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咱们几百号人的科技公司,虽然公司规模不算特别大,但流程的复杂程度绝对不输大厂。工作这些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在大厂搞硬件,技术决定你的下限,沟通能力才决定你的上限!
从产品立项到量产出货的全流程中,硬件工程师需要打交道的岗位之多,可能会让新人措手不及。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关键协作节点:
011
产品定义阶段
产品经理(PM)
他是我们的第一个对接对象。他们带来的"支持5G"、"智能语音"等市场需求,需要我们转化为具体的技术参数。这里最大的坑就是需求理解偏差——你理解的"5G支持"和PM想的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建议在需求确认阶段就做好技术可行性评估,并尽可能用各种方式来对齐认知。
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
他是进度把控的关键。每周的项目例会上,硬件组需要汇报项目进度,我们要提前识别技术风险点并准备好应对方案。
021
产品开发阶段
认证工程师(Certification Engineer)
他会提前介入设计,他们的EMC整改建议往往能避免后期大改。他们主导CE、FCC等强制性认证,他们会提前介入硬件设计,避免后期因EMC问题返工。其助理认证工程师(Assistant CE)负责整理测试数据和文档。
器件工程师(Component Engineer)
维护着企业的优选器件库,当硬件工程师选择冷门元件时,他们会提出替代建议。
031
样品阶段
样品阶段需要质检、发料、调试,保证样机顺利出货交给客户。
测试工程师(Test Engineer)
开发硬件验证方案,有些测试治具需要跟咱们硬件工程师协同制作。
助理测试工程师(Assistant Testing Engineer)
助理测试工程师负责执行测试方案并记录数据,协助搭建测试环境;与硬件工程师协同验证设计可靠性,反馈测试结果以优化硬件设计,是产品质量的"第一道防线"。
IQC(来料检验)
团队如同守门员,他们反馈的物料异常需要硬件工程师协助判定是否影响功能。
仓库管理员(Warehouse Keeper)
虽然不直接参与技术工作,但样品机出入库的及时性直接影响调试进度。
工艺工程师(Process Engineer)
会根据整个产品的组装,提出意见,看产品组装是否方便,哪里需要打胶,哪里需要扎线,线长了还是短了,方便产线装配。
041
量产阶段
维修工程师(Repair Engineer)
在量产阶段提供故障分析支持,他们拆解的故障主板是硬件工程师改进设计的宝贵样本。
搭建从研发到生产的质量桥梁,当产品出现问题,就会找到硬件工程师负责技术根因分析。
供应商质量工程师(SQE)
则在外围把关,当硬件工程师提出"这颗国产芯片能否替代进口"时,或者其它物料更换时,SQE需要组织可靠性验证,并对厂家资质进行审核。
051
小结
随着产品复杂度提升,大厂硬件工程师除了专业知识,必须掌握一些沟通技能:
需求转化能力:把模糊的市场语言翻译成明确的技术指标
技术表达能力:用生产线工人能听懂的话解释设计意图
会议控场能力:在跨部门会议中守住技术底线,不被带偏节奏
说到底,在大厂做硬件工程师,技术是入场券,沟通才是晋升卡,特别是想要升职当领导,没有点沟通技能,还真不太好混。毕竟,再好的设计,如果说不清楚、推不动,最后也只能躺在电脑里吃灰。
声明:
推荐阅读▼
电路设计-电路分析
EMC相关文章
电子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