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车载充电器 Pro主要是有螺丝、卡扣和胶固定,小小的整机共采用了20颗螺丝。内部有散热风扇、超级电容、驻极体麦克风、减速马达等,可谓是五脏俱全。内部排线焊接点都经过点胶加固,排线经过绝缘处理。内部细节也比较精致。

车载充电器应该是有车一族的必备品,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无线车充也成为当下较为热门的产品。这些年也经常在手机的产品发布会上发现无线车充的身影。近期拆解了那么多智能产品,那无线车充也是少不了的。

 

今天要拆解的就是小米无线车充Pro,充电器正面为皮革材质,能更好地保护手机避免磨损,四周还有环绕的氛围灯。这是一款采用新一代微波雷达传感器来感应识别物体移动,从而打开夹臂,让拿取手机更为方便。并且还支持50W快充。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吧。

车载充电器也是从正面开始拆解,顶部的皮质装饰面板通过卡扣固定,撬开即可。在主板上还有一层半透明导光板同样通过卡扣固定。

 

取下导光板,可以看到主板上布有40颗LED灯。主板顶部焊接无线充电线圈和热敏电阻,通过了点胶加固。主板底部挖孔处有3个接口,分别为超级电容、散热风扇和USB Type-C板接口。

 

主板通过螺丝固定,背面有1个XH接口与马达连接,马达接口旁有1颗马达驱动芯片,主板底部则有1颗驻极体麦克风。

 

风扇和马达都是通过螺丝固定,两侧的夹臂也能顺势取下。风扇是采用Nidec 5V/0.37A的散热风扇。

 

最后取下超级电容、USB Type-C板和中框。电容是采用KAMCAP凯美超级电容,通过白色固态胶固定。电容可以在断电状况下,让电动夹臂仍可轻触按键,取出手机。LED指示灯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USB板连接,并且LED板排线部分通过螺丝固定。

 

拆解分析

主板上有哪些主控芯片:

1:AIRTOUCH-AT5810-微波雷达芯片

2:Telink- TLSR8253-蓝牙无线SOC

3:南芯科技- -降压转换器

4:IDT-IDTP9247-无线充电发射芯片

5:4颗Techcode- -MOS管

6:Silergy- -同步降压稳压器

7:微源半导体- -高性能稳压电荷泵

芯片方案上采用泰凌TLSR8253蓝牙无线SOC+隔空科技AT5810微波雷达芯片+ IDT IDTP9247无线充电发射芯片。其中IDT公司应该比较熟悉了,是频繁出现在于支持无线充电手机和无线充电器中,约有50%以上都是采用IDT的无线充电方案。

主板正面有微波雷达天线,对应的雷达芯片是采用的隔空科技AT5810微波雷达芯片。集成了雷达收发、中频电路及MCU等,外围搭配天线和少量外围电路即构成完整雷达传感器。

总结:小米车载充电器 Pro主要是有螺丝、卡扣和胶固定,小小的整机共采用了20颗螺丝。内部有散热风扇、超级电容、驻极体麦克风、减速马达等,可谓是五脏俱全。内部排线焊接点都经过点胶加固,排线经过绝缘处理。内部细节也比较精致。

