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个基于形式验证的、易于调动的 RISC-V 处理器验证程序。与 RISC-V ISA 黄金模型和 RISC-V 合规性自动生成的检查一起,展示了如何有效地定位那些无法进行仿真的漏洞。通过为每条指令提供一组专用的断言模板来实现高度自动化,不再需要手动设计,从而提高了形式验证团队的工作效率。

RISC-V的开放性允许定制和扩展基于 RISC-V 内核的架构和微架构,以满足特定需求。这种对设计自由的渴望也正在将验证部分的职责转移到不断壮大的开发人员社群。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人员转型RISC-V,大家才发现处理器验证绝非易事。新标准由于其新颖和灵活性而带来的新功能会在无意中产生规范和设计漏洞,因此处理器验证是处理器开发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复杂性一般的RISC-V 处理器内核的开发过程中,会发现数百甚至数千个漏洞。当引入更多高级特性的时候,也会引入复杂程度各不相同的新漏洞。而某些类型的漏洞过于复杂,导致在仿真环节都无法找到它们。因此必须通过添加形式验证来赋能 RTL 验证方法。从极端漏洞到隐匿式漏洞,形式验证能够让您在合理的处理时间内详尽地探索所有状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个基于形式验证的、易于调动的 RISC-V 处理器验证程序。与 RISC-V ISA 黄金模型和 RISC-V 合规性自动生成的检查一起,展示了如何有效地定位那些无法进行仿真的漏洞。通过为每条指令提供一组专用的断言模板来实现高度自动化,不再需要手动设计,从而提高了形式验证团队的工作效率。

1、基于先进内核的处理器开发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对处理器的性能、功耗和面积(PPA)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将这样的产业和技术背景下用实际案例来分析处理器的验证。Codasip L31 是一款用于微控制器应用的 32 位中端嵌入式 RISC-V 处理器内核。作为一款多功能、低功耗、通用型的 CPU,它实现了性能和功耗的理想平衡。从物联网设备到工业和汽车控制,或作为大型系统中的深度嵌入式内核,L31可在一个非常小巧紧凑的硅片面积中实现本地处理能力。L31是通过 Codasip Studio 使用 CodAL 语言设计而成,该内核完全可定制,包括经典的扩展和特性,以及实现这些扩展和特性所需的高效和彻底的验证。

图1 Codasip L31处理器内核架构图解(来源:Codasip)

表 1 Codasip L31内核展示了RISC-V处理器的优异特性 

特性 描述
指令集架构 (ISA) RV32 I/M/C/F/B
流水线 3级顺序流水线
分支预测器 可选,优化过的单线程性能
并行乘法器 并行实现,单周期乘法
序列除法器 顺序执行
内存保护 具有 2/4/8/16 个区域的可选MPU 具有 2/4/8/16 个区域的物理内存属性机器和用户权限模式
紧耦合存储器 (TCM) 指令和数据TCM可定制大小高达2MBAHB-Lite TCM 辅助端口
接口 用于获取和数据的 32 位 AHB-Lite 接口(带缓存的 AXI-Lite)
浮点单元 (FPU) 可选,单精度
调试 标准 RISC-V 调试2/4 JTAG 2-8 个断点和观察点系统总线接入
中断 中断控制器标准 RISC-V CLINT 执行多达 128 个中断WFI(等待中断)NMI(不可屏蔽中断)

2 创建最优的RISC-V处理器验证方法

处理器验证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勤勉的工作流程和完整性,而方兴未艾的、更加灵活的RISC-V处理器开发则需要针对自己处理器功能设置做详尽的验证规划;也需要参考一些内核供应商的内外部因素,比如该供应商自己的开发工具体现和外部开发工具伙伴,以及同系、同款或者同厂内核的出货量等。

验证处理器意味着需要考虑诸多不确定性。最终产品将运行什么软件?用例是什么?可能发生哪些异步事件?这些未知数意味着较大的验证范围。然而,覆盖整个处理器状态空间是无法实现的,这也不是Codasip这样的领先内核供应商的目标。

在确保处理器品质的同时,充分利用时间和资源才是处理器验证的正解。明智的处理器验证意味着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尽早并高效地发现相关漏洞。在顶层方面,Codasip提供了多种创新的验证路径,其验证方法基于以下内容:

  • 验证是在处理器开发期间与设计团队合作完成的。
  • 验证是所有行业标准技术的组合。使用多种技术可以让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种技术的潜力,并有效地覆盖尽可能多的极端情况。
  • 验证需持续进行。有效的办法是运用随着处理器复杂程度而不断发展的技术组合。

在验证L31内核时,我们的想法是让仿真和形式验证相辅相成。

2.1仿真的优势和目的

仿真实际上不可或缺,它允许我们在两个级别上进行验证设计:

  • 顶层仿真(Top-level),主要是为了确保设计在最常见的情况下符合其规范(CPU 的 ISA)。
  • 块级仿真(Block-level),以确保微架构按照预期设计。然而,很难将这些检查与顶层架构规范联系起来,因为这通常依赖于定向随机测试生成,因此能够应付棘手和不寻常的情况。

