前行的核心力量。其中华为手机的表现最为亮眼,数据显示,华为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份额实现了12%的同比增长,这一成绩不仅使其成为了当季增长最快的品牌,更助力华为重新夺回销量榜首的位置。相比之下,vivo的表现就有些尴尬了。虽然还是位列第二,但vivo在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机销量份额同比下降了9%,下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7-09 08:19 290浏览
  • 在数字化、自动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光电耦合器正以一种低调却不可或缺的方式,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不仅是电子电路中的“安全卫士”,更是连接信号世界的“桥梁”,凭借出色的电气隔离能力,为各类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信号传输保障。电气隔离——让系统更安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光电耦合器通过光信号进行电气隔离,能够有效防止高压电流侵入低压控制电路。例如,在智能电网系统中,它广泛应用于电表与通信模块之间,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电网高压对低压设备造成冲击。在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中,
    腾恩科技-彭工 2025-07-05 13:56 471浏览
我要评论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