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表现:规模扩张显著,盈利压力凸显
营收与利润增长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098.8亿元,同比增长28.8%;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增长8.1%,扣非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8.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激增115.6%至349.98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39%至8.42亿元,扣非净利润增幅达43.6%。
- 核心驱动力:高性能计算业务(服务器、PC等)和新兴AIoT业务(XR设备、汽车电子)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盈利质量承压
- 智能终端:毛利率跌至9%(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主因中低端手机ODM市场竞争加剧及核心元器件成本上涨。
- 高性能计算:服务器/PC代工附加值低叠加AI芯片采购成本高企,毛利率仅7.77%。
- 毛利率下滑:2024年整体毛利率9.3%,同比下降2.03个百分点;2025Q1进一步降至8.42%。
- 净利率低迷:2024年净利率2.66%(较2022年下降0.11个百分点),规模扩张未有效转化为利润提升。
二、业务结构:多元化布局成效分化
核心业务表现
- 智能终端:营收353.2亿元(+12.9%),占比32.1%。智能手机ODM出货量全球第一(市占率27.9%),但穿戴设备毛利率受研发投入拖累。
- 高性能计算:营收632.2亿元(+28.8%),占比57.5%。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178.8%),AI服务器占比达15%;PC业务受益北美大客户突破及AI PC渗透率提升。
新兴业务爆发与风险
- AIoT领域:XR设备、智能家居产品营收46.7亿元(+187.9%),但毛利率下降4.9个百分点,主因AR眼镜研发投入及海外市场开拓成本。
- 汽车电子:营收15.6亿元(+91%),毛利率提升至19.2%,智能座舱、ADAS模块获蔚来、比亚迪订单,但业务规模尚小。
- 机器人领域:通过并购切入扫地机器人赛道,启动人形机器人研发,商业化仍需时间验证。
三、战略与全球化:技术投入与产能扩张并进
“3+N+3”战略升级
- 巩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三大成熟业务,拓展智慧生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布局机器人、汽车电子、软件三大新兴赛道。
- 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45.5亿元(占营收5.33%),聚焦AI PC、XR设备及汽车电子技术突破。
全球化制造体系
- “1+5+5”布局:上海总部+5大研发中心+印度、越南、墨西哥制造基地。越南、印度工厂实现量产,墨西哥基地加速整合,支撑全球供应链需求。
- 海外业务挑战:印度、越南工厂初期良率爬坡压力大,海外运营成本高企。
四、风险与挑战
- 行业竞争加剧:ODM行业价格战持续,二线厂商低价抢单压缩利润空间,智能终端业务毛利率或进一步承压。
- 成本压力:AI服务器芯片(如英伟达GPU)采购成本占比高,叠加海外工厂初期亏损,短期盈利修复难度大。
- 现金流风险:2025Q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39元(同比降201.7%),应收账款达267.6亿元(同比+92.6%),资金周转压力显著。
五、未来展望与投资价值
增长动能
- 短期:AI PC换机潮、服务器需求增长(2025年数据业务目标300亿元)、汽车电子订单放量。
- 长期
盈利改善路径
- 结构优化:提升AI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高毛利业务占比(目标净利率回升至3%以上)。
- 技术壁垒构建
市场预期
- 券商预测2025年营收1352.5亿元(+23%),净利润35.4亿元(+21%),对应PE 19倍,估值处于产业链低位。
结论:华勤技术通过多元化与全球化战略实现规模突破,但需解决盈利能力与现金流的结构性问题。AI硬件浪潮下,公司技术积累与制造能力具备中长期竞争力,建议关注汽车电子放量及成本管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