顶层仿真通常不像块级仿真那样特意强调设计。因此,它可以实现针对 ISA 的设计的整体验证。

2.2形式验证的优势和目的

形式验证使用数学技术对以断言形式编写的问题提供有关设计的明确答案。

形式验证工具对断言和设计的组合进行详尽的分析。不需要指定任何刺激,除了指定一些非正常情况以避免假漏洞。该验证工具可以提供详尽的“已证实”答案或“失败”答案,同时生成显示刺激的波形,证明断言是错误的。在大型和复杂的设计中,工具有时只能提供有限的证明,这意味着从重置到特定数量的周期都不存在漏洞场景。同时也存在不同的技术方法来增加该周期循环次数,或获得“已证明”或“失败”的答案。

形式验证用于以下情况:

  • 为完整的验证一个模块,潜在地消除了任何仿真的需要。由于形式验证的计算复杂性,形式化验收(sign-off)仅限于小模块。
  • 除了仿真之外,还要验证一个模块,即使是个大模块,因为形式验证能够在极端情况下找到漏洞,而随机仿真只能“靠运气”找到,而且概率非常低。
  • 处理一些仿真不充分的验证任务,例如时钟门控、X态传播(X-propagation)、数据增量处理(CDC)、等价性检查等。
  • 帮助调查缺少调试信息的已知漏洞,并确定潜在的设计修复。
  • 对漏洞进行分类和识别,以便通过形式验证来学习和改进测试平台/仿真。
  • 为了潜在地帮助仿真,填充覆盖范围中的漏洞。

3 解决方案:一种基于形式验证的高效的 RISC-V 处理器验证方法

为了获得一种高效的RISC-V处理器验证方法,我们决定以采用西门子EDA 处理器验证APP来高效验证Codasip  L31 RISC-V 内核为例,来进行详尽的说明。该工具的目标是确保 RTL 级别的处理器设计正确且详尽地实现指令集架构 (ISA)规范,而本文希望介绍的是一种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1.该工具从一个顶层并有效的“黄金模型”中生成以下:

  • 在 Verilog 语言中,ISA 的单周期执行模型。
  • 一组断言,用于检查待测试模块 (DUT)和模型 (M)在架构级别的功能是否相同。

注意:这并没有进行任何正式等价性检查。

2.当在 DUT 中获取新指令 (I)时,会捕获架构状态 (DUT-init)。

3.该指令在流水线中运行。

4.捕获另一个架构状态(DUT-final)。

5.M 被输入 DUT-init 和 I,并计算出一个新的 M-final 状态。

6.断言检查 M-final 和 DUT-final 中的资源是否具有相同的值。

图 2 3 级 L31 内核的端到端验证流程(当验证指令 I 既没有停止也没有清除缓存数据时)

这种端到端的验证方法可以在比整个CPU 更小、更简单的模块(例如数据缓存)上合理实现。可以在缓存上写入端到端断言,以验证写入特定地址的数据是否从同一地址正确读取。这使用了众所周知的形式验证技术,例如记分牌算法。

然而,对于 CPU来说,手动编写这样的断言是不可行的。它需要指定每条指令的语义,并与所有执行模式交叉。这通常根本不可能实现。 CPU 的形式验证被分成更小的部分,但是仍然无法验证所有部分是否正确执行了 ISA。

使用建议的方法意味着能够立即验证完整的 L31 内核,而无需编写任何复杂的断言。如上所述,黄金模型和检查断言是自动生成的。

这种方法同时具有高度可配置性和自动化性,特别是对于 RISC-V CPU,例如 L31:

  • 用户可以指定设计执行的顶层 RISC-V 参数和扩展。
  • 该工具能够自动从设计中提取数据,例如将架构寄存器与实际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相关联。
  • 该工具允许添加自定义,例如用来验证的新指令(具有为用户“扩展”黄金模型的能力)。

最后,黄金模型不是由Codasip开发的(除了一些自定义部分),这一事实提供了额外的保证,这从验证独立性的角度来看很重要。

本文摘录于《基于形式的高效 RISC-V 处理器验证方法 – 形式化验证》白皮书,出版人为总部位于欧洲的全球领先RISC-V供应商和处理器解决方案领导者,该公司的处理器IP目前已部署在数十亿颗芯片中。Codasip通过开放的RISC-V ISA、Codasip Studio处理器设计自动化工具与高品质的处理器IP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定制计算。这种创新方法能够轻松实现定制和差异化设计,从而开发出高性能的、改变游戏规则的产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如希望得到该白皮书的完整版本,可浏览Codasip中文网站或者关注该公司微信公众号。

该技术白皮书英文版下载链接:https://codasip.com/papers/a-formal-based-approach-for-efficient-riscv-processor-verification

