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麦姆斯咨询报道,2025年6月27日至6月29日,西南大学教授张远将参加《第71期“见微知著”培训课程:光电传感技术及健康监测应用》并进行授课,具体信息如下:
授课主题: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PPG)的人体健康监测
授课老师简介:
张远,博士,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医学数据分析和智能感知计算,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睡眠健康”和“生理指标检测”。2026 IEEE Fellow提名候选人,入选2024年科技部“中国-新西兰科学家交流计划”,IEEE EMBS Wearable Biomedical Sensors and Systems Technical Committee委员,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IEEE Review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IEEE Ope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Internet of Things等期刊编辑;中国工程院咨询专家,IEEE/ACM/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智慧医疗专委会常委,香山科学会议“面向睡眠健康的智能感知与计算”发起人和执行主席,6次参加和主持香山科学会议,2022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主动睡眠健康分会场主席(首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SFC项目等函评、会评专家,多个国家级科技项目指南编制专家;主持NSFC、科技部项目等15项。
授课背景及内容:
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简称PPG)是一种基于光学检测血流变化的非侵入式生理信号检测技术,其信号包含周期性脉搏波(AC成分)与背景组织信息(DC成分),可从中提取多种健康相关生理指标,广泛应用于心率、血氧饱和度(SpO₂)、呼吸频率、血压估计等生命体征监测,尤其在可穿戴设备和移动健康(mHealth)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PPG传感器的核心组件是光源和光电探测器。其中,光源可采用LED或激光器,波长可选择红光、绿光或近红外光;光电探测器可采用光电二极管(PD)或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根据光源与光电探测器的相对位置,PPG传感器可分为两种类型:反射式和透射式。反射式PPG原理:光源照射组织,光电探测器接收组织表面的反射光,通过分析反射光的变化来分析血液流动,通常应用于手腕、前臂等组织;透射式PPG原理:光源从一侧穿透组织,到达另一侧被光电探测器接收,通过分析透射光的变化来分析血液流动,通常应用于指尖、耳垂等组织。本课程从PPG传感技术基础知识出发,重点讲解基于PPG的人体健康监测技术,涉及心率/脉搏率、血氧饱和度、血压、血糖、睡眠。
各种人体器官采用的PPG传感设备示例
课程提纲:
1. 光电容积脉搏波(PPG)技术概述;
2. 基于PPG的心率/脉搏率监测;
3. 基于PPG的血氧饱和度监测;
4. 基于PPG的血压监测;
5. 基于PPG的血糖监测;
6. 基于PPG的睡眠监测。
培训详情:
https://www.memstraining.com/training-71.html
《基于拉曼光谱的血糖监测专利态势分析-2024版》
《苹果在无创血糖监测领域的发明专利与产业布局分析》
《苹果在血压监测领域的发明专利与产业布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