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强劲增长浪潮,AI侧创新商业化呈现爆发式增长。博通作为与英伟达“比肩”AI核心供应商,营收9个季度连续高增,发展势头令人瞩目!
作者/编辑:Don
来自芯八哥第616篇原创文章。
本文共2061字,预估阅读时间6分钟
单季营收再创历史新高,AI网络业务暴增超170%,博通仍是AI领域最大赢家之一!
营收创新高,AI相关网络业务增长超170%
2025Q2财季(2月-5月,后续财季类推),全球通信芯片龙头博通公司营收达150.04亿美元,创下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16%。软件业务受益于Vmware营收增长明显,AI相关芯片和网络产品订单强劲。
2020Q3-2025Q2博通营收及利润情况
资料来源:博通财报、芯八哥整理
具体业务部门营收看,该公司Vmware为代表软件业务部门营收和占比持续上升,网络设施为代表的相关品类订单增长值得关注。
博通主营业务部门经营情况
资料来源:博通财报、芯八哥整理
博通财报披露,其网络设施业务是半导体部门增长重点。从2024财年(2023.11-2024.11)数据看,公司在网络设施/无线/存储/工业业务等市场营收分别为183.1/74.4/35.6/7.9亿美元,其中网络设施业务主要包括ASIC芯片、以太网交换芯片、光通信芯片等,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达30.3%。
2024年博通半导体部门主要业务及营收情况
资料来源:博通财报、芯八哥整理
值得关注的是,2025Q2博通AI相关的网络设施业务中,定制AI加速器同比增长两位数,AI网络业务同比增长超过170%,已成最具增长潜力的细分方向之一。
ASIC和以太网芯片订单强劲,潜在规模超500亿美元
ASIC芯片和以太网交换芯片是博通AI相关核心产品。
常见的AI加速器芯片可根据路径划分为GPU、ASIC以及FPGA。GPU领域最具代表性厂商为英伟达,博通是ASIC方面标杆厂商。依托封装、内存、连通性及光学技术等优势,博通和谷歌在AI芯片上的合作已持续10年,Meta同样是公司主要客户之一,去年仅两家厂商为代表给其营收贡献约85亿美元。
以太网交换芯片方面,博通是数据中心交换机以太网交换芯片龙头厂商,在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份额超70%,核心客户包括谷歌、亚马逊等云计算厂商。和竞争对手英伟达、Marvell等相比,其优势相对明显。
博通与竞争对手交换机以太网芯片对比
资料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截至2025Q2,博通AI单季营收达44亿美元,预计Q3将超51亿美元。
2024Q4-2025Q3博通AI相关营收及增速
资料来源:博通财报、芯八哥整理
长远看,Precedence Research预计到2028年全球AI芯片销售额有望超2000亿美元,随着谷歌、亚马逊和微软等等云服务厂商加速芯片开发,按照25%的渗透率测算,博通ASIC芯片业务未来潜在规模超500亿美元/年,增长潜力巨大。
2023-2028年全球AI芯片销售额及预测
资料来源:Precedence Research、芯八哥整理
此外,博通最新财报有3个值得关注的信息:
1、AI订单将延续上升趋势
对于AI相关增长来看,博通基于现有交货周期和订单情况预测,今年和明年AI收入将延续上升走势。
其合作客户方面,尽管当前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云计算厂商投资计划仍在持续。预计至少三个客户将在2027年各自部署100万个AI加速器集群,主要用于训练其前沿模型,很大比例是XPUs。
代表产品方面,公司近期发布的AI相关交换机以太网芯片Tomahawk6带宽达102.4TB/s,是市面产品带宽的两倍以上,潜在订单强劲。
2、市场在出口管制存不确定性
博通认为,随着双边贸易协定在极其多变的局势中持续谈判,相关规则正在发生剧烈变化。未来出口管制变化无法预测,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
结合同行同行英伟达财报看,出口管制导致Q2该公司H20损失约80亿美元,未来中国潜在的500亿美元AI芯片市场将会受影响。
3、通信网络业务触底回升
博通表示,2024年非人工智能半导体收入已接近底部,但复苏相对缓慢。截至2025Q2,企业网络和宽带等相关业务环比回升,订单持续有改善,下半年市场增长将延续。
竞争对手Marvell最新财报预测,企业网络和运营商基础设施需求正强劲复苏,增长势头将贯穿全年剩余时间。
博通去年AI相关营收达121.5亿美元,同比增长219.8%,其今年预计将突破174亿美元。
在Tomahawk系列芯片基本主导数据中心市场交换芯片市场之下,叠加定制AI加速器渗透率增长、PCle互联芯片增长、光通信产品布局,博通已然成为AI产业“风口上的猪”。
*原创声明:本文为芯八哥原创文章,以上授权仅针对公众号,转载请保持内容的完整性,并注明来源出处,所有内容不得删减、修改,不得做商业用途,不允许网站及第三方平台直接二次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私信开通白名单。
推荐阅读
电子元器件销售行情分析 | 3月
电子元器件销售行情分析 | 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