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奥地利和美国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于100年前提出无线电力传输的构想,“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在应用方面一直进展缓慢。直到最近几年手机无线充电流行起来,“无线充电”才为大众所熟知。在手机充电摆脱线缆缠绕的同时,电动车的流行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无线充电可否应用到电动车上?

自从奥地利和美国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于100年前提出无线电力传输的构想,“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在应用方面一直进展缓慢。直到最近几年手机无线充电流行起来,“无线充电”才为大众所熟知。在手机充电摆脱线缆缠绕的同时,电动车的流行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无线充电可否应用到电动车上?

特斯拉线圈及其无线充电系统构想

尼古拉·特斯拉于1891年4月25日获得了“特斯拉线圈”电路的专利,一个月后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演讲中首次公开展示了这种电路。尽管特斯拉此前获得了许多类似电路的专利,但这是第一个包含“特斯拉线圈”所有元件的电路:高压初级变压器、电容器、火花隙,以及空心“振荡变压器”。

1891 年至 1893 年间,特斯拉开始到处演讲和展示“特斯拉线圈”,展示它在高压、高频电力传输方面的新科学发现。“特斯拉线圈”产生的射频交流电的行为表现不像当时科学家所熟悉的直流或低频交流电流。他用壮观的电刷放电和流光、通过感应加热来加热铁,表明射频电流可以通过绝缘体并通过没有返回路径的单线传导,可以不用电线为灯泡和电机供电,这些演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将数十万伏的电压施加到他自己的身体上,使他的身体在黑暗的房间里被发光的电晕放电照亮,并证明高频电流不会引起电击的感觉。他的这些演讲和表演让当时的科学界认识了“特斯拉振荡器”,他的名声由此享誉国际。

1891年,特斯拉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中展示了无线照明。两块金属片连接到特斯拉线圈振荡器,振荡器施加高射频振荡电压。金属之间的振荡电场使他手握的两个盖斯勒Geissler管中的低压气体电离,从而发出荧光,类似于霓虹灯,这一切都无需电线供电。(来源:维基百科)

特斯拉毕生的梦想就是利用“特斯拉线圈”来实现无线电力传输。从1891年至1900年间,他尝试进行了一些无线充电的试验,通过线圈之间的感应耦合在短距离内传输射频功率。1893年,在芝加哥哥伦比亚博览会上,他从另外一个房间点亮了灯泡。他发现可以通过使用调谐到与特斯拉线圈LC电路谐振的接收LC电路来增加传输距离,通过谐振电感耦合来传输能量。 1899至1900年期间,在他的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实验室,他利用一个巨大的发射线圈产生1000 万伏特级的高压,在大约100英尺(30米)的距离外点亮了三盏白炽灯。今天,特斯拉发现的谐振电感耦合现象已经成为电子学中一个很普通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中频变压器和短距离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如手机充电板。

1899 年特斯拉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实验室的巨大“放大发射器”线圈(左图),灯泡(位于底部)由“接收器”线圈无线供电。右图是特斯拉在其1897年专利中提议的无线供电系统示意图,其中发射器(左)由特斯拉线圈(A、C)组成,驱动由气球(D)悬挂的高架电容端子(B)。 接收器(右)是一个类似的端和谐振变压器。(来源:维基百科)

我们现在认识到,电感和电容耦合是“近场”效应,因此它们不能用于远距离传输。然而,当年的特斯拉确信他可以开发一种远程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将电力从发电厂直接传输到家庭和工厂,而无需电线。他声称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传输电力,使用的方法包括通过地球和大气进行传输。特斯拉认为,整个地球都可以作为一个电谐振器,通过将电流脉冲从接地的特斯拉线圈以升高的电容驱动到地球的谐振频率,可以使地球的电位振荡,从而创造全球地位波,并且可以通过电容天线接收到这种交流电,这种天线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与之共振。他的另一个想法是,发射和接收终端可以通过气球悬挂在30,000 英尺(9,100米)高空中,那里的气压较低。他认为,在这个高度一层导电的稀薄空气可以让电力以高电压(数亿伏)远距离传输。

