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智能手机推出性能最优异的移动计算平台,是Arm推出TCS23的核心目标。毕竟,对更高性能、更加智能以及更多视觉和触觉交互需求的持续飙升,带来了比以往更大,甚至更加复杂的计算需求。

作为在思考方式上做出的重大转变,2019年,Arm提出要在共同架构下推动全面计算(Arm Total Compute)战略,旨在解决单个IP与碎片化解决方案优化问题时面临的重大挑战,并随后发布了Total Compute解决方案白皮书。这意味着,在解决系统创新设计的挑战时,Arm将关注焦点从单一的产品演进,转化为以应用场景与体验为导向的系统解决方案,要对硬件IP、物理IP、软件、工具、以及彼此间的协作进行全面优化。

在该战略的引领下,2021年,Arm一次性推出三款Armv9架构CPU核(旗舰级Cortex-X2/大核CPU Cortex-A710/高效率小核Cortex-A510);面向细分市场的新款Arm Mali GPU套件(Mali-G710/G610/G510/G310);以及提升系统性能的互连技术(CoreLink CI-700一致性互连技术和CoreLink NI-700片上网络互连技术)。

2022年推出的Arm 2022全面计算解决方案(TCS22),包括了第二代基于Armv9架构的CPU IP—Arm Cortex-X3、Arm Cortex-A715、Mali-G615,并增强了Arm Cortex-A510和改善了DSU-110。此外,Arm还同时推出了全新旗舰级GPU产品Arm Immortalis-G715,这是首款可在移动端支持基于硬件的光线追踪的GPU,可提供更为真实的沉浸式游戏体验。

而在最新推出的Arm 2023全面计算解决方案(TCS23)中,我们则看到了Arm Mali-G720Mali-G620、采用全新第五代GPU架构的Immortalis-G720;全新的Armv9 Cortex CPU计算集群—Cortex-X4Cortex-A720Cortex-A520;以及可为数百万Arm 开发者提供更易访问软件的全新增强技术—Arm NNArm Compute Library

打造最佳视觉体验的基石

为智能手机推出性能最优异的移动计算平台,是Arm推出TCS23的核心目标。

Arm中国区业务全球副总裁邹挺对媒体表示,当前,全世界对于移动设备的兴趣和创新需求正在持续加速提升中。最新的数据显示,2022年,手游市场创造了超过920亿美元的收入,移动应用创造了超过4,300亿美元的营收,全球每个用户平均每月流量达到19GB。与此同时,柔性显示屏和AR光学这样的新形式也开始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生成式AI及移动端大型语言模型的出现更是带来了许多新的功能,这些在几年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显然,对更高性能、更加智能以及更多视觉和触觉交互需求的持续飙升,带来了比以往更大,甚至更加复杂的计算需求。Arm高级副总裁兼终端事业部总经理Chris Bergey指出,虽然TCS23是Arm连续第三年在Armv9架构上实现性能双位数的提升,但这并不足够,需要对系统的深刻理解和全面优化,从而将看似独立的技术模块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实现总体性能功效的最优表现,这就是TCS的概念。

Arm中国区业务全球副总裁邹挺(左)与Arm高级副总裁兼终端事业部总经理Chris Bergey(右)

作为手机设计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全新推出的Arm Immortalis-G720采用了全新的第五代GPU架构,该架构也是Arm迄今为止最高效的GPU架构,重新定义了部分图形管道,以优化内存带宽,从而在移动设备上支持高几何负载的下一代游戏和实时3D应用,同时带来更顺畅、并与PC端和游戏主机媲美的游戏体验。

延迟顶点着色(Deferred Vertex Shading, DVS)是第五代GPU架构新引入的图形功能,可重新定义数据流,有助于合作伙伴扩展核心数量,达到更高的性能水平,其优势目前已经在包括《原神》和《堡垒之夜》等许多流行游戏中得到体现。

数据显示,Immortalis-G720是Arm目前性能和能效表现最为出色的GPU,与上一代产品相比,其性能和能效分别提高了15%,系统级效率更跃升了40%,而面积仅增加 2%,从而带来了更高质量的图形渲染,实现更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 

除了Immortalis-G720之外,Arm也同时推出新的Arm Mali™-G720和Mali-G620,旨在将高端移动图形功能快速地推向更广大的消费终端市场。

“对我们而言,重点是能够为平台带来越来越多的效率,并且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推动能效的不断提升,显然也为架构带来更多的优势。因此,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真正的机会。”Arm终端事业部产品管理高级总监Stefan Rosinger说。