责编:Amy.wu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拆解中发现,这款手机的处理器采用了骁龙8+ Gen 1芯片组,无线通信转换信号的transceiver IC也来自高通(Qualcomm)。其他来自美国公司的元器件还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功率放大器、音频放大器、光学防抖模块……
小米 13 Pro属于非常典型的三段式结构,拆解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好处是可还原性较强。整机共采用4种共22颗螺丝固定。SIM卡托、USB接口套有硅胶圈起防水作用。整机通过液冷管+铜箔+导热硅脂+石墨片进行散热。后置摄像模组占据了内部不小的位置。......
拆解对比HUAWEI P50 Pocket、SAMSUNG Galaxy Z Flip4、Xiaomi MIX Fold2。这3款折叠屏手机算是较为热门的折叠屏产品了,价格自然也是不低的。最便宜的还是7499的Galaxy Z Flip4,不过也仅有它支持IPX8级防水。
Mate 50 Pro整机拆解难度中等,可还原性强。采用2种,共23颗螺丝固定。内部是常见的三段式结构,在SIM卡托、USB接口和按键软板处采用硅胶圈保护,能起到防尘防水作用。散热是由导热硅脂+石墨片+液冷管组成的散热系统。
• 搭载128GB Nand闪存的iPhone 14 Pro Max的混合物料清单(BoM)成本约为464美元,较iPhone 13 Pro Max增加3.7%。 • 在iPhone 14 Pro Max中,苹果公司的自研芯片占总BoM成本的22%以上。除A16仿生处理器外,苹果公司的自研芯片还包括电源管理、音频、连接和触控。 • 苹果公司将A15仿生芯片升级至A16仿生芯片,导致成本增加11美元,使处理器部分的成本占比达到BoM的20%。 • 搭载4800万图像传感器的全新主摄像头和具有常亮显示功能的屏幕驱动成本增加。
拆解小体积,不配备了伸缩式卫星通讯天线,外形酷似mini版 “大哥大”的欧星XT1100......
实现“万物互联”是整个物联网行业的终极目标,据IoT Analytic统计,全球活跃的物联网终端数量预计2025年增长至270亿台,但距离业界期待的千亿级市场仍有较大差距。随着物联网场景的深度拓展,终端成本的刚性制约和应用场景带来的供能限制问题凸显。从物联网连接发展的趋势看,未来千亿级的“万物互联”必将建立在无源物联网的基础之上。
7月13日,以“应用引领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IC应用博览会(ICDIA 2023)举行。
每一次升级,都代表着品牌的蜕变;每一次蜕变,都源于品牌不断的进步;每一次进步,都将激发品牌的创新;每一次创新,都是品牌更好服务的开始。2023年7月,武汉芯源半导体CW品牌VI全面升
104HT系列适用于需要耐受高温的各种应用,包括电动车辆、太阳能、高压仪器、IC测试仪等。
“未来可能不是百模大战,而是万模群舞。”自ChatGPT掀起大模型的发展热潮之后,层出不穷的大模型已然蜂拥而入,风雷激荡。但在经历了最初的惊艳之后,行业已转移到对商业化落地的冷静观察,一方面业界认可垂
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不拘中国、放眼世界!关注世界半导体论坛↓↓↓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关于维护半导体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声明。近日,我协会注意到媒体广泛报道了一些美国芯片企业的领导人正试
今年初,Intel发布了12代酷睿的特殊版本Alder Lake-N系列,只有E核也就是小核,也就是当初的Atom系列的延续。首批包括i3-N305、i3-N300、N200、N100四款型号,4个或
如今,彭寿院士团队研制出的一款柔性显示玻璃,厚度仅有0.03毫米,这种玻璃常应用于折叠屏手机。按照一天折叠100次计算,支持百万次弯折不破损的柔性玻璃可以让折叠手机使用超过27年。这也是彭寿院士团队创
7 月 18 日消息,根据市场调查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公布的最新报告,2023 年第 2 季度全球 PC 出货量同比下降 15%、环比增长 8%。报告称全球 PC 市场继
7月18日消息,近期,平台型微纳米技术公司昇印光电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融资由领航新界资本和软银中国资本(SBCVC)共同领投,昆山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跟投。本轮融资完成后,昇印光电将在重庆市璧山
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不拘中国、放眼世界!关注世界半导体论坛↓↓↓7月19日,ASML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季度营业收入为69亿欧元(约合77.4亿美元),毛利率为51.3%
市场预估,偏光片厂明基材第2季获利将可期,因面板急单涌入,明基材第2季偏光板满载生产,医疗事业合并卫普后今年开始认列营收加上消费性医疗需求恢复,营收有望翻倍成长。此外,明基材将于未来3年投入50亿元台
2023年7月17日,由炬光科技中标并交付的全球首个知名面板厂固体激光剥离系统(Solid State Laser Lift Off)的改造项目于近期顺利完成客户验收!激光剥离(Laser L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