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AI取代人类岗位会来得这么快,率先表态的科技大厂是IBM。日前IBM行政总裁Arvind Krishna表示,将暂停或放慢招聘人力资源在内的后勤工作部门,一些不用直接面向客户的员工有30%可能在5年内由AI及自动化设备所取代,预计有7,800个职位受影响。

全球进入人工智能(AI)时代后,关于AI是否会抢走人类饭碗的话题已经被讨论了很久,但大家都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根据世界经济论坛调查,预估5年内将有1400万个工作消失,占目前全球就业总数的2%。高盛集团最新报告更悲观,他们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多达3亿个工作岗位可能会受到ChatGPT等AI的影响,给劳动市场带来“重大混乱”。

率先表态的科技大厂是IBM,日前IBM行政总裁Arvind Krishna表示,将暂停或放慢招聘人力资源在内的后勤工作部门,包括记录员工考勤、职务调动及提供就职证明等岗位,而这些不用直接面向客户的员工约有2.6万人,其中有30%可能在5年内由AI及自动化设备所取代,预计有7,800个职位受影响。

不过IBM一位发言人后续补充到,这7,800个职位并不全部是被AI替代,当中包括一些没有替代、直接裁减的职位。

Krishna认为,一些较简单的工作,如提供在职证明或处理部门转调事宜,未来可能会被完全自动化。然而,并非所有人资职务都会被取代,例如劳动力组成和生产力评估等职能,仍有望在未来十年继续存在。

另外,IBM软件开发和面对客户的职位则会继续进行招聘。Krishna表示,招聘相较于1年前容易。

哪些类型的工作最容易被AI取代?

在最近ChatGPT大火后,市场已开始想象AI可以自动处理客户服务、撰写文稿及产生编码,而IBM的暂停招聘计划,为目前AI浪潮中下宣布规模最大的劳动力调整策略之一。事实上,IBM目前有约26万名员工,早前曾宣布裁员约5,000人,但今年首季仍增加了7,000名员工,反映公司今年整体仍在增加人手。

那么ChatGPT这类工具到底能不能替代人类呢?重磅研究显示,ChatGPT可能影响80%的工作岗位,收入越高影响越大。研究人员估计,ChatGPT和使用该程序构建的未来应用可能影响美国大约19%的工作岗位,和他们至少50%的工作任务。与此同时,80%的美国劳动力至少有10%的工作任务在某种程度上将受到ChatGPT的影响。此外,工资较高的工作,那些可能需要执行许多基于软件的任务的工作,会面临更多来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潜在影响。

ChatGPT在回答AI会取代哪些人类岗位时,显得很谨慎

高盛在报告表示,在美国,办公室和行政支持工作中可以自动化的任务比例最高,达到46%;其次是法律行业相关工作,为44%;建筑和工程领域也将有37%的任务被自动化。

紧随这三者之后的是生命、物理和社会科学领域,比例为36%;商业和金融业务则以35%位居前五。

一项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宾大和纽约大学的研究则表明,受AI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受教育程度最高、最富创造力和收入最高的工作岗位。

从目前来看,熟练运用数据库和学习逻辑的ChatGPT等Transformer大模型,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AI聊天机器人工具,还可以写命题小作文,研究论文歌曲,现在甚至还考美国医疗执照,未来取代部分人类工作也就不足为奇。首当其冲的是一些制式、重复性高、可以被标准化的工作。

华尔街见闻在一篇报道中提及,可能被ChatGPT取代的职位包括:程序员、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技术类工作,广告、内容创作、技术写作、新闻等媒体类工作,法律类工作,市场研究分析师,教师,金融分析师、个人财务顾问、交易员、会计师等金融财务类工作,平面设计师,客服人员等。

Business Insider评出的最可能被AI取代的“十大职业危机”

艺术类、创造性的工作就安全吗?

虽然有分析认为,艺术类等需要创作的工作是最不容易被取代的,但日前网上也出现了不少AI创作的歌曲,几乎全靠AI完成。人们要做的只是输入关键词,ChatGPT就会生出主歌和副歌歌词,再透过音乐工具,选曲风、声线。

在写作行业,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好莱坞编剧工会(WGA)和美国影视制作者联合会的劳务谈判失败后宣布开始罢工。5月2日,美国编剧们走上纽约、洛杉矶等地街头,在各大影视公司门前游行。据悉,此次好莱坞编剧罢工的主要诉求是提高流媒体收入分成和禁止AI参与创作。

编剧们担心AI既抢走了他们的饭碗,同时也“贬低了人类灵感、技巧和勤奋的价值,是利润的考量压过了人类的尊严”。 具体来说,他们要求资方不能使用AI编写或者改写剧本,不能将AI生产的资料作为源头材料引用,也不允许将编剧们的劳动成果作为语料投喂给AI模型进行训练。