领先的CPU性能助力打造生成式AI

作为TCS23的一部分,全新的Armv9 Cortex® CPU计算集群彰显了Arm对提供领先CPU性能的坚定承诺。该集群在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性能增强的同时,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

作为第四代Cortex-X内核,新的Arm Cortex-X4是该高性能集群的关键组成部分,可突破旗舰智能手机的性能极限。Cortex-X4是Arm迄今为止打造的最快速的CPU,与Cortex-X3相比,其性能提高15%。与此同时,基于相同工艺的全新高能效微架构可降低功耗达40%,而面积仅增加了10%。这一性能和效率的提升可以将设备使用体验(如UI响应能力和应用程序启动时间)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并让实现面向下一代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应用成为可能。 

领先的CPU性能也同时扩展至其全新大小核,即Arm Cortex-A720和Cortex-A520。Cortex-A720是业界主流CPU IP,作为新CPU集群的核心主力,可提高持续性能。而 Cortex-A520则是Arm目前最出色的高效率核心。这些全新的CPU设计较前几代产品实现了20%的能效提升,可惠及包括AAA级游戏、全天候生产力和后台任务等用例。

制程工艺和计算能力更为紧密的结合是实现最高性能和最高效设计的关键。在新一代 CPU设计中,Arm在TSMC N3E制程工艺上顺利完成了业内首个Cortex-X4流片,进一步深化了双方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这项合作同时确保了Arm生态系统已做好准备,能在流片完成后,充分发挥Arm处理器技术带来的功耗、性能、面积(PPA)优势。

Arm全新CPU集群提供了合作伙伴所需的性能与效率,其中,DSU-120专为满足要求苛刻的多线程使用场景而设计,支持从可穿戴设备到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的众多设备,使新的CPU集群臻于完善。

Chris Bergey强调了生成式AI给未来智能手机生态系统带来的深远影响。

“两周前,Google I/O大会重点强调将把生成式AI引入到安卓生态系统,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也在谈论将其引入Windows 11操作系统。所以很明显,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绝对是一个新兴领域。”他说未来将是一个“混合(Hybrid)的环境”,即大型语言模型在云端运行,但考虑到智能手机或其他计算设备上本地运行AI的隐私和能源效率等问题,用户更愿意在设备上运行较小的模型。这意味着,大语言模型将塑造计算的未来,Arm需要进一步提升AI方面的工作负载。

迈进更安全的64位时代

如前文所述,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的智能体验在过去的一年里令世界惊叹,而智能手机的人工智能处理能力也保持着每两年翻一番的节奏。作为全球开发者在为其应用程序引入AI和ML时最容易访问和锁定的平台,全球有近900万个移动开发者在基于Arm架构、且为 Arm架构应用进行开发。

例如Arm开源软件库Arm NN和Arm Compute Library,可支持开发者在Armv9 CPU和Arm GPU上优化ML工作负载的执行。自今年年初以来,已在安卓平台上面向Google应用开放,目前已拥有超一亿的日活用户,助力开发者优化运行在Armv9 CPU 和Arm GPU的机器学习工作负载。

“我们已经在纯64位之路努力多年。好消息是,迁移到64位系统的任务已经完成。”在邹挺列举的案例中,Pixel 7推出了一款纯64位应用程序的操作系统,MediaTek也推出了第一款全64位的安卓SoC,另外,据中国主流应用商店近期报告称,在前3000 款常用的应用中,纯64位系统应用的合规性接近百分之百。

他同时强调称,所有新CPU均支持64位计算和Armv9安全创新功能,能够抵御更高级别的数字威胁。毕竟,“2022 年移动应用下载量超过2,550亿次,内存安全是不容忽视的关键。”

