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星标我/
比大部分人早一步看见未来
5月17日,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的成立,我认为,这是中国联通在数字化转型赛道上又一次重要的布局和探索,延续了中国联通近年来“垂直深耕+生态共建”的战略脉络。
这家注册资本1亿元的新公司,由杭州市数据集团(持股79.5%)与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持股20.5%)共同控股,经营范围横跨大数据服务、云计算设备销售、网络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等领域,并持有第一类、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及互联网信息服务资质。
当前,国内数字化进程已从“基础设施建设”迈向“场景化价值释放”阶段。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7万亿元,但行业渗透率不均、数据要素流通不畅等问题仍制约着深化发展。与此同时,传统运营商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个人及家庭业务增长见顶,亟需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另一方面,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日益碎片化、定制化,单纯依靠标准化通信服务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而这也正是近年来三大运营商频频成立新公司的深层动因——通过资本纽带与地方龙头深度绑定,将运营商的技术底座能力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完成从“卖管道”到“造生态”的转型。
- 01 -
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的股权结构颇具深意:杭州市数据集团作为地方政府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核心载体,掌握着政务数据运营权及产业政策话语权;联通数据智能则背靠中国联通的5G+云网+数据资源,拥有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布局和可信数据服务能力。二者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三维协同”优势——
第一,政企资源双向赋能。杭州市数据集团依托市金投集团的金融背景,具备统筹政府引导基金、对接产业资本的能力。而联通数据智能在智慧城市、数字政务等领域积累了不少标杆案例,双方可通过“数据要素×资本运作”的组合拳,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也可以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进程。
第二,技术与场景闭环。新公司经营范围明确提及“数据要素流通”“行业大模型开发”,这与杭州市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战略高度契合。借助杭州在电商、直播、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丰富业态,联通可将自研的大模型应用于智能客服、广告投放优化等场景,并通过实际业务数据反哺模型迭代。这种“场景驱动研发”的模式,将有效破解通用大模型在垂直领域落地难的问题。
第三,区域协同与国家战略共振。杭州市数据集团提出的“经营+投资”双轮驱动模式,暗合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中关于“培育数据要素×先进制造”等12个重点领域的部署。新公司的设立,实质上是将杭州的数字经济先发优势转化为制度创新优势。例如,在跨境数据流通领域,可探索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数据海关试点,为中国联通参与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积累经验。
- 02 -
纵观近期运营商动态,三大运营商都纷纷面向数字化市场联合区域龙头或地方国资成立新公司,这背后均指向同一战略方向:突破传统通信业务天花板,抢占新兴技术制高点。
而这一次中国联通此番联手杭州市数据集团,目标是一样的,但相较于兄弟公司的探索,有几个亮点可以拿出来谈谈——
其一,聚焦“小切口、深突破”
不同于移动、电信动辄百亿级的产业基金,新公司1亿元的注册资本更显“精准发力”。杭州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顶尖科研机构,人才资源非常丰富,应用场景也是国内之最,联通可借助本地化团队快速构建能够真正作用于垂直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可复制的行业解决方案。
其二,构建“数据要素×AI”双轮驱动
新公司经营范围特别强调“高质量语料库建设”与“行业大模型服务”,这与联通数据智能“打造更懂行业的元景大模型”定位形成呼应。通过整合杭州市公共数据资源(如政务审批数据、交通流量数据)与企业数据(如供应链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可构建起覆盖长三角的垂直领域知识图谱,为金融风控、城市治理等领域提供差异化服务。
其三,探索“央地合作”新模式
杭州市数据集团由市属国企主导,新公司股权结构体现“国资主导+运营商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特征。这种模式既能规避数据安全风险,又能发挥运营商的市场化运营能力。参考中国电信天翼云引入地方国资的经验,未来不排除通过员工持股、战投引入等方式进一步激活组织活力。
- 03 -
我认为,中国联通此次布局,为运营商转型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当传统通信业务增长乏力时,与其在消费互联网红海中厮杀,不如深耕产业互联网蓝海,通过“资本联姻+技术赋能”重构产业价值链。相较于华为等ICT厂商的“技术驱动”模式,以及阿里云等互联网企业的“平台生态”模式,运营商凭借“国家队”身份和网络基础设施优势,更适合扮演“产业路由器”角色——向下整合算力资源,向上赋能行业应用,横向打通数据孤岛。
当然,这种模式也面临多重考验:如何平衡数据要素的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怎样建立可持续的分润机制?能否突破区域化服务的局限性?但正如杭州市数据集团“重塑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愿景所示,当政策红利、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形成共振时,运营商完全有可能开辟出区别于传统业务的新天地。
这场始于杭州的试验,或许将重新定义未来十年产业互联网的竞争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