目前在好莱坞,制片方出于成本考量,已经在大量使用AI进行创作。据媒体此前报道,AI机器人在学习某热门美剧的剧情后,已经可以为新一季的第一集撰写剧本大纲,并且效果得到了业内的好评。同时AI在学习了人类编剧的技巧和语言风格后,进行“像素级”模仿,从而达到取代人类的目的。WGA谈判代表称,很多工会成员对AI十分厌恶,认为AI是人类劳动的“抄袭机器”。

平面设计行业,最近也有一条新闻。一家创业公司因为启用AI而裁掉约一半的人,据媒体报道,被裁员工以原画师为主,主要负责设计素材的绘制。公司起初想用AIGC来设计图片,发现效率很高,能在短时间内能把各种画风的想法生成图片。而相比之下,原画师不仅画画速度慢,而且依赖个人灵感。

虽然ChatGPT否认自己会让人失业,但事实是,很多企业用它来这么做了

不过笔者认为,AI虽然能替代部分作词作曲甚至剧本编辑,但真正需要注入人类情感的创作,它们目前还不能达到与人类产生共情的水平,无法实现取代人工的效果。而且,在AIGC(AI创作内容)的版权界定上,目前这类大模型还无法完美处理,依靠用户“投喂”以及网络素材再加工得来的作品,未来会面临大量版权纠纷。

为符合“利益最大化”,企业未来一定会用AI替代部分人工

AI在越过临界点之前,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看起来比较像真人在做事。

这个临界点不知道还有多远,但要想不被AI取代,很多打工人需要开始未雨绸缪,改变和加强自己。其实AI变强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如果利用好AI,还能协助自己成长,辅助工作,朝着“不容易被取代”的行业和岗位努力。

虽然很多人现在自我调侃,称自己为“工具人”,但在AI大潮来临之际,工具人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存在。一旦你的岗位被公司定性为可以被AI工具替代,那“人”就不在,只剩“工具”了。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职场人,过去可能企业都会给予一定宽容度,给你时间、资源和薪资,让你实现从新手到熟手、专家的转变。而AI的出现开始让企业重新考量这部分的成本支出,一个刚毕业的程序员或是设计师,如果你能做的AI也能做,那么企业大概率会选择AI,毕竟从学习能力上来说,机器的速度和成长空间远强于人类。

企业需要降本增效,利用科技进步带来更大效益符合“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原理。所以有用AI取代人工计划的企业,肯定不止IBM一个,相信很多大企业已经在评估哪些岗位和工作未来可以交给AI操作。

此前,微软新闻就尝试用一个AI新闻采集系统,一次性取代了几十名编辑。同时微软也开始尝试AI销售的效果,要是合适的话,销售的岗位需求也会缩水。

Meta、亚马逊等大厂,虽然没明确表示用AI取代人力岗位,但最近也一直在进行“资源转移”工作。

Meta早在今年3月就表示,公司要进行AI大转型,将最大一笔投资用在AI上。与此同时,1万人和5000个工作岗位会在这轮转型中被干掉。

除此之外,前段时间裁员了接近2.7万人的亚马逊,最近也公开了业务的大转型,要“将更多财力精力投进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中”,并减少投入到其他领域的资源。

两名MIT校友成立的线上存储服务公司Dropbox,最近也面临约500人的裁员,其CEO在员工信中表示,“计算机的AI时代已来”。

虽然未来不少职务将被替代,但为了管理好AI,又会诞生一批新的岗位职缺。例如资讯安全专家、数据分析师、科学家等,未来预计有望增加3成左右职缺。

“AI危胁论”两极分化,你站哪边?

本周一(5月1日),有“AI教父”之称的杰弗里·辛顿( Geoffrey Hinton)表示,他现在对自己一生的工作感到有些遗憾,理由是最近火热的AI可能会夺走人们的工作,以及AI制作的假照片、假视频泛滥成灾。Hinton表示,他选择离开谷歌是为了能更自由地谈论AI的风险,而不必考虑这对谷歌的影响。

相关阅读:AI之父”杰佛瑞·辛顿离开谷歌,预测未来20AI将比人类更聪明

4月初,千位AI行业大佬写了一封联名信,要求暂停超强AI GPT-5训练六个月。这封信如同一枚炸弹一般,在国内外的互联网上炸响。 其中业界重磅人物——图灵三巨头中,一位带头签名支持,一位强烈反对,还有一位不发一言。

