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融街老李
今天,#宁德时代正式登陆港交所,这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股集资活动,不出意外,宁德时代也很可能会成为今年港交所最大规模上市企业。
当前,宁德时代和港交所都遇到了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也都需要一些新动作实现下一阶段的破局。这场看似平淡的IPO背后,是宁德时代和港交所的双赢。
宁德时代的A股困局
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是飞速的,5月12日,宁德时代披露发行阶段董事会公告并刊登注册招股书,宣布正式启动国际配售簿记, 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从认购投资者来看,宁德时代依然是热门的,不仅包含了高瓴资本、瑞银资管等国内外财务巨头,也包含了中石化等一批产业资本。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会问,宁德时代为什么要到香港上市,在老李看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目前宁德时代在A股已经遇到了天花板,过去这些年宁德时代一直在A股的最上层,虽然取得了不错的资本收益,助力了宁德时代的发展,但宁德时代要走得更远就需要更多的资金,A股资本的多元化和流动性无法满足宁德时代这个体量的企业的需求,就像药明康德在A股+H股双平台的融资一样,宁德时代也需要一个双循环的融资体系。
第二是为海外布局做准备,按照宁德时代的规划此次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为公司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宁德时代的海外营收占比已经超过了30%,但其欧洲和北美的项目仍需要较多的资金,通过香港IPO引入主权基金、国际长线资本,可降低地缘政治对海外扩张的干扰。
第三是响应国家金融战略部署,过去这几年,香港IPO的募资总额在下降,在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政策基调下,从今年开始,香港又开始恢复了以往的活力,宁德时代在这个时候赴港上市对港交所是极大的支持,这为其他新能源汽车概念股登陆港交所提供了信心。
很多朋友会问,为何宁德时代会选择这个时间登陆港交所,其实除了政策的因素外,国际市场的变化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过去几年,海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缓慢,虽然海外政策造成了诸多困扰,但是中国企业并没有丧失布局的窗口期。去年以来,全球的汽车巨头和电池巨头都在抢先布局欧美等海外市场,参照中国起量的时间逻辑,大家认为,欧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已经不远了,所以在此之前必须抢先实现欧美的产能布局。
国内一些资本认为,在未来的两到三年,欧美市场的动力电池的市占率将会持续提高,宁德时代目前已经在德国、匈牙利等国家规划了产能,用于欧洲整车企业的供应,在欧洲市场爆发前,宁德时代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海外产能的布局。
港交所成为香饽饽?
除了宁德时代,赛力斯、均胜电子、三花智控也启动了香港上市,实际上不仅是汽车行业,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增速明显,大家熟悉的巨头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安井食品也都在向港交所递表。要知道,从2022年到2024年,三年的时间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数量仅仅只有8家,今年A股赴港上市的公司数量将迎来历史新高。
提到港股,大家的了解其实不多,过去我们都说,美股是世界上最强的融资平台,但从募资额的角度看,过去十年,香港的IPO累计募资额才是世界第一名,2014年—2024年,港交所IPO累计募资3030亿美元,居全球首位,超越纳斯达克和纽交所。
特别是2009年到2021年,港交所连续七年高居全球IPO募资额榜首,但在2022年—2023年间,港股IPO遇冷,募资额排名跌出全球前五;2024年,随着美的集团等大型新股上市,港股IPO转暖,募资额重回全球第四,今年,港交所很有可能再次回归榜首。
在港交所急需破局的情况下,宁德时代这个巨头无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同样,港交所也以优越的市场表现回报了投资者,就像过去几年的新能源赛道高速增长一样,现在的港交所已经吃到了二次红利。2025年以来,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持续增长,其中,科技股表现亮眼,领跑汽车累计涨幅超过90%,小米集团累计涨幅超过50%,阿里巴巴累计涨幅超过40%,吉利汽车的涨幅也接近30%。
相比之下,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平稳,国内的科技股和汽车股表现非常一般,在老李看来,不是A股的汽车股表现不好,而是A股当前的流动性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汽车股。
同样是新能源汽车概念,港交所的资金正在向优质资产聚集,新能源板块、新能源汽车板块涨速远超过大盘,背后逻辑在于,香港市场更认可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这与宁德时代的特质高度契合。
此外,港交所计划在2025年推出的"特专科技公司上市规则",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或将打开宁德时代分拆储能、回收业务独立融资的想象空间。同时,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较为多元化,包括大量的国际投资者,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和更高的市场关注度,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资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赴港上市可以为内地企业打开国际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获得外币资金,满足其海外业务拓展、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需求。
所以老李建议,在未来的一两年,大家可以更多的关注一下港交所,兴许会有比A股更多的收获。
宁德时代的棋局
透过宁德时代香港上市,大家或许能够看出,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产业与资本的布局,实际上,全球之间的竞争不仅是技术的竞争、产业深度的竞争,更是资本全球化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存在于行业,也存在于企业。
目前,从技术和供应链的角度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在了世界最前沿,但面向国际化的征途中,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经验其实很少,过去这些年,我国的通信产业、白色家电产业乃至手机产业都实现了较好的国际化,但是,这些经验很难复制到新能源汽车这个特殊的产业,原因也很简单,新能源汽车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是必争之地。
老李认为在国际化过程中,有三盘棋非常重要,第一盘棋是要进得去,第二盘棋是站得稳,第三盘棋是能起跳,前两盘棋用钱能解决,最后一盘棋唯有靠时间解决。
第一盘棋是进得去,这次港股上市募资90%投向匈牙利项目,本质上是产能布局的方式实现本地化生产,进而换取欧盟市场准入资格,将贸易壁垒转化为属地化竞争优势,这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开始从被动调整变成了主动布局。
第二盘棋是站得稳,汽车企业或者动力电池企业的投产建厂成本动辄都在百亿以上,这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强大的资金和外汇的能力,截至去年六月,宁德时代的外币仅有38.58亿欧元+67.35亿美元,这些显然是难以支撑海外发展的。其实,相比其他企业,宁德时代的储备已经是一流水平,但这背后反映的,是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门槛,打通香港资本市场就是众多布局中的一环,帮助企业用外汇站稳脚跟。
第三盘棋最难,正如海尔周云杰给李斌的答案,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在海外跳得高并不容易,中国企业要在国际化与商业化之间寻求平衡,既满足属地化的多元要求,又要实现良好的利润规模;要在属地企业和属地用户之间满足各方所需,既兼顾当地企业的利益,也要保障当地用户的权益,相比前两盘,这其实是最难下的一盘棋,唯有靠时间的本地化耕耘,方能取得长期收获。
作为全球备受关注的重点企业,宁德时代香港上市背后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布局,是一条通过打通离岸融资渠道、绑定国际产业资本、构建合规出海通道、实现属地化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