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5年4月16日,Fraunhofer联合保时捷、博世开发了一款名为Dauerpowe逆变器,旨在突破传统逆变器性能极限。简单概括这套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是:48颗MOSFET + 嵌入式 PCB 封装技术+ 720 kW + 900Arms + 200kVA/L + 98.7%。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Dauerpowe牵引逆变器长什么样子?述技术和指标背后的秘密又是怎样的?
图片来源:网络
1. Dauerpower逆变器 · 诞生的故事
2. Dauerpower逆变器 · 关键系统指标
3. Dauerpower逆变器的秘密
3.1 48颗SiC MOSFET的故事
3.2 嵌入式PCB封装的故事(知识星球发布)
3.3 双金属复合散热体系的故事(知识星球发布)
3.4 创新流体动力学的故事(知识星球发布)
3.5 超高密度直流母线电容的故事(知识星球发布)
3.6 故障容错型架构设计的故事(知识星球发布)
4. 总结 (知识星球发布)
01
Dauerpower逆变器 · 诞生的故事
在电动汽车领域,驱动系统的性能瓶颈长期掣肘着行业发展。作为核心部件的逆变器,承担着将电池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驱动电机的关键任务,其热负荷与功率损耗问题尤为突出,,一直是业内寻求突破的关键!
2021年,德国Fraunhofer联合保时捷、博世启动了一项颠覆性项目——Dauerpower逆变器研发计划,旨在突破传统逆变器性能极限。该项目获得德国联邦经济部120万欧元资助,历时三年攻关,于2024年4月18日正式发布成果。
图片来源:Fraunhofer
研发团队直面两大核心挑战:功率密度提升与热管理优化。具体而言:旨在开发一款能在较低工作温度下高效运行的逆变器,通过优化冷却管理系统,降低功率损耗,提高驱动系统的整体性能,延长满负荷运行时间,同时减少半导体材料的使用量,进而降低电动汽车的转型成本。
考虑到传统逆变器因硅基IGBT材料限制,需依赖笨重的散热系统,且高温下性能衰减严重。Dauerpower项目通过三大策略实现突破:
材料变更:采用SiC替代硅基半导体
架构重构:设计嵌入式模块化封装
工艺创新:结合3D打印与仿生流体力学
简单来概括下,保时捷、博士、Fraunhofer实现了1+1+1>3。具体而言就是:保时捷提供整车性能需求与测试平台,博世贡献汽车电子集成经验,Fraunhofer IZM则主导电力电子技术创新(芯片嵌入式PCB技术)。这种跨学科合作汇聚了材料科学、热力学与汽车工程的顶尖智慧,最终打造出峰值功率720kW、900Arms出流能力、功率密度200kVA/L的划时代产品。
从系统视角来看,Dauerpower逆变器的实测性能表现卓越,主要有下面几点
动力性:持续输出达到600kW/815马力,这一数据相当于1.5台重卡柴油机的持续功率,能够为电动汽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峰值输出更是高达720kW/979马力,并能维持30秒,满足了车辆在加速、爬坡等极端工况下的高功率需求。
效率:全工况效率达到了98.7%的峰值效率,在城市工况下损耗降低了28%,这一数据意味着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量的损耗大幅降低,能够更有效地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显著提高了车辆的能源利用效率,延长了车辆的续航里程。
功率密度:200kVA/L,超越同级产品35%,具有领先优势,使得逆变器在更小的体积内能够实现更大的功率输出,为电动汽车的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电压兼容性:该平台已通过保时捷高压平台验证,支持400V/800V全域电压平台,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兼容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需求。
可靠性:生命周期测试显示,10年等效循环后功率衰减小于2%,MTBF(平均故障间隔)延长至5万小时,总生产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19%
图片来源:SysPro系统工程智库
总结下,这些优势使得Dauerpower逆变器在产业化应用中具有巨大的价值,能够为电动汽车制造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Dauerpower逆变器,采用了48颗SiC MOSFET构成12组半桥模块,相比传统硅基IGBT带来了显著的性能优化,意味着在相同面积的半导体中获得了更高的耐温性、更低的半导体容量和更低的导通电阻。促使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能量的损耗更低,能够更有效地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耐温能力,突破了200℃的阈值,结温波动范围缩减了50%,这使得逆变器在高温环境下也能稳定可靠地工作,增强了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正如我们在02中所述:Dauerpower逆变器的峰值效率高达98.7%,并且能够实现近600kW(835V / 720Arms)的连续输出和720千瓦(800V / 900Arms)的峰值输。上述的这些突破性的性能实现,保时捷除了在功率模组上做出了差异化,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征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如下图所示,在封装工艺上,Dauerpower逆变器,采用了创新性的芯片内嵌式封装技术
...
| SysPro备注,更多关于芯片嵌入式PCB封装技术方案:
嵌入式PCB半导体技术全解析| 设计理念、基本构型、半导体材料与技术、工艺制程、应用实例及未来展望
芯片内埋式PCB控制器,如何突破传统封装极限?| 基本构型的解析,7大优势的揭秘
英飞凌1200V芯片嵌入PCB解决方案 + Schweizer的技术核心(附报告)
Dauerpower逆变器,热管理系统采用了双金属复合散热体系。那么,究竟什么是"双金属复合散热体系"呢?详细解释下...