责编:Amy.wu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如要在整个蜂窝移动网络中实现具有成本效益、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授时,所需的基础设施需要适当的架构、设计和管理。5G网络设备的时间精度要求更高,需要可靠且稳健的授时架构来保证网络性能。
大气等离子体或常压等离子体源所产生之化学物质、离子和辐射甚至是电场,对于物质表面的修饰、整体的反应与掺杂皆有显著的影响与效果…
汽车工程师通常具有使用示波器的丰富经验,示波器可以在CAN、CAN FD、LIN和SENT等汽车串行总线上解码和触发。这些总线协议都是采用稳定设计,但通信仍然可能受到噪声和板布局等问题的影响,并导致过多的总线错误和锁定。工程师们需要能够快速识别和调试问题,无论赛车是在实验室里还是在赛道上测试。
3GPP标准的第18版5G Advanced已在计划中。这一新版本所支持的功能包括扩展现实、厘米级定位和室内室外微秒级计时,将引发无线接入网(RAN)计算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对于这些虚拟化需求而言,利用大型通用处理器来解决将会面临很多问题。采用嵌入式DSP的ASIC,对于固定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具备竞争性,可以支持动态矢量线程。
AI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训练AI模型需要大量的算力,这对芯片提出了不少的挑战,而在芯片内部,不仅仅存在着性能提升的瓶颈,同时还存在内存访问的大瓶颈,这方面,国际国内各大公司在多年的技术研发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着探索与研发。发现3D Stacked DRAM存算芯片或许是目前最高效的技术。
锗和硅锗可能会迎来一个新的市场机会。最近,由维也纳工业大学(TU Wien/Vienna)领导的一个多机构团队已经设计出一种方法,来克服与硅和锗化合物器件相关的可靠接触问题。在其论文中,描述了如何用质量极高的结晶铝和复杂的硅锗层系统开发触点。这种方法实现了与锗不同的、独特的触点特性,特别适合于光电和量子元件。
实现“万物互联”是整个物联网行业的终极目标,据IoT Analytic统计,全球活跃的物联网终端数量预计2025年增长至270亿台,但距离业界期待的千亿级市场仍有较大差距。随着物联网场景的深度拓展,终端成本的刚性制约和应用场景带来的供能限制问题凸显。从物联网连接发展的趋势看,未来千亿级的“万物互联”必将建立在无源物联网的基础之上。
7月13日,以“应用引领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IC应用博览会(ICDIA 2023)举行。
每一次升级,都代表着品牌的蜕变;每一次蜕变,都源于品牌不断的进步;每一次进步,都将激发品牌的创新;每一次创新,都是品牌更好服务的开始。2023年7月,武汉芯源半导体CW品牌VI全面升
104HT系列适用于需要耐受高温的各种应用,包括电动车辆、太阳能、高压仪器、IC测试仪等。
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不拘中国、放眼世界!关注世界半导体论坛↓↓↓2023年8月29日Cadence 将在上海举办一年一度的Cadence 中国用户大会 - CadenceLIVE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睡眠障碍患病人群的数量和年龄范围正在不断增大,为了更好的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往往需要利用传感器协助监测患者的睡眠情况,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人体的呼吸监测来观察。当人体呼气/吸气时
如今,彭寿院士团队研制出的一款柔性显示玻璃,厚度仅有0.03毫米,这种玻璃常应用于折叠屏手机。按照一天折叠100次计算,支持百万次弯折不破损的柔性玻璃可以让折叠手机使用超过27年。这也是彭寿院士团队创
7月19日消息,日本显示器(JDI)官网昨日宣布,其子公司 JDIDD 昨日完成了对JOLED的OLED技术开发业务和所有相关业务的收购,如2023年6月28日发布的“JOLED业务收购日期变更”中所
7 月 18 日消息,根据市场调查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公布的最新报告,2023 年第 2 季度全球 PC 出货量同比下降 15%、环比增长 8%。报告称全球 PC 市场继
    关注、星标公众号,直达精彩内容出品 | 网络素材1. 前言 玩过Linux的朋友, 是不是对Linux无所不能的串口Shell命令控制台羡慕不已, 要是自己做的STM32F系列低档次的MCU也
文章首尾冠名广告正式招商,功率器件:IGBT,MOS,SiC,GaN,磁性器件,电源芯片,DSP,MCU,新能源厂家都可合作,有意者加微信号1768359031详谈。说明:本文来源网络;文中观点仅供分
如果从2013年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的成立算起,保险科技在我国的发展已走进第十个年头。十年以来,在政策指引、技术发展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已成为行业
• 全新TCS3530是一款可媲美人眼对可见光响应的超灵敏颜色传感器;• 传感器可高精准测量色度和照度,帮助摄像头实现卓越的自动白平衡,以及先进的显示器颜色管理;• 完全集成的光学组件以及内置匀光片,
2023年7月17日,由炬光科技中标并交付的全球首个知名面板厂固体激光剥离系统(Solid State Laser Lift Off)的改造项目于近期顺利完成客户验收!激光剥离(Laser L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