特斯拉设想建立一个全球无线电力网络,他称之为“世界无线系统”,可以为地球上的每个人传输信息和电力。100年后,虽然他的梦想还没有实现,但手机甚至电动车的无线充电已经成为现实。他的远大梦想、大胆设想和冒险尝试的精神为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根基。

手机无线充电

Qi是无线充电联盟(WPC)推出的“无线充电”标准,具备便捷性和通用性两大特征。不同品牌的产品,只要有Qi标识,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此外,它攻克了无线充电“通用性”的技术瓶颈,将来手机、电脑、手表等电子产品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为无线充电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目前市场比较流行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即电磁感应、无线电波、以及共振,而Qi采用了最为主流的电磁感应技术。在技术应用方面,国内公司已经走在了无线充电行业的最前沿。Qi在中国的应用产品主要是手机,这是第一个阶段,以后会扩展到不同类别或更高功率的数码产品中。

2017年10月,苹果发布的iPhone 8系列手机开始支持无线充电功能,它们都支持Qi无线充电标准,为用户带来了很大便利。今年上半年,小米发布了80W立式无线充电座,再次刷新了无线充电功率的新纪录。

小米80W立式无线充电座。(来源:小米)

小米的这种大功率无线充电方案由伏达半导体(NuVolta)提供,采用伏达NU1513主控和集成功率级NU1028芯片,实现了67W的大功率无线充电。这款无线充电器采用两颗功率芯片并联的方式驱动线圈,两路线圈共使用四颗集成功率级芯片。

伏达半导体在无线充电架构上采用创新的Smartbridge架构,高度集成PD与MTP,使得外部器件低于20个,大大简化了设计。

伏达无线充电方案原理图。(来源:NuVolta)

伏达NU1513是一种高度集成的数字控制器,不但可以提供稳定的功率,而且可以与兼容WPC的接收器保持稳定的通信,适用于符合WPC EPP标准的30W无线充电发射器。该器件与NU1028功率级IC一起构成了简单、高性能、高性价比的无线充电发射器解决方案。

伏达NU1028集成功率级芯片内部集成了无线充电H桥功率管和驱动器及稳压电路,可以与伏达的无线充电主控搭配,两颗芯片即可实现完整的无线充电。

基于伏达芯片的无线充电方案已经陆续协助小米开发了55W立式风冷立式无线充电器、30W立式风冷无线充电器、20W立式无线充电器、20W智能追踪式无线充电器、80W立式快充等多款产品。伏达半导体一直深耕无线充电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出的全桥芯片不断增加输出功率,满足越来越高的无线充电需求,同时集成了相关功能,简化了无线充电路设计。

车内手机无线充电

手机无线充电已经从家里、办公室和路上延展到车里。特斯拉为其Model S和X配置了专门的手机无线充电器,可支持任何一款配备Qi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手机,即插即充,快速安全,其充电功率可达到7.5W。

特斯拉Model S/X的手机无线充电器。(来源:Tesla)

此外,Tesla也设计了Model 3 手机无线充电器,具有硅胶防滑表面,且易于安装。这种充电器适用于支持 Qi 无线充电技术的移动设备,不限设备尺寸,可同时为两部手机充电。Model 3 无线手机充电器兼容的手机型号包括:iPhone 8 或更高版本;三星Galaxy Note9、S9、S9+、Note8、S8、S8+、S7、S7 edge、Note5、S6 edge+、S6 edge、S6;其他能与Model 3 无线手机充电器一起使用的各种 Qi 认证手机。

专注于无线充电技术和应用的伏达半导体也推出了相应的高功率车载无线充电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 最高输出功率为50W,支持15W EPP
  • 系统效率达到80%,实现业界效率最高
  • 突破性的模拟集成技术
  • 支持多种线圈配置MP-A13/ MP-A9
  • 多路径保证手机充电安全
  • 符合WPC最新协议
  • 车载专用,AEC-Q100认证。

