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利原为意大利汽车零部件巨头马涅利(Magneti Marelli)与日本卡铂(Calsonic Kansei)合并而来,由私募基金KKR控股。虽然2022年已完成一轮大规模重组,KKR曾放弃超过4,000亿日元债务,但根据近期报道,马瑞利目前仍面临高达6,500亿日元(约合42亿美元)的债务压力。
据悉,公司目前正与主要债权人及潜在困境投资者协商,希望弥补约1,000亿日元的营运资金缺口。然而,谈判进展缓慢,为避免重组失败导致运营中断,公司已开始评估启动Chapter 11程序作为“兜底”方案。
Chapter 11是美国破产法的一种形式,允许企业在破产保护下维持正常运营,期间可与债权人协商重组方案。对于像马瑞利这样的全球化企业而言,这一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并非“破产倒闭”,而更像是一种结构性自救。
换句话说,Chapter 11是一道防线,让企业在无法按期偿还债务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运营、保留客户关系与技术团队,为后续重组争取时间。
据《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报道,印度汽车零部件供应商Motherson Group正在积极考虑收购马瑞利,已开始与债权人接洽并展开尽调。虽然当前尚无正式协议,但若能成功达成,将为马瑞利注入急需的资本与信心,或能避免进入破产保护程序。
据分析人士指出,马瑞利仍拥有优质客户资源与技术资产,尤其在照明系统、电动化与热管理等领域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对潜在买家具一定吸引力。
马瑞利方面表示,不对“市场传言”发表评论,目前正持续与各方就融资与业务计划进行沟通,并强调公司业务正常运行。尽管前路充满不确定性,但当前并无大规模停产、裁员或交付中断的迹象。
目前来看,马瑞利尚未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而是将其作为“谈判破裂”的备用选项。接下来几周内,其能否成功推动新一轮重组融资,或达成并购协议,将成为决定命运的关键节点。
在全球零部件行业竞争加剧与财务成本升高的大背景下,马瑞利的走向既是一面警示,也是一种示范:在困境中,如何通过制度性工具谋求喘息,并争取重生。(网络)
车载显示&照明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