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美国商务部官员杰弗里・凯斯勒(Jeffrey Kessler)已通知三星电子、SK 海力士以及台积电在内的主要半导体制造商,称其希望取消这些企业在中国大陆晶圆厂的设备采购豁免权。若豁免权被取消,这些企业将无法把美国的芯片制造技术运至其在中国的工厂。
台积电(TSMC)一位发言人拒绝置评。三星(Samsung)和海力士(Hynix)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泛林半导体(Lam Research)、科磊(KLA)和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也未立即作出回应。
早在2022年10月7日,美国出台了新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限制了位于中国大陆的晶圆制造厂商获取先进逻辑制程芯片、128层NAND闪存芯片、18nm半间距或更小的DRAM内存芯片所需的制造设备的能力,除非获得美国商务部的许可。三星、SK海力士、台积电等外资企业在中国大陆的晶圆厂也受到了该政策的影响。
不过,在数日之后的,三星电子、SK海力士、台积电均获得了美国商务部颁发的1年豁免期许可,使得他们在之后的1年内,美系设备厂无需办理任何额外的许可,即可向他们位于中大陆的晶圆厂供货。
2023年10月,在1年豁免期即将到期之际,美国商务部又同意向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台积电位于中国大陆的晶圆厂提供“无限期豁免”,使得他们无需再担心受到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供应限制政策的影响。这也将使得他们在中国的晶圆厂能够继续正常运营。
目前主流的NAND Flash芯片正在迈向了128层以上的更高的堆叠层数,主流的DRAM芯片也在进入10纳米级。而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国都有着庞大的NAND FlashH和DRAM产能,台积电南京厂也有一定的16/12nm逻辑芯片代工产能,如果无法获得美系先进的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供应,那么不仅现有的产线运营可能将受影响,未来也将无法继续进行技术升级和扩大产能,这势必将会影响到他们在华工厂的正常运营,以及未来的产能布局和市场竞争力。虽然这一负面影响在短时间内不会立刻显现。
目前该政策尚处计划阶段,企业或申请逐案许可,但审批不确定性将增加运营风险。美国内部也存分歧,国防部担忧取消豁免会加速中国半导体供应链自主化,促使台韩企业采用中国本土设备。
在国际层面,此政策或冲击美韩关系,韩国60%芯片出口中国大陆,企业利益受损或引发韩方反弹。美国此举意在遏制中国半导体发展,也可能作为经贸谈判筹码,换取中国在稀土出口等领域让步,巩固其半导体产业主导地位。
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短期或影响部分芯片供应,但长期将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此前美国制裁已推动中国加大研发,未来产业链有望更自主可控。此次政策调整走向,值得持续关注。
来源:《中国半导体大硅片年度报告2024》
2016 年至 2023 年间,全球半导体硅片(不含 SOI)销售额从 72.09 亿美元上升至121.29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7.72%。2016 年至 2023 年间,中国大陆半导体硅片销售额从 5 亿美元上升至 17.32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19.43%,高于同期全球半导体硅片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随着半导体库存去化和下游需求恢复,2024 年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5%。亚化咨询预测,预计 2029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60.2 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4.0%。
亚化咨询现已推出《中国半导体大硅片年度报告2024》(5月版),共112页,内容包括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企业分析及预测、项目整理、项目设备情况、进出口情况、全球行业格局分析等多个内容。
如果您有意向参会/赞助/报告
关于亚化咨询
亚化咨询是国内领先的新兴能源、材料领域的产业智库,2008年成立于上海浦东。业务范围:咨询研究、会议培训、产业中介。重点关注:新兴能源、材料产业,如煤化工、高端石化、光伏、氢能与燃料电池、生物能源材料、半导体、储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