图片来源:Fraunhofer
除了上述在散热基板上做工作外,这套方案还采用了并联式冷却流道布局...
Dauerpower逆变器,采用了PolyCharge NanoLam技术薄膜电容...
Dauerpower平台方案具有诸多显著特点。它采用了先进的SiC MOSFET技术,大幅提升了逆变器的性能和效率;创新的嵌入式PCB封装工艺,降低了杂散电感,提高了电流传输效率;双金属复合散热体系和创新流体动力学设计,确保了逆变器的高效散热和稳定运行;超高密度直流母线电容提高了能量密度,减小了占用空间;故障容错型架构设计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实,解读Dauerpower平台,我们可以发现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功率密度提升、散热难题、可靠性保障等。通过提高功率密度,使得电动汽车能够在更小的体积内实现更大的动力输出;高效的散热系统保证了逆变器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运行;故障容错型架构设计降低了系统故障的风险,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次分析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设计思路,例如:
要注重材料革新和系统架构重构,通过采用先进的半导体材料和创新的封装工艺,提高逆变器的性能和效率
要重视散热设计和系统可靠性设计,确保逆变器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
跨学科的协同合作也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关键,通过不同领域专业智慧的融合,能够开发出更加先进、高效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感谢你的阅读,希望有所帮助!
2025上海车展 | 全球8家混碳技术方案揭秘
2025上海车展 | 电驱逆变砖的"百家争鸣" | 10大逆变砖技术方案汇总与解读
2025版最新AQG324,汽车功率模块认证的“新风暴” | 附标准+思维脑图
逆变器的消失 | 保时捷144颗MOSFET变革驱动系统的故事
保时捷与博世的秘密武器:芯片内嵌式PCB+48颗SIC+720kW/900Arms三相逆变器
从"物理集成"到"域控融合",多合一电驱动系统,究竟要怎么走?
一文讲明白驱动系统逆变器功率开关的双脉冲测试是什么?
400V -> 800V升压充电功能解析, 比亚迪、华为、小鹏、现代的秘密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IGBT可靠性与寿命估算指南
IGBT&SiC DESAT保护:保护目标、退饱和现象机理、潜在原因、探测方法、保护原理、应用关键
IGBT死区时间设定指南:死区计算方法、对逆变器的影响、死区优化策略(如何减小?)
一文读懂IGBT的开关特性及相关技术参数
Si-IGBT+SiC-MOSFET并联混合驱动逆变器设计指南
SiC MOSFET+SI IGBT,如何根据整车负载,动态改变开关时序和频率?
混合SiC逆变器 , 如何用单颗主控芯片实现双通道控制? | 意法半导体 · 栅极驱动方案解析
SiC和Si,对驱动电机效率影响究竟有何不同?
混合SiC-Si功率半导体技术方案解构与实现
SiC Mosfet+Si IGBT功率器件特征详解
英飞凌的1200V芯片嵌入PCB解决方案 + Schweizer的技术核心
功率半导体PCB嵌入式解决方案,从概念到实现
逆变器的消失 | 保时捷144颗MOSFET变革驱动系统的故事
汽车半导体行业前瞻:NXP、Infineon、ST如何引领汽车生态系统变革? (附完整报告)
一个专注前瞻半导体技术的成长平台
2025最新前瞻技术方案揭秘: 减速器、离合器、断开装置、轮毂驱动系统及组件、轴承
2025最新前瞻技术方案揭秘: 冷却润滑与热管理技术
2025最新前瞻技术方案揭秘: 功率半导体与逆变器系统篇
2025最新前瞻技术方案: 纯电动/混合驱动篇
2025最新前瞻技术方案揭秘: 驱动电机篇
感谢新老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成长!
感谢你的阅读,共同成长!
2025年6月21日
「SysPro 电力电子技术EE」知识星球上线通知
SysPro系统工程智库
一个面向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知识库,
用系统工程,构建从底层技术到终端产品的知识体系,
用系统思维,探讨人生哲学;以终为始,坚持成长。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SysPro系统工程智库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推荐给身边的人
右下角点个☀在看☀,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