伏达车载高功率无线充电系统框图。(来源:NuVolta)

电动车无线充电

通过无线充电板给手机充电,无论在家里、车里还是路上,都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一切都是基于尼古拉·特斯拉本人在无线传输电力领域的大胆构想和尝试。那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电动车品牌是否将他的无线充电研究应用于电动车了呢?对于电动车,从有线充电转向无线充电是迈向更加自主驾驶出行的重要一步。

电动车无线充电可能吗?是的。感应充电可将电能转换为从磁线圈传输到接收器线圈的磁能。然后再将接收到的磁能转换回电能,并通过车载充电器(OBC)保存到电动车电池中。第一个磁性线圈位于连接到电源的充电板中,而用作接收器的第二个线圈则安装在汽车底部的接收板上。

只需将电动车停在充电板上方,即可通过气隙自动充电,充电板和电动车之间无需任何物理连接。这是一个简单的充电过程,车主不必为充电线缆接口是否匹配而担心了。一旦车子启动离开充电板,无线充电就自动停止。这项无线充电技术现在的主要缺点是充电效率不高,这意味着充满电需要比有线充电更长的时间。

然而,特斯拉目前还不提供电动车无线充电功能,这主要是通过Plugless和WiTricity等第三方服务公司的后装市场升级来实现。

Plugless特斯拉EV无线充电示意图。(来源:Plugless)

Plugless的无线充电系统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包括控制面板、车辆适配器和停车垫。控制面板是整个设备的大脑,它连接到家庭或工作场所的电源插座。当车辆进入停车位时,控制面板会自动开启。然后就开始给停车垫供电,停车垫中的线圈会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磁能可以安全地通过空气传输到车辆适配器。最后,车辆适配器再将磁能转换回电能,电能通过车载充电器(OBC)为电动车充电。 

这种充电的优点是室内和户外都可以安装、无需人工操作,同时还支持EV线缆充电。其缺点是充电慢、连接控制面板和停车垫的线缆一旦固定不容易移动。此外,目前这种充电系统的车辆适配器还仅限于几款车型,包括特斯拉Model S、BMW i3、Nissan LEAF和Chevrolet Volt。

Connected Curb是英国一家电动车充电初创公司,专注于住宅市场,因为汽车95%的时间都会停在家里。这种市场策略可以使他们专注于较低充电效率的服务,而不必与商业和办公区域的快速充电服务直接竞争。该公司的充电设备埋在地下,与地上安装方案相比,有许多优势,比如不会对路人造成任何绊倒危险,无线EV充电设备非常安全,不容易受到损坏。但器缺点也很明显,充电比较慢,设备一旦出现故障难以维修。

Connected Kerb的EV无线充电示意图。(来源:Connected Kerb)

动态无线充电道路

车停下不动可以无线充电,我们更进一步设想,行驶中的电动车是否也可以无线充电呢?一种称为动态无线充电(Dynamic Wireless Charging)的技术可以实现对行驶的电动车进行充电。这种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埋于地面下的供电导轨以高频交变磁场的形式将电能传输给运行在地面上一定范围内的车辆接收端,进而给车载储能设备供电,可使电动车搭载少量电池组,延长其续航里程,同时电能补给更加安全、便捷。

这种动态无线充电的原理和静态无线充电差不多,但是技术上的实现难度要大得多。最主要原因是传输距离变大了,动态传输线圈是铺设在路面下的,至少要几十厘米的传输距离。

可别小看这几厘米的间距,如果你在给手机无线充电,若把手机微微抬起,可能就不能充电了。另一个技术问题是电磁辐射,大功率传输电能需要建立高频强磁场,但是驾驶员接受到的电磁辐射必须小于一定的安全值。