因此,通过Armv9 CPU,Arm在整个移动生态系统中持续成功部署Arm内存标记扩展(MTE) 功能,以消除占所有软件漏洞高达70%的内存安全漏洞。手机厂商荣耀和短视频平台快手也先后宣布将向开发者提供支持MTE的设备,或是借助该技术优化改进其开发流程,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责编:Lefeng.shao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近几年整个行业在算力提升、工艺演进和先进封装技术上的发展,给了国产EDA实现突破的机会。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的半导体下行周期,至今仍看不到复苏迹象。早先标普全球发布最新供应链报告称,全球对半导体的需求仍然低迷,而复苏要到今年晚些时候。SIA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报告,以及Omdia的最新研究均印证了这一说法……
起步于2010年的RISC-V架构已经度过了最初的蛰伏期,在2022年就已实现100亿颗的出货量,据Asanovic教授预测,未来五年RISC-V将迎来迅猛增长,截止2025年RISC-V处理器核的出货量将达到800亿颗,而这仍是保守估计。“ SiFive企业营销与业务开发资深副总裁刚至坚先生在大会上也同样感叹道,“RISC-V国际基金会的会员数从3年半前即2019年12月份时的435个壮大到现在已经近4000个,几乎是近10倍的增长,RISC-V发展太快了。”
尽管数字设计是独立于工艺的,但从综合到布局布线的整个设计实现,都要充分考虑目标工艺节点,并贯穿于各种模型和签字确认过程。事实上,同样的设计,可以用非常不同的方式实现,并且可以专门针对特定的工艺特征进行优化。与工艺无关的数字设计,允许在公司内部进行跨项目和跨产品代的完整IP复用。这是数字IP商业模式多年来不断发展和繁荣的一个关键原因。
无论是性能、灵活性、还是成本,chiplet都体现巨大价值,并能有效延续摩尔定律,故业界对该技术的兴趣越来越大。然而, 该技术一样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从Chiplet需要面对的问题、“多foundry”生态、应用等角度出发,本文作者对Chiplet技术进行了极为详尽和深入的探讨,旨在通过从反方面揭示问题来提高认知,从而更好地促进该技术的发展。
《实施意见》提出围绕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战略目标,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对标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补齐基础产品可靠性短板,提升整机装备可靠性水平,壮大可靠性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一批产品可靠性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制造业企业。
实现“万物互联”是整个物联网行业的终极目标,据IoT Analytic统计,全球活跃的物联网终端数量预计2025年增长至270亿台,但距离业界期待的千亿级市场仍有较大差距。随着物联网场景的深度拓展,终端成本的刚性制约和应用场景带来的供能限制问题凸显。从物联网连接发展的趋势看,未来千亿级的“万物互联”必将建立在无源物联网的基础之上。
7月13日,以“应用引领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IC应用博览会(ICDIA 2023)举行。
每一次升级,都代表着品牌的蜕变;每一次蜕变,都源于品牌不断的进步;每一次进步,都将激发品牌的创新;每一次创新,都是品牌更好服务的开始。2023年7月,武汉芯源半导体CW品牌VI全面升
104HT系列适用于需要耐受高温的各种应用,包括电动车辆、太阳能、高压仪器、IC测试仪等。
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不拘中国、放眼世界!关注世界半导体论坛↓↓↓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关于维护半导体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声明。近日,我协会注意到媒体广泛报道了一些美国芯片企业的领导人正试
今年初,Intel发布了12代酷睿的特殊版本Alder Lake-N系列,只有E核也就是小核,也就是当初的Atom系列的延续。首批包括i3-N305、i3-N300、N200、N100四款型号,4个或
7月19日,聚灿光电发布半年报称,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1.99亿元,同比增长19.21%;归母净利润2507.25万元,同比下降41.59%;扣非净利润-3061.24万元,亏损幅度
五通道Luxtron® FluorOptic®测温(FOT)平台,可用于极低温和极高温传感,测温精度业界领先。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美国Advanced Energy公司(纳斯达克:AEIS)为高度工程化
LG Display将研究在龟尾车用OLED产线上再引进曝光机的方案。据推测,如果要生产高达50英寸左右的修长车载OLED,现有使用的曝光机存在局限性。据业界透露,LG Display正在考虑在庆尚北
7月19日消息,日本显示器(JDI)官网昨日宣布,其子公司 JDIDD 昨日完成了对JOLED的OLED技术开发业务和所有相关业务的收购,如2023年6月28日发布的“JOLED业务收购日期变更”中所
主办单位:麦姆斯咨询协办单位:上海传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课程简介自由调控以光为代表的电磁波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和追求,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在信息、能源、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此,国家
Micro LED 厂镎创董事长李允立表示,虽然景气市况波动,但对市场仍维持乐观态度,现在主要问题反而是产能不够,有车厂询问产能规划,但扩产会使损益平衡时间点往后移,因此会结合台湾公司,由他们出资产能
当下科技界,个人消费电子市场已成为移动和数字技术最具活力和最先进的市场之一。在2023年6月28日至30日举行的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生物识别和红外传感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巴斯夫创迈思(tri
近日,又有两项Micro LED巨量转移技术取得研究新进展,分别是Micro LED连续滚轮转印技术及Micro LED流体自组装技术。英国研究者开发Micro LED连续滚轮转印技术,单次转移超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