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AI市场是一个复杂而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由成熟的技术巨头、关键的基础设施供应商和新兴的创新初创企业组成。了解主要参与者及其战略定位对于驾驭这一格局至关重要。
行业巨头:主要科技公司的战略
几家大型科技公司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利用其庞大的资源、现有的客户基础和研究能力来塑造AI领域。他们的策略通常包括开发专有模型、提供云平台、将AI集成到现有产品中,有时还会为开源社区做出贡献。
微软
通过大量投资与OpenAI紧密相连,微软积极将OpenAI的模型(GPT-4o、DALL-E 3)整合到微软365、Windows和其它服务的Copilot产品组合中。它的AzureAI平台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全面的工具和对各种模型(包括OpenAI的模型)的访问。同时,微软开发了自己的高效Phi系列模型,包括推理和多模态变体,为SLM趋势和开放权重社区做出了贡献。微软的战略取决于利用其在企业的主导地位和合作伙伴关系,将AI深深嵌入用户的工作流程中。
谷歌(Alphabet)
谷歌通过DeepMind在AI研究方面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其旗舰产品是Gemini系列(Ultra、Pro、Flash、Nano),这些产品本身是多模式的,并集成到谷歌Search、Workspace和Android等核心产品中。谷歌Cloud AI (Vertex AI)为AI开发和部署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虽然谷歌对开放研究(例如,Transformer架构)和框架(TensorFlow)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其最先进的模型(如Gemini)仍然是专有的。它的战略利用了其庞大的数据资源、强大的研究能力和广泛的消费者。
Meta
凭借其Llama系列(Llama 2、Llama 3、3.1、3.2),已经成为LLM领域开源方法的主要倡导者。通过公开发布强大的模型,Meta旨在使访问民主化,加速社区创新,挑战封闭模型的主导地位。该公司还将Meta AI助手等AI功能整合到其庞大的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中。Meta在训练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开发了广泛使用的PyTorch框架。
亚马逊
主要通过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发挥影响力,这是领先的云基础设施供应商,在全球范围内托管着大量的AI开发和部署。AWS提供管理AI服务,如SageMaker(用于构建、训练和部署模型)和Bedrock(提供对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各种基础模型的访问)。亚马逊还在投资定制AI芯片(用于训练的Trainium,用于推理的Inferentia),以优化性能并降低在AWS上运行AI工作负载的客户的成本。此外,它还将AI集成到其电子商务业务和消费设备中(例如Alexa+订阅)。
OpenAI
AI研究和部署的领先力量,以突破GPT-4、GPT-4o、o1(推理)、DALL-E(图像生成)和Sora(视频生成)等模型的界限而闻名。它的策略主要是专有的,通过其流行的ChatGPT接口和广泛的API提供访问。它与微软的密切合作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资金和基础设施支持。尽管面临激烈的竞争,OpenAI仍然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并将继续为未来的发展寻求大量资金。
Anthropic
由前OpenAI成员共同创立,Anthropic强调AI的安全和伦理,同时开发像Claude系列这样的高性能模型。它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专有的,专注于受控的开发和校准技术。它已经获得了谷歌和亚马逊的大力支持,并正在为克劳德提供“计算机使用”功能的AI等领域进行创新。
IBM
利用其在企业计算领域的悠久历史,通过IBM沃森平台提供AI解决方案。重点领域包括业务流程自动化(Watson Orchestrate)和开发人员生产力(Watson Code Assistant)。
苹果
传统上更注重用户体验和隐私,苹果在其生态系统(iOS, macOS)中集成了AI功能,通常优先使用其定制芯片(神经引擎)在设备上进行处理。虽然历史上很少公开其大规模模型开发,但它正越来越多地融入先进的AI功能。
中国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
