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将在年底推出的Panther Lake只有移动版,而桌面用户要等到明年的Nova Lake才能看到更新,正面对决AMD Zen6但登场时间应该会稍早一些。
不出意外的话,Panther Lake、Nova Lake应该都会属于酷睿Ultra 300系列。
根据最新曝料,Nova Lake仍将延续大小核混合架构设计,但规模显著增大,顶级的酷睿Ultra 9系列从现在的8P+16E,扩充为16P+32E+4LPE,总计52核心(52线程?),大小核数量都增加一倍。
更关键的是,这是Intel首次在桌面级加入超低功耗小核,而且是全线都有!
通知,基础睿频功耗也从坚持多代的125W,增加到150W,考虑到核心数量增加的幅度,这个还是可以接受的。
酷睿Ultra 7系列设定为14P+24E+4LPE,合计42核心,功耗也是150W。
酷睿Ultra 5系列就比较复杂了,分为三种不同配置:8P+16E+4LPE 28核心(和现在最高配置类似)、8P+12E+4LPE 24核心、6P+8E+4LPE 18核心。
事实上这就是现在酷睿Ultra 9/7系列的配置,功耗则均维持在目前125W的水平。
酷睿Ultra 3系列进一步缩减,也有两种不同规格:4P+8E+4LPE 14核心、4P+4E+4LPE 12核心,功耗依然还是65W。
也可以看出,就算低端也没有了纯大核版本,都是三种核心的组合,可以看出Intel对于异构调度机制非常有信心。
此外,Nova Lake还会带来更多惊喜,比如内存、PCIe扩展。
根据曝料,Nova Lake默认最高支持到DDR5-8000内存频率,前提是每通道一条内存,只占用单个Rank,插满四条自然会略低一些。
当然肯定还会能继续超频,突破DDR5-10000相信也会很轻松。
相比之下,当前的Arrow Lake默认最高支持DDR5-6400,可超频到DDR5-9200+。
更早的13/14代酷睿支持的是DDR5-5600、DDR4-3200,继续往前追溯12代酷睿首次支持DDR5,默认频率只有DDR5-4800。
同时,Nova Lake支持的PCIe 5.0通道也会从20条大幅增至32条,另有4条专门用于连接芯片组。
如果算上芯片组,整个平台的PCIe 5.0通道可用数量,将高达48条,还有16条PCIe 4.0。
这样一来,可以充分给予所有显卡、SSD充足的带宽,再也不用争抢。
唯一可惜的就是,Nova Lake将会更换成新的LGA1952接口,不兼容现有的700/800系列主板,必须换新。
好消息是插座尺寸还是不变,散热器可以使用LGA1700、LGA1851平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