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伊
前两天,东风日产搞了个家庭日 ,舞台不大,但气氛还挺热闹。
活动的高潮,是东风日产COO周峰在现场正式宣布:东风日产N7自4月27日上市以来,大定订单突破两万辆。
说实话,这年头“订单破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动不动就有新势力高举“发布一小时订单破万”的大旗,在朋友圈刷屏。相比之下,N7从亮相到破两万,用了整整50天。这个节奏,肯定跟“快”没有什么关系。
但我们必要注意到的是,这是东风日产、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智能汽车的产品销售成绩。而这两万大定,对眼下的东风日产,乃至整个合资品牌阵营来说,分量其实挺重。
那么,现在的问题一定是:重在哪里?
轩逸的好兄弟,日产的新台柱
众所周知,东风日产与如今的所有合资车企一样,正在经历最为艰难的时期。根据6月6日东风的销量数据来看,5月东风日产(含东风英菲尼迪、启辰)销量为5.20万辆,同比下滑12.4%;年内累计销量为20.86万辆,同比下滑26.1%。
这种销量的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东风日产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市场剧烈变动带来的改变。但这并不表示东风日产的产品,已经受到了全面的否定。比如,我们可以发现,同在这个时间线内,东风日产的重要跑量产品轩逸,依然以油车的姿态,实现了几乎每个月(时间最短,还带过年的2月除外),销量全都突破两万,甚至在5月几乎要冲击到单月销量三万的线。
这年头,有这样销量的燃油车,足以证明东风日产造车能力依然受到大量用户的认可。
但我们也可以发现的是,单一产品的持续热销,并不能完全解决整个品牌的处境。而在这样的背景下,N7突然冒头了。
N7是东风日产旗下基于V-π原生纯电平台打造,官方定位为“家庭智能纯电SUV”。一句话翻译:这是一台不卖给年轻人、专卖给家庭用户的智能电车。而其定价则从13.89万起步,顶配不到19万,主打15-18万区间,刚好卡在比亚迪宋PLUS EV、埃安Y等纯电热销车型的必争段位里。
不要小看这两个定位。从产品的定位上来看,东风日产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家庭用户定位。而从价格上来看,主打的则是让家家都买得起。也正是这个定价+定位,让N7成为了启辰这条品牌线上,第一个真正撑起销量曲线的纯电车。
对启辰、对东风日产、对整个东风体系,这样的支撑实在太重要。
现在回头去看,N7上市之初,彼时的东风日产并没有像往年那样大肆宣传,也没有大铺渠道、狂推资源,说句实在话,是有点小心翼翼地“先试试看”的意味。
所以,N7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收获两万大定订单,本质上是“超预期”的表现。对于还在新能源转型阵痛期里苦苦挣扎的东风日产,乃至整个还在苦苦摸索新能源转型的合资车企群体来说,都算得上是一针“强心剂”。
一张合格的新能源答卷
应该说,当N7上市时,大多数人并没有太高期待的原因很简单,N7并不是整个日系汽车阵营中的第一块纯电招牌,在其之前丰田、本田都有纯电产品登场,而在整个市场的声量中,N7也没有引发大量关注。
逻辑很简单,原来的日系新能源车,还秉承着日本研发、日本主导的合资逻辑,这与飞速发展一日千里的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相比,简直是龟速。
而在今年,这样的情况其实正在改变。所有人都认知到了只有在中国研发、中国造、大量使用中国供应商,才能制造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车。至于全世界?中国用户都满足了,他们就跟着新标准走就行了。
所以,我们看到了由中国团队主导的广丰铂智3X,而日产的N7也是这个产品打造逻辑。中国团队主导,日本团队则成了辅助——我们可以毫不讳言地说,这其实就是让N7成为目前合资阵营里最能打的纯电产品之一的根本原因。
比如配置层面,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15.6英寸中控屏、8155芯片、540°全景影像这些智能化配置,都是15万级家用电车该有的样子。
又比如续航方面,CLTC工况下最高可达702公里,并且支持快充+对外放电组合。你可以在任何一款国产新能源智能汽车上,看到这些配置。也就是说,日产N7彻底把自己拉到了目前最主流的竞争区间中去了。
更关键的是,N7的产品规划思路明显“接了地气”——没有强行往运动风走、也不拼酷炫、甚至连设计都偏中庸,但却恰好打到了目标群体“家庭刚需”的痛点。这,不正好是日产大沙发最习惯、最舒适的战斗区间么?
找对了产品研发的道路,将自己不断的补强之后,也并没有被别人卷跑带偏,而是依然固守自己最擅长的细分市场,东风日产为N7可能获得的成功,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卖得动”的N7,是重要的信号
之前,所有人的疑问在于,合资品牌能不能做新能源车?现在来看,问题并不是出在“不能做”,而是“有没有真正想做”。
东风日产N7之所以“跑通了”,无非三个原因:定价合理、配置够用、场景对口。这些说起来简单,其实都是绕不开的真命题。
目前来看,日产不是唯一一个试图在新能源赛道“翻篇”的合资品牌。
丰田刚推出bZ3C,官方喊出“更懂中国用户”;大众ID.UNYX把设计权交给中国团队、瞄准都市女性市场;别克微蓝6 Pro Plus加速价格下探;甚至连起亚都试图用EV5在下半年打一波翻身仗。
这些动作背后,其实都透露出一种趋势:合资品牌正在努力“学会中国式造车”,而不再执着于海外那一套“慢慢打磨、稳中求胜”的老打法。
N7的阶段性成功,不是什么“遥遥领先”的奇迹,但它至少证明了一点:只要产品足够接地气,合资品牌也能重新找回新能源时代的存在感。
两万辆的订单,对于这个卷疯了的新能源车市场来说,不是个能吹上天的成绩。但对于眼下正在寻找全新突破口,与轩逸形成“油、电两开花”的东风日产来说,它100%是个好消息。
当然,N7不是终点,也不是救世主,它只是东风日产新能源路线上的第一块稳扎稳打的踏板石。接下来如何借这股势头真正“爬上岸”,才是更关键的问题。
合资品牌的新能源竞赛,现在才刚刚开始。但毕竟,N7是东风日产在新能源时代,答对的第一道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