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播:倒计时1天!三菱电机、意法半导体、Wolfspeed、三安半导体、天科合达、元山电子、大族半导体、香港大学、士兰微、长飞先进、宏微科技、利普思、昕感科技、国扬电子、国基南方、芯长征、同光半导体、合盛新材料、瀚天天成、芯研科、国瓷功能材料、季华恒一等邀您参加上海“电动交通&数字能源SiC技术应用及供应链升级大会”,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参会。
兆瓦超充方案采用SiC技术
4月22日,华为数字能源正式发布兆瓦级全液冷超充解决方案,透露该方案搭载自主研发的SiC芯片,能量密度是传统硅基器件的3倍。
600KW充电桩采用SiC
其中,600千瓦超级充电桩应用行业领先的碳化硅液冷散热和群管群控核心技术,形成600千瓦超快融合的超级充电解决方案,实现72小时满功率持续输出满足大功率和快速充电需求,适用于高盐、高湿、高热、严寒等极端气候场景。
此外,600千瓦超高功率充电相比常规充电桩,响应速度提升95%,枪线重量降低50%,功率密度提升25%,充电效率高达96.34%,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中建科工宣布他们建设的武汉中央商务区光储充放检一体化超充站正式投入运营,其占地约2500平方米,共设有65个充电车位,单日服务能力可达千辆次,配备的600kW液冷超充桩应用了行业领先的碳化硅技术。
40kW SiC电源模块获奖
40kW电源模块采用全SiC设计
5月12日,据永联科技官微透露,他们携全场景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解决方案产品参加了欧洲慕尼黑展。
重点产品包括一款40kW@1500V隔离单向DC/DC充电模块,该产品采用全碳化硅设计与自研拓扑结构,大幅降低能耗,支持-40℃至+75℃宽温域稳定运行,具备51.4W/in³高功率密度,节省桩内空间,减少充电桩的占地面积,适配光伏发电、储能系统、MW级矿卡及轨道交通等超高压场景。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和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国际市场上,充电模块、充电桩、储能等产品已销往40余个国家和地区。
AI视频充电桩采用SiC
5月12日,宇视科技在官微透露,他们在西安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了AI视频充电桩系列新品,并采用了碳化硅技术。
据悉,新品涵盖7kW交流桩、120kW及以上直流一体机、兆瓦级超充堆,将在今年陆续上市,其中AI充电桩通过采用碳化硅技术,峰值效率高达97%,充电更高效节能;而AI视频分体充电堆已达兆瓦级超充功率,支持风冷/液冷终端灵活扩容,终端单枪最大电流可定制600A/800A/1000A,未来超充站建设将不再受功率限制。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AIoT产品、解决方案与全栈式能力提供商公司,以“ABCI”(AI人工智能、BigData大数据、Cloud云计算、IoT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引领者,在新能源领域,其充停一体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多省市成功落地。
兆瓦超充桩采用SiC技术
4月24日,安易行在官微透露,他们在上海车展发布了极焕系列兆瓦闪充产品。
该产品搭配碳化硅模块,峰值效率高达97%,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低电损高效节能。液冷超级终端单枪电流可达1000A,真正实现单枪1MW功率闪充,双枪同充功率更是高达1.2MW。充电五分钟,续航里程400公里,分钟级补能堪比加油体验。
安易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充换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集充换电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通过打造车-站-电-云”充换电生态链,满足新能源车在多样化场景下的补能需求。50KW电源模块采用SiC
5月9日,安世博在官微透露,他们于Power2Drive Europe 2025上正式发布了50kW风冷高效模块。
该产品采用全碳化硅设计以及全软开关技术,800伏电压满载效率达97.3%,峰值效率达97.6%,同时功率密度可达50W/inch³,使得它在尺寸等同于40kW模块的同时,具备更强大的输出功率。
SiC电源模块效率达97.5%
4月30日,蜂芒新能源在官微宣布,他们针对充电电压平台从50V-1000V向1500V+跨越,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功率充电模块。
该产品采用第三代半导体SiC MOSFET技术,在功率密度提升30%的同时,将转换效率推高至97.5%,体积较传统方案缩减40%,完美适配兆瓦级充电系统对小型化、高效能的严苛要求。
600kW超充桩采用SiC
2月20日,据中国储能网报道,永泰数能参与建设的山东泰安高铁站光储充换一体化示范站项目成功投运。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率先应用了永泰数能最新研发的600kW液冷超充终端,支持碳化硅模块,电能转换效率更高,年节省近20000度电;该超充终端最大输出功率达600kW,最快可实现“一秒一公里”的高效充电。
此外,随着泰安高铁站光储充换示范站的投运,永泰数能正式启动“全国性高铁枢纽超充网络建设计划”,继山东泰安站后,宁夏等西北核心高铁枢纽的光储超充项目也将相继交付投运。
本文发自【行家说三代半】,专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