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话题
揭秘DC-BIAS效应:电容“缩水”对电源噪声的影响
(戳标题,即可查看上期文章回顾)
Q
大家再复习下在PCB电源设计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用电芯片的PDN阻抗或者说是噪声呢?
感谢各位网友的精彩回答,以下是高速先生的观点:
1,从文章的这个DC-BIAS特性来说,这个是电容在真实使用下一定会出现的固有特性,大部分的电容都在直流电压增加的情况下容值会变小,尤其是X7R/X5R/Y5V这个级别的电容,它们的高介电常数材料对偏压更敏感,因此容量随电压变化得更显著,这个是本身它的原理;
2,那回到我们熟悉的PCB领域,再复习下PCB设计对用电芯片的PDN阻抗和噪声的影响,当然在第一点上电容的DC-BIAS特性肯定是一个影响因素了,那PCB设计上的因素包括:电容种类的合理分布、电源平面的大小和层数、过孔的大小和数量,扇出走线的设计等;
目前都是为了更好的降低回路电感,使得PDN阻抗变得更小,从而降低噪声;
(以下内容选自部分网友答题)
叠层结构,芯片电源的电容大小、数量以及布局位置、电源平面的大小等。
@ Jamie
评分:2分
叠层架构,电源层地层的排布
电容的选型数量布局
电源的回流路径
需要注意,同容值下不同厂家的电容的参数区别是有的。
@ 杆
评分:3分
1、芯片电源去耦电容的大小,数量,排布。2、电源线宽,平面大小。3、电源和地之间的回流路径。
@ 涌
评分:3分
影响因素:
1、叠层。地平面和电源平面应紧邻,且二者层间距要小。
2、层间介质。地平面和电源平面之间的介质材料也会影响平面电容。
3、电容的布置和安装。去耦电容的布置、电容迹线、过孔等尽可能减少ESL。
4、电容的类型、数量和容值。考虑高低频去耦(大小电容),考虑芯片电流总量和变化率,考虑ESL和ESR,考虑电容的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
@ Lipatti
评分:3分
具体的说就是电源平面的位置,去耦电容的位置,数量,芯片fanout via的孔径等等因素影响。实质就是整个电源网络的等效串联电感。
@ Joey
评分:2分
1.电容的容值,数量,位置和谐振频率
2.PCB的叠层结构,包括电源平面和回流路径设计
3.过孔数量等
@ Ku
评分:3分
1电源路径的布线长度、宽度和过孔数量。
2去耦电容的选择、放置位置和数量。
3电源层和地层的分布与完整性.
4板材特性和相邻信号线的串扰。
@ 孙伟
评分:2分
滤波电容的容值,扇出方式,谐振频率,封装,放置的位置等都会影响其滤波效果,同时PCB上的电源和地平面的耦合,电容的扇出走线长度,宽度,过孔的大小都会有影响。
@ Alan
评分:3分
除了去耦电容的大小、容值和位置之外,电源平面面积、厚度、层数,还有跟地平面之间的耦合程度都有影响
@ #%¥&×-@?
评分:3分
影响PDN阻抗因素应该有如下几点:
1,层叠结构。电源一般讲大平面,此时电源平面和地平面的距离是直接影响平面电容的,从而导致阻抗差异。
2,去耦电容选择和布局。去耦电容类型和数量选择关乎电源噪声优化质量。空间布局产生的esr和esl,也影响用电芯片的噪声去耦。
3,电流回流设计,这个从两方面讲:一个是平面完整性,电源跨分割同样会导致阻抗变化,另一个就是上面电容布局,也会影响回路面积。
4,材料影响。材料dk和df同样影响pdn阻抗
5,温度。温度影响esr,也会导致pdn变化。
@ Trunktren
评分:3分
电源平面的完整性、去耦电容的配置(包括电容数量、容值搭配、位置等)、电源走线的宽度和长度、过孔数量、电源和地的回流路径等。
@ 杰文
评分:3分
影响pdn性能的因素有:
1.pcb电源平面的宽度,影响谐振频率,IRdrop的性能
2.电容的位置,容值,谐振频率影响pdn的纹波,目标阻抗
@ 欧阳
评分:2分
在公众号首页输入关键词:2025积分
来看看你有多少积分了~
扫码关注
微信号|高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