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3日,美国商务部突然祭出组合拳,宣布两项重大政策调整。一方面,正式废止拜登政府于年初颁布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AI Diffusion Rule);另一方面,推出三项力度空前的半导体技术出口管制措施,剑指中国技术发展,试图在关键科技领域进一步构筑“围堵高墙”。
此次出台的三项管制措施极具针对性与威慑力,包括:
“短命”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
第一级包括: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芬兰、德国、法国、法属圭亚那、爱尔兰、意大利、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韩国、瑞典、中国台湾和英国。这些国家和地区可以不受限制的采购美国的先进AI芯片。
第二级包括:新加坡、墨西哥、印度、马来西亚、以色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葡萄牙、土耳其等在内的140多个国家/地区。这些地区将面临他们可以采购的计算能力限制:2025 年至 2027 年期间每个国家/地区可获得的处理性能 (TPP) 总量不得超过 7.9 亿。大约相当于 50,000 个英伟达H100 GPU 的上限。
第三级包括:白俄罗斯、中国大陆(包括香港和澳门)、伊朗、俄罗斯、朝鲜、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叙利亚等约22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将几乎完全被禁止从美国进口先进的AI处理器。
据外媒最新消息,特朗普政府正谋划出台一系列新的芯片管制措施,旨在进一步收紧全球芯片供应链与中国的关联,此举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知情人士透露,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将成为此次管制的重点对象,美国计划对这些国家向中国转移芯片的行为实施严格限制,同时,美国商务部也将持续强化现有芯片出口管制政策的执行力度。
面对美方这一尚未正式落地的政策动向,东南亚相关国家迅速作出回应。泰国政府发言人表示,目前正密切关注并等待美国公布政策的具体细节,在未掌握确切信息前,暂无法评估该政策对泰国芯片产业及对外贸易的影响。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的代表则明确表态,已关注到美国的这一决定,并强调在全球科技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清晰、稳定且一致的政策环境,是保障科技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暗示希望美国在推行新政策时能充分考量对全球产业链的潜在冲击。
此次美国拟议中的管制措施,不仅可能重塑全球芯片贸易格局,也将对东南亚国家的半导体产业发展与对外经贸合作带来不确定性。在中美科技博弈持续升温的背景下,相关政策走向及后续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 END ·
扫码添加小助手回复“机器人”
进群和电子工程师们面对面交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