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 月 16 日,在岚图技术发布会上,中国首款自主研发搭车的轴向磁通分布式电驱正式发布。
本号第一时间发文:
单电机扭矩“世界第一”,这家车企牛了
阅读量2.6万,评论197条。
核心内容强调了几点:
▫单电机扭矩全球第一:680N.m
▫采用全球首创的盘式短磁路设计
▫乘用车首个轴向磁通电机
作为一名工程师,更多想知道从技术的角度进行解读,这款电机除了知道的那些亮眼参数“面子”外,有哪些不为所知的技术“底子”。
据悉,依托全栈自研技术,岚图成功解决了轴向磁通电机研发中的多个工程难题,并取得 13 项专利成果。
岚图自主研发的轴向磁通分布式电驱
该电机采用行业主流的单定子双转子设计,在性能表现上十分亮眼。单电机重量仅 28 kg,却能输出 680N·m 的扭矩,扭矩密度达到 24.28N·m/kg。其峰值功率、扭矩密度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电机最高效率达 97.5%,轮端转速1800rpm,最高车速超过240km/h。同时,在电机优化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将转矩波动、谐波阶次电磁力、齿槽转矩等参数控制在良好水平。
扭矩爬坡表现
优异性能的背后是结构设计、材料应用及散热方案多项核心技术的支撑,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些核心技术,探寻岚图轴向磁通电机背后的 “黑科技” 密码。
浸没式定子绕组油冷
轴向磁通电机功率密度大,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及时释放,以免影响电机性能和安全。岚图应用浸没式定子绕组油冷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浸没式定子绕组油冷技术
通过进油孔和出油孔循环通入冷却油液,让定子铁芯和绕组始终处于流动油液中散热。凭借冷却油出色的热传导性能,热量能被快速带走。传统风冷、水冷,特别是外侧水道间接冷却方式就像用扇子给发高烧的人扇风,速度慢、效果差。而轴向磁通电机的浸没式油冷,就像给电机泡了个 “冰水澡”,全方位吸热,使散热面积提升超 30%,冷却效率提高 15% 。由此,电机在达到峰值功率后性能不衰减,即使高速运转,也能保持强劲的持续加速能力,确保了电机在高负荷、长时间运行下的稳定可靠,充分释放轴向磁通电机的高功率密度优势。
碳纤维定转子设计
碳纤维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的特点,其强度是钢铁的数倍,而重量却仅为钢铁的几分之一。岚图的轴向磁通电机定子壳体和转子骨架均采用军工级 Peek 碳纤维复合材料雕刻成型,薄得超乎想象 —— 最薄处只有 0.7 mm,差不多和身份证厚度相当,但却 “内功深厚”:刚度超过 20000 N/mm,抗拉强度达到 4900 MPa,是普通 304 不锈钢的 9.42 倍。这就像用一张超薄的纸,却能吊起一辆小轿车。而且,整个壳体重量只有 2.3kg,仅相当于 4 瓶 550ml 矿泉水,比铝合金壳体轻了将近六成,妥妥的 “瘦身冠军”。
转子部分,对称设计的碳纤维骨架就像给磁钢穿上了 “防滑铠甲”。哪怕电机高速运转,也能牢牢固定磁钢,把转子平面度控制在 0.05 mm(比头发丝还细),有效减少转矩波动。
碳纤维定转子设计示意图
双转子一体轴设计
以往轴向磁通电机的双转子结构往往采用分体轴设计,这种设计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多次定位与校准,不仅耗时较长,还容易因装配误差导致同轴度不足。
而双转子一体轴式设计则采用一根贯穿式主轴,将两个转子直接固定在同一根轴上,形成一体化结构。可以将定转子气隙精度控制在µm 级别,有效地抑制了轴向磁拉力不平衡造成的NVH和扫膛风险。
轴向磁通电机剖视图
阶梯分段式磁钢和转子SMC涡流抑制
整块磁钢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内部会产生感应电流形成涡流,导致能量以热能形式损耗,降低电机效率。岚图采用阶梯分段磁钢设计,通过将磁钢沿径向分割成 20 个小段,并呈阶梯状排列。磁钢的涡流损耗从“小火炉” 变成了一个个“小蜡烛”,降低到只有 2 kW。
再看电机的另一处 “耗电大户”—— 转子背板。当转盘和磁钢之间传递磁场时,转子背板就像一块被水流冲击的木板,很容易产生涡流。岚图的应对方法是在转盘和磁钢之间铺上一层特殊 “垫子”,也就是软磁 SMC 材料,使得转子背板的涡流损耗直接减少了 85% 以上。
转子总成示意图
扁线绕组和无轭定子铁芯
传统圆线绕组电机中,圆形导线之间存在较多空隙,导致电机槽满率较低,限制了电流承载能力和电磁性能。扁线绕组技术则采用矩形截面导线替代圆形导线,通过精密的排布工艺,将导线紧密嵌入定子槽内。这种设计显著提高了槽满率,岚图轴向磁通电机的槽满率更是达到了 72% 以上。同时,扁线绕组由于导线排列规整,散热路径更加顺畅,有利于热量快速传导至冷却介质中。扁线绕组与冷却油的接触面积更大,能更充分地发挥浸没式油冷技术的散热优势,进一步降低绕组温度。
扁线绕组
铁芯作为电机磁路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对电机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传统铁芯结构中,轭部承担着磁路闭合的作用,但也会产生一定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无轭铁芯技术通过特殊的磁路布局和材料选择,使磁力线能够更高效地穿过工作区域,避免了在轭部的无效损耗。这种设计大幅降低了铁芯的磁阻,减少了磁滞和涡流现象的发生,从而使铁损降低了 35% 。
无轭定子铁芯
多项创新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力,让这款轴向磁通电机实现了效率上的重大突破 —— 最高效率达到 97.5%,堪称行业标杆。更值得关注的是,电机高效运行的工况范围得到极大拓展,90% 高效区面积占比超 90%,这意味着在城市拥堵路段频繁启停、高速长途巡航等绝大多数行驶场景下,电机都能持续保持高效运转,为新能源汽车带来更持久、更稳定的动力输出。(来源:智绘岚图)
来源:RIO电驱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 电动车千人会 ● | 扫码关注智能汽车 ● EVH1000智能汽车 ● |
欢迎加入新能源汽车产业交流群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社群”
即可获取入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