这些公司是主要的力量,尤其是在庞大的中国市场,而且越来越全球化。百度以其Ernie家族的LLM以及在Apollo Go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导地位而闻名。阿里巴巴和腾讯也在大力投资AI,将其整合到其广泛的云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游戏应用程序中。
硬件和云:使能基础设施
AI模型的进步严重依赖于底层硬件和云基础设施,使其能够大规模训练和部署。
英伟达
仍然是AI硬件领域的主导力量,提供高性能GPU——比如H100和更新的Blackwell架构——它们是训练和运行大多数大型AI模型的主力。除了硬件,NVIDIA还提供全面的软件生态系统,包括CUDA(其并行计算平台),以及越来越多的预构建软件容器和微服务,如NVIDIA NIM (NVIDIA推理微服务),旨在简化和加速流行AI模型的部署。NVIDIA还提供针对特定行业的专用平台,例如针对医疗保健的Clara和针对汽车的Drive AGX。该公司在高端AI训练芯片领域近乎垄断,这使其成为一家具有重大地缘政治利益的公司,尤其是在供应链依赖和出口管制方面。
AMD
是英伟达在AI加速器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提供其Instinct系列GPU(包括MI300系列和即将推出的MI350)作为训练和推理的替代方案。AMD正在稳步获得市场份额,并在AI所需的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关键的竞争。
云供应商(AWS、Azure、谷歌Cloud)
这些超大规模供应商为大部分AI生态系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柱。他们提供对大量计算资源(包括NVIDIA和AMD GPU,以及他们自己的定制芯片)、存储、网络和一套托管AI服务(如Amazon SageMaker、Microsoft Azure AI Studio和谷歌Vertex AI)的可扩展访问,这些服务简化了构建、训练和部署AI模型的过程。他们越来越多地开发自己的定制AI芯片,例如AWS的Trainium和Inferentia芯片,谷歌的TPU和微软的Maia加速器,旨在优化性能并降低在其特定平台上运行的AI工作负载的成本。
定制芯片和专业硬件创新者
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开发专门为AI计算量身定制的新型硬件架构,挑战传统的以GPU为中心的方法。Cerebras Systems为大规模AI训练提供了独特的WSE。SambaNova Systems和Groq专注于推理加速。Etched等初创公司正在设计专门针对transformer推理进行优化的芯片(asic),旨在提高特定工作负载的效率。Arm的高能效CPU设计主导着移动市场,对于功耗是关键问题的数据中心和边缘AI部署也至关重要。英特尔仍然是与加速器一起使用的CPU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并正在开发自己的AI芯片系列(Gaudi)。此外,像Xscape Photonics这样的公司正在探索使用光子代替电子进行数据处理,有望在速度和效率上取得突破。这种硬件的多样化为通用GPU之外的特定AI任务提供了更优化的解决方案的潜力。
创新者和颠覆者:充满活力的创业场景
除了老牌巨头之外,2025年AI领域的特点是一个充满活力、资金充足的创业生态系统,推动各个领域的创新。这些初创公司通常专注于特定市场,开发新技术,或以不同的商业模式挑战现有企业。
AI初创公司的主要类别包括:
基础模型开发者
与巨头竞争或互补的初创公司,如Cohere(通常专注于企业)、Mistral AI(欧洲领导者,强大的开源业务)、Elon Musk的xAI(开发Grok)、DeepSeek(中国竞争对手)、Sakana AI(日本,专注于新颖架构)、Reka AI和Thinking Machine Labs(由OpenAI前CTO Mira Murati创立),都在开发自己的大型语言或多模态模型。
AI基础设施、平台和工具
这是一个特别活跃的领域。Hugging Face为开源社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中心,托管模型、数据集和工具。Databricks为数据工程、分析和AI提供了统一的平台。LangChain为构建LLM应用程序提供了必要的工具。Scale AI在训练模型所需的数据标注和注释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它专注于向量数据库(Pinecone, Weaviate),合成数据生成(Gretel),专业AI云供应商(Lambda, Together AI, Crusoe)或部署平台(Baseten, Fireworks AI)。
企业和垂直AI应用