ElectReon无线是一家成立于2013 年的以色列初创公司,现已在以色列和瑞典铺设了6公里长的动态无线充电道路,并且正在德国和意大利开展类似的项目。ElectReon 使用 1.2 米长的线圈埋在道路深处,为车辆供电。为了测试这项技术,ElectReon在一辆巴士底盘下安装了三个接收器,利用无线感应为巴士充电。路面的沥青层可将路人触电的可能性降为零,因此安全不是问题。该公司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北部一条2公里长的公路上铺设了这种线圈,每段充电线圈有100米长,相距200 米进行铺设。巴士在这条路段上形式可以自动充电,不需要到专门的充电桩充电了。

一辆40吨重的卡车正在瑞典的无线充电测试道路上行驶。(来源ElectReon)

电动车无线充电在快速发展,其中一个原因是客户担心充电的麻烦。美国总统拜登计划2030年在美国建立50万个充电站,耗资150亿美元。德国正在法兰克福、汉堡和斯图加特周围测试电动高速公路,预计到2030年道路上将有多达1000万辆电动车,是目前的20倍。瑞典的目标是到2045年实现零净排放,计划到2037年建设2,400公里的电动车充电道路。

中国在动态无线充电道路方面的进展如何?2018年8月,由电科院和哈工大牵头的国内首条百米级电动车移动式无线充电实验路段通过验收,功率为20kW,转化率达80%。

蓝色条就是铺设的无线充电线圈。

最近,全国首个60千瓦等级电动车移动式无线充电示范工程在广西南宁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由广西电科院设计规划,针对电动车大功率移动式无线充电需要突破的充电功率小、抗偏移能力差及系统稳定性不足等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成功解决了逆变器同步控制、线圈设计、车载保护、车端改造等关键技术难题。这段示范工程充电车道长53米,宽3米,无线充电额定输出功率60千瓦,充电效率达到80%以上,对外电磁辐射小于6微特斯拉(远低于国标要求的27微特斯拉),可实现对行驶中的电动汽车快速补电,将率先在快速公交车、旅游景区观光车、机场摆渡车等固定线路推广应用,并逐步推广到城市道路及高速路应用。

结语

在电力传输上,无线和有线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根线的区别,而其背后却需要复杂的电磁技术。自从尼古拉特斯拉于100年前提出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构想,一代一代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不断创新和尝试,才得以让无线充电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从在家里和路上为手机充电,到在车里为手机充电,再到为电动车充电,人们不再被一根线所缠绕,就可以轻松为各种电子设备充电了。

