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月八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组委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十届智能车竞赛暑期比赛第二次扩大会议。参会人员对于今年暑期竞赛相关重要事宜进行了讨论,包括竞赛与创意比赛在内的比赛时间,奖项设置,总决赛名额分配等。相关信息将会近期发布。
今年三月份竞赛研讨会中,组委会提出对于参赛队伍现场比赛中开展 盲盒任务,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参赛队伍能够公平公正的参加比赛,同时也可以让参赛队伍展示出除了作品成绩之外其它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这次扩大会议上,与会代表就现场实施细节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双盲任务方案,即随机选择组别队伍,随机抽取现场车模任务。下面给出在分赛区比赛中的双盲任务 实施细节。
选择完成现场盲盒任务的队伍,不再限定是进入分赛区决赛的队伍,而是从参加现场比赛的所有组别的队伍中,按照一定的比例随机抽取队伍进行现场盲盒任务的展示。具体的比例根据预赛区各组别报名队伍的多少,场地的限制,裁判员的数量以及比赛进程而定,可以在 5%到30% 之间选择。
抽取完成盲盒任务的队伍可以安排在领队会上进行和宣布,也可以在预赛结束之后进行。盲盒任务展示环节通常安排在预赛结束之后,在比赛现场进行。
组委会针对今年比赛中十个竞速组别,每一个组别分别给出四小类类盲盒任务供参赛队伍现场抽取。每一小类包括有三个左右的任务,这些任务都可以通过现场软件编程来完成。这些具体要求任务不提前进行公布。下面对四类任务进行介绍:
(1)车模行进任务:智能车竞赛车模都具有运动的功能,行进任务是要求车模在赛道上,或者平整地面上完成特定进行动作。例如: 在赛道引导情况下实现特定轨迹轨迹(直线、圆形、折线)车模前进、后退、高速、低速、原地旋转等行进任务;
(2)车模感知任务:智能车竞赛车模都具有环境感知和运行参数感知功能。这类任务包括两种。第一种是感知比赛赛道元素(圆环、十字、坡道、路障)完成特定动作,比如进入十字路口之后立即倒车,精准撞击赛道上的路障等。第二种是车模自身参数,包括轮速、舵机转向、IMU给出的加速度、角速度等。此类任务要求根据车模自身传感器完成特定任务。比如,根据手动旋转一个车轮,同步驱动另外车轮同向(或者反向)转动。或者根据车模摄像头是否被遮挡,控制车模转向,或者车轮转速等。
(3)车模调试任务: 智能车是一类复杂工程问题任务,它的功能实现离开不了调试工具和调试过程。这类任务要求现场能够展示车模调试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比如通过车模本身自带的人机交互界面,或者上位机交互界面,按照制定的格式来显示出指定车模所带有传感器数值或者曲线。这类传感器包括前面的环境感知传感器或者车模运行参数传感器等。
(4)晋级挑战任务:这类任务是盲盒任务中具有奖励性质的任务,也就是如果选择完成了这类任务,可以进入决赛环节。晋级挑战任务 需要能够挑战现场赛道中比较有难度和探索性的任务。例如不含在现有赛道元素内的复杂赛道、特定难度的坡道和路障、 特定组别中复杂任务(例如双车的超车任务、 超长的交替坡道任务、 复杂信标灯任务等、带有干扰光线下赛道)。现场完成这在任务的队伍可以晋级第二天的决赛比赛。
1、 在预赛结束之后,根据随机抽签结果,参与盲盒任务的队伍分成若干组到比赛现场。
2、 根据比赛现场公布每个组别的四类盲盒任务,自行选择其中两类抽取盲盒任务。根据任务要求,参赛队伍进行现场软件编程准备调试,只要完成其中的一个盲盒任务即可。盲盒任务展示流程仿照之前各分赛区进行补赛的流程,比赛过程队伍不排顺序,哪一个队伍准备好,变可以现场排队,顺次展示盲盒任务。如果展示失败,也可以继续在现场调试准备。所有组别盲盒任务展示时间大约在 30分钟到60分钟内完成。
3、 无法完成现场抽取的盲盒任务的队伍,需要进行现场的专家组技术答辩环节,完成答辩的队伍也等同完成盲盒任务。完成抽取的盲盒任务的队伍,无需参加专家技术答辩。
4、 完成晋级挑战任务 的队伍,现场专家组根据任务完成质量,确认是否能够进入分赛区决赛阶段的比赛。
5、 如果没有完成现场盲盒任务,现场专家组将会根据车模制作情况、比赛成绩、 现场答辩情况给予参赛队伍 奖项降级、取消成绩等处罚。
整个盲盒任务的展示过程都在比赛现场公开进行。
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第二次组委会扩大会议(2025): https://zhuoqi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48471065?spm=1011.2415.3001.5331
[2]第20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第二次组委会扩大会议: https://mp.weixin.qq.com/s/2zAargb6D0zEpj5sLg6k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