许多初创公司专注于应用AI来解决特定的业务问题或迎合特定的行业。Glean提供AI驱动的企业搜索;Harvey为法律部门开发AI工具;Writer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AI写作辅助;Adept和Sierra正在为客户服务开发AI代理。其它公司则瞄准医疗保健(Tempus AI、Abridge)、金融、制造业或国防(Vannevar Labs)。Palantir更成熟,它提供的数据平台被政府和大型企业大量使用。
面向消费者和创意工具
这一领域呈现爆炸性增长。Perplexity AI提供AI原生搜索引擎体验;ElevenLabs在现实语音克隆和生成方面处于领先地位;Midjourney, Pika, Runway和Synthesia是AI图像和视频生成/编辑的流行工具;Cursor (Anysphere)是一个快速发展的AI优先代码编辑器;Speak提供AI语言辅导;Suno根据提示生成音乐。
机器人和物理AI
像Figure AI这样的初创公司正在开发用于劳动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吸引了大量投资。像Skild AI这样的则专注于控制机器人系统的AI系统。
这种充满活力的创业场景为市场注入了活力,通常会开拓新的应用程序,并推动老牌企业更快地创新。越来越多的AI初创公司IPO,如Astera Labs(连接)、Rubrik(数据管理)、Klaviyo(营销AI)和TempusAI(医疗保健),以及Databricks和Anthropic等备受期待的候选者,标志着一个成熟的市场,AI驱动的价值正在得到公众投资者的认可。
2025年的AI市场最好不要被理解为一个由少数巨头主导的单一实体,而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基础模型开发人员严重依赖NVIDIA等硬件供应商以及AWS和Azure等云平台,以获得训练和部署所需的大量资源。反过来,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从初创公司到成熟的SaaS公司——利用这些基础模型(通过API或开源版本访问),并利用开发工具和框架(如Hugging Face和LangChain)来构建他们特定的产品和服务。云供应商从这一活动中受益匪浅,既可以托管高要求的训练工作负载,又可以托管无数AI应用程序的可扩展部署,为他们的平台创造了强大的飞轮效应。它们通常充当聚合器,通过AWS Bedrock或Azure AI Studio等服务提供对来自多个开发人员的模型的访问。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战略定位是关键。直接竞争构建最大、最通用的基础模型是一个非常昂贵的命题,只有少数玩家可行。因此,许多成功的参与者,特别是初创公司,通过专注于特定的层或应用程序来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开发卓越的开发工具(例如,Cursor, LangChain),提供关键的基础设施组件(例如,用于数据的Scale AI,用于向量搜索的Pinecone),针对特定的垂直行业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例如,用于法律的Harvey,用于医疗保健的Tempus),或创建基于AI的新颖消费者体验(例如,Perplexity, ElevenLabs)。即使是巨头也有自己的区别:微软利用其在企业软件领域的主导地位,谷歌利用其在搜索和数据方面的专长,Meta利用其在社交领域的影响力和开源战略,亚马逊则利用其在云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合作伙伴关系也在这种相互依存的格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微软与OpenAI的关系,谷歌和亚马逊对Anthropic的投资,以及英伟达与DDN等基础设施合作伙伴的合作。2025年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对这些生态系统动态的理解,并在其中确立一个可防御的战略地位。
原文链接:
高端微信群介绍 | |
创业投资群 | AI、IOT、芯片创始人、投资人、分析师、券商 |
闪存群 | 覆盖5000多位全球华人闪存、存储芯片精英 |
云计算群 | 全闪存、软件定义存储SDS、超融合等公有云和私有云讨论 |
AI芯片群 | 讨论AI芯片和GPU、FPGA、CPU异构计算 |
5G群 | 物联网、5G芯片讨论 |
第三代半导体群 | 氮化镓、碳化硅等化合物半导体讨论 |
存储芯片群 | DRAM、NAND、3D XPoint等各类存储介质和主控讨论 |
汽车电子群 | MCU、电源、传感器等汽车电子讨论 |
光电器件群 | 光通信、激光器、ToF、AR、VCSEL等光电器件讨论 |
渠道群 | 存储和芯片产品报价、行情、渠道、供应链 |
<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好友 >
加入上述群聊
带你走进万物存储、万物智能、
万物互联信息革命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