责编:Amy Guan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近日,蔚来汽车获得独立的造车资质,不少“新势力”造车企业的老大哥们已经从与传统车企代工合作,纷纷获得资质”转正“。获得造车资质的还有理想、小鹏等车企。
一直以来,Arm以向市场提供IP授权业务为主,其合作伙伴基于Arm的IP来开发自家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近年来,Arm已经转向为一家计算平台公司,Arm不仅提供IP授权业务,也提供Arm 全面计算解决方案 (Arm® Total Compute Solutions)、Arm Neoverse™平台、Arm Corstone™ 以及 SOAFEE 等完整的计算平台。
早在十多年前,电动汽车就已经引入400V电池系统,现在我们看到行业正在向800V系统迁移,主要是为了支持直流快速充电。随着电压的提高和从400V系统中学到的经验教训,设计人员现在正专注于增强高压保护电路的性能并提高可靠性。他们正在重新评估使用熔丝、接触器或继电器的现有解决方案,以寻找响应速度更快、稳健性更强且可靠性更高的解决方案,如热熔丝和电子熔丝(即E-Fuse)。
未来在CTC电池底盘一体化基础上,如果再高度集成底盘、三电、热管理、被动安全、电子电器架构等领域,就可以在滑板底盘标准化硬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辆车最快可以在12个月之内完成工装调整和工艺验证。在此情况下,未来进入汽车领域的门槛也将进一步降低,一些轻资产玩家也可以最低风险进入汽车领域,而且快速实现汽车产品上市,甚至能够开启一轮汽车轻资产“DIY”时代。
半导体IP领域排名前三中,有Synopsys和Cadence两大EDA公司,西门子EDA的前身 Mentor Graphics在创立早期也曾涉足 IP领域。但就国内来说,EDA公司和IP公司之间还是相对独立的。未来这一形势是否会进一步改变,EDA和IP公司之间是否能擦出更多火花?
在2023临港国际半导体大会上,围绕新能源汽车行业对化合物半导体的需求趋势、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实际应用误区、以及如何形成本土化差异竞争优势等话题,众多企业高管展开了热烈讨论。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OLED技术及市场发展分析报告统计,在近期发表的摺叠新机中,UTG的市场渗透率已逾九成,随着摺叠手机规模持续成长,预估2023年UTG产值将达3.6亿美元;2024年可望挑战6亿美元。
随着终端及IC客户库存陆续消化至较为健康的水位,及下半年iPhone、Android阵营推出新机等有利因素,带动第三季智能手机、笔电相关零部件急单涌现,但高通胀风险仍在,短期市况依旧不明朗,故此波备货仅以急单方式进行。此外,台积电(TSMC)、三星(Samsung)3nm高价制程贡献营收亦对产值带来正面效益,带动2023年第三季前十大晶圆代工业者产值为282.9亿美元,环比增长7.9%。
治精微推出具过压保护OVP、低功耗、高精度运放ZJA3018
无线技术每天都在拯救生命,有些非常方式是人们意想不到的。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cotts Valley,一名路过的慢跑者发现一处住宅冒出火焰后,按响了门铃,试图通知屋主。屋主不在家中,但无线门铃连接到了智能家居中枢,提醒屋主慢跑者试图联系。屋主立即向他提供了安全密码,让他跑进房子,从火场中救出了宠物。
来看看,你需不需要这门接收机设计课程吧(已更新八次)。如有需要,现在仍然可以报名。(1)前几天,号友发来她的听课笔记,我真的是泪流满面。感觉,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备课,总算没白费。说实话,我备课的时候,真
注:各大公司财政年度的起始时间不同于自然年,因此会出现财政季度、年度等与自然年不一致的情况。软件微软(Microsoft)公布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2024财年第一财季业绩。第一财季营收为565.
自从集成电路发明以后,人类的电子信息技术开始腾飞,60年多年来,在摩尔定律的指导下,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彻底改变了电子产品。以计算机为例,1946年诞生的世界第一台数字计算机重30吨,占地约140
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权衡财经”进行关注,建立深度阅读关系!右上角“…”设为星标⭐文:权衡财经研究员 王心怡编:许辉id: iqhcj金属钨是一种稀缺和不可替代的战略性资源,属于高熔点、高比重、高硬度的
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类型和功能模块日益多样化,对此要求的传输速率也日益提高,在模块集成度多和传输速率提高的背景下,噪声的耦合问题不可避免的日益增多起来。二整改案例今天分
本文来源:物联传媒本文作者:市大妈前几年,对大部分人来说,FWA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尽管早在3G和4G时代就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后来,随着5G的发展,FWA作为当前5G应用量级最大的场景之一,被更多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文 章 信 息干法改性工艺新认识,助力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材料实现高结构稳定和热稳定性能第一作者:吴锋通讯作者:苏岳锋*,陈来*通讯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本文来源:物联传媒“2023‘物联之星’中国物联网行业年度榜单” 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为深度挖掘物联网领域的优秀企业、创新产品和优秀项目,审读年度热门领域和发展方向,推动物联网行业的普及与宣传,促
芝能汽车出品11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产量为87.7GWh,实际拆解估算动力电池约为70.7GWh,同比上升11.5%,环比上升8.4%装车量44.9GWh,同比增长31.0%,环比增长14.5%
巨头动向腾讯今年回购金额已超过去10年总额12月11日,腾讯公告称,当日耗资约4.03亿港元,回购133万股股份。年初至今,腾讯已经出手113次,累计回购数量约1.28亿股,累计回购金额超过422亿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