Bengio签名、Hinton沉默、LeCun反对

虽然当时Hinton选择了沉默,但基于他当时在谷歌任职的立场来看,的确不适合发表任何站队的言论。如今他选择辞职,我们也基本可以认为他是支持AI危胁论的,可以期待一下后续会发表什么言论。关于AI的进步,是否会给大部分人类带来危胁,也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责编:Luffy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第三方IP是众所周知的标准功能,例如处理器和通信核心以太网、USB、I2C、SPI和外围器件,这些功能不值得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来亲自开发。与其竞争对手相比,MLA是这款SoC的“杀手锏”,可提供每秒50万亿次操作(TOPS),而功耗则低至5瓦。
尽管NimbleAI是一个启动不久的新项目,它已经在带动许多新的计算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例如,全球领先的定制处理器IP和开发工具提供商Codasip也一直关注和参与该领域的进展;作为Codasip的创新孵化器,该公司旗下的Codasip Labs不断探索将未来新技术快速推进到应用,因而于近期加入NimbleAI项目,为其开发一个RISC-V可定制内核,赋能神经形态传感3D集成芯片。
ChatGPT的出现,对元宇宙是一个很好的技术补充,也将加速推动元宇宙落地。因为元宇宙此前比较难解决的技术是人机对话。在ChatGPT出现之后,元宇宙就能得到AIGC大力技术支持,还能支持内容自动生成。因此,甚至可以说,AIGC技术的不断落地应用,将为元宇宙描绘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近有家国产EDA企业发布了一款只需要输入三个项目就能自动生成DSA处理器硬件和软件工具链的EDA工具...
自动驾驶汽车的愿景已经存在,但实施将更具挑战性,并且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最终,人类的聪明才智将会克服障碍,但它可能不是线性的方式。通过了解近期内自动驾驶的现状,企业和生态系统可以更好地预测这种变革性技术的采用,并做出明智的规划决策。过度关注未来技术会对汽车销售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消费者会推迟购买,而不是购买现在对他们有利的具有自动化安全功能的汽车。
三星减产也是其同业竞争对手所希望看到的结果。美光科技、海力士这两家三星的竞争对手就强调,复苏的速度将取决于同行削减供应的努力。这明显就是指三星电子,毕竟作为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厂商,以及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电视生产制造商,其一举一动必然会影响到芯片的定价和利润,甚至波及消费电子产业链。
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544万台,同比下降11.8%。2023年开年依然低迷,延续2022年以来每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幅度超10%。
尽管下半年疲软,但2022年基带芯片市场收益同比增长7.4%,至334亿美元。高通、联发科、三星 LSI、紫光展锐和英特尔在2022年的收入份额排名中位列前五。
恩智浦半导体今天宣布,全球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领导品牌蔚来将采用恩智浦领先的汽车雷达技术,包括其突破性的成像雷达解决方案。
针对半导体数据分析的市场痛点,广立微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开发出包括DATAEXP-General、YMS、DMS、FDC等多款大数据分析工具,这些产品具备强大的数据底座及前沿的机器学习和算法能力,投入市场后获得了良好的用户反馈,打破了海外厂商的垄断,在技术上实现了国际领先。
小厂血本无归,大厂跌利90%”作者|王磊编辑|在洲像是做了一场梦,去年唾手可得的财富,如今轻而易举被市场吞噬殆尽。碳酸锂价格从最初每吨5万涨到60万花了两年的时间,但从峰值跌回20万,却只用不到半年。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猛兽财经获悉,由于雍禾医疗(02279)在4月25日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营收14.13亿元,同比下滑34.9%;归母净亏损0.86亿元,去年同期净利1.21亿元;EPS为-0.16元。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假如你不工作了,还有收入吗?去掉日常的开销,还剩多少呢?突发情况急用钱,应付的来吗?图源:《小小姐们》截图总以为,只要卖力工作,努力赚钱,就能实现财富自由。殊不知,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拼命努力到最
广告分割线一期投资10亿元,厂房占地480亩、长600米,在湖北省黄石金山大道旁,黄石广合精密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石广合)建设了全球最大的单体PCB智能厂房。作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不到两年时间,
OLED发光材料市场有望在2027年达到25.9亿美元。据市场调查企业UBI Research透露,OLED发光材料市场将从2023年的19.2亿美元年均增长7.7%,2027年有望达到25.9亿美元
广告分割线5月4日下午,韩国PCB企业Isu Petasys Co.,Ltd.(科斯达克股票代码:007660)在大邱市达城第一工业园区举行了第四工厂竣工仪式。Isu Petasys第四工厂于去年7月
近日,维信诺参股公司成都辰显光电宣布,成功开发了一款4.78英寸的TFT基Micro-LED无边框拼接显示模组,实现100%点亮率的技术突破,这也是国内首款点亮率为100%的TFT基Micro-LED
时间:5月10日,10:00 – 11:30在线研讨会随着一系列环保策略的实施,诸如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家用发电等等新能源行业得以快速增长,与传统能源产业不同,新能源具有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特征,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