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国际Mini/Micro-LED产业生态大会
指导单位:合肥市新型显示产业协会
江苏省新型显示产业联盟
中国Micro-LED战略联盟
大会时间:2025年6月12-13日
大会地址:苏州.合景万怡酒店
商务咨询: Gary:13423929770
Smith:13430891796
日前,国际信息显示学会显示周(SID Display Week)在美国落幕,OLED、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今年被重点展出。作为显示业界最具技术含金量的展会之一,面板厂在SID上的展出指明了各家重点着力方向。
本次展会上,京东方以ADS Pro、f-OLED、α-MLED三大技术品牌赋能全球首发多款重磅产品,同时展示了全球首款搭载TADF+Tandem+COE技术的OLED智能终端显示解决方案;TCL华星通过印刷OLED技术家族突破工艺限制,推出全球首款氧化物印刷OLED笔电屏和类自然光谱护眼平板,以APEX臻图技术适配多元场景,定义高端显示标准。 TCL华星首席执行官赵军表示,“OLED中尺寸快速成长将是未来五年最重要的产业机遇”。
维信诺则凭借全能王ViP技术突破FMM工艺瓶颈,实现1700ppi像素密度与6倍器件寿命提升,推出覆盖手表至笔电的ViP AMOLED“全家桶”;天马创新融合光感与隐藏显示技术,全球首发三合一光感屏HOI(多指识别+环境自适应)及12.3英寸光木隐视屏,以Micro-LED与柔性OLED硬核技术拓展车载与消费电子交互边界。
✦
•
✦
✦
✦
从手机市场打到IT中尺寸市场
当前,业界采用较多的OLED技术是真空蒸镀(FMM)OLED技术,这也是韩系面板厂广泛采用的技术,多家国内面板厂商则试图用自研技术弯道超车。从国内面板厂近期表态看,各家厂商还在发力抢夺OLED市场。维信诺在第一季度财报中表示,2025年OLED显示应用渗透率和智能终端屏幕国产化率将快速提升,行业产能加速释放。京东方高管近期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2024年京东方完成近1.4亿片柔性OLED产品出货,2025年京东方将OLED出货目标提升至1.7亿片。
集邦咨询预计,由于各大手机品牌逐渐提升AMOLED手机面板的使用比例,2025年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将超8.7亿片,2028年AMOLED面板在手机市场的渗透率将达68%。业内最新判断是,随着OLED在智能手机上的渗透率提升至相对高位,接下来OLED更快的增长机会将转移至中尺寸产品。
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CEO赵军告诉记者,OLED在手机上的渗透率将从此前的快速提升转变为稳步提升。接下来OLED在中尺寸领域的渗透率提升,则可能是未来5年唯一一个产业级趋势,中尺寸产品含笔记本、平板等IT产品和车载显示屏等。公司OLED技术路线两条腿走路,除了用t4产线的第6代线蒸镀OLED技术继续发力,针对主流中尺寸产品也以印刷OLED技术为核心布局。中尺寸将是印刷OLED技术商业化的第一步,第5.5代印刷OLED产线已在进行IT产品开发。
赵军介绍,目前在同等产品形态、同等技术规格的情况下,预估印刷OLED相较蒸镀OLED有20%乃至更高的成本优势。但印刷OLED目前也并非完美无缺,其功耗表现与蒸镀技术有一定差距,公司计划通过器件和材料体系优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使其功耗达到与蒸镀技术同样的水平。据悉,TCL华星的印刷OLED技术去年底已开始小规模量产,该技术能将发光技术印刷到玻璃基底上,规避FMM OLED技术难以迁移至高世代线、高成本等问题。
其他面板厂商也在着眼中尺寸IT产品了。京东方正在建设的第8.6代 AMOLED产线B16,也主要聚焦平板等IT产品。维信诺的ViP技术也是一种新的无FMM的技术,可规避传统工艺材料利用率低、加工精度不足等问题。维信诺子公司合肥国显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第8.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部署了ViP技术,该产线去年9月开工。
仍有产能整合的可能性
今年第一季度,多家国内面板厂业绩有所改善。京东方营收同比增长10.27%,净利润同比增长64.06%;TCL科技营收同比增长0.42%,净利润同比增长321.96%;维信诺营收同比增长1%,亏损同比缩小。业绩增长背后,既有国补政策等推动,也有第一季度关税政策变化的扰动。有厂商近日表示,第一季度品牌厂商面对北美税收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而储备库存,需求支撑了价格,但随着品牌厂商库存水平攀升,品牌厂商采购态度逐渐转向保守。
业内近期已预判接下来面板需求将有一定程度的下调。相比各家厂商还在争座次的OLED市场,LCD市场已偏成熟,产能较充足,部分产品需求受到影响。今年五一期间,业内一些TV相关产线放假。近日在TCL科技业绩说明会上,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短期来看,公司会秉持按需生产策略应对需求的季节性波动。京东方近日也表示,公司会坚定执行按需生产,对行业强化倡导和共识。
市场研究机构表示,由于今年一季度品牌商库存水位居高,后期备货策略转为保守,叠加国补政策效应逐渐减弱,面板需求开始转弱。5月起需求下滑,面板价格短期承压,厂商加强控产以稳价,5月32英寸、43英寸、85英寸等多种尺寸LCD TV面板价格预计平稳。
“第一季度需求波动是阶段性的。接下来需求确实有下行迹象,但我不认为市场价格会大起大落。”赵军告诉记者。需求下行情况下,主要厂商达成按需生产共识,使价格相对平稳,背后是LCD市场集中度已经较高。此前业内预计,今年4月韩系厂商LGD将广州LCD工厂交割给TCL华星后,国内厂商握有5代线以上LCD产能的比例攀升至70%以上。
赵军告诉记者,目前LCD行业集中度已较高,未来业内LCD产能还有继续整合的可能性,可能性有多大还需“边走边看”,相信LGD工厂不会是业内最后一个整合案例。产业整合有助于减少需求带来的波动,LCD长期需求也稳定,市场基本面未来几年预计持续好转。
近期业内有京东方考虑收购彩虹LCD8.6代线30%股权的传闻。近日在回应是否有此意愿时,京东方表示,公司不排斥通过整合的方式来扩大规模和提升竞争优势。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夏普旗下的LCD工厂也存在被其他厂商整合的可能。
当前,国产面板企业正以技术革新引领全球显示产业变革,各大面板厂商的产品与技术亮相彰显了中国OLED产业链的高速发展实力。从材料工艺到场景应用,从超高分辨率到超低功耗,中国企业以尖端研发与量产能力持续刷新行业标杆,推动显示技术向绿色化、智能化、全场景。
来源:第一财经等整理
往期回顾
Review of previous periods
“大折叠”机型?供应链称首款折叠屏iPhone关键部件已送样
印刷/ViP“全家桶”同台亮相竞技,国产OLED多元化技术路线齐头并进
京东方继续供屏,华为折叠PC或将引爆笔电市场
聚焦终端应用 | 第三届中国国际Mini/Micro LED产业生态大会将在苏州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