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整个行业在算力提升、工艺演进和先进封装技术上的发展,给了国产EDA实现突破的机会。

数字技术正在驱动各个领域的创新,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今年火爆全球的ChatGPT,也让我们看到数字经济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改变我们的生活。而支撑这些领域的HPC、HBM、5G、人工智能等技术赛道需要的高性能芯片,面临着晶体管容量增多、面积增大、I/O速度和封装集成度提高等设计和验证复杂度上的挑战,

“可能在一二十年前,半导体行业内还能听到这样的事故——一颗芯片流片出来是一块石头(无法运行)。但最近几年随着工艺的演进,芯片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大家反而越来越少听到这样的事。这得益于先进EDA工具的帮助,在整个前端设计过程中进行充分验证,把潜在bug都找了出来。”在第三届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IC应用博览会高峰论坛(ICDIA 2023)上,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合见工软”)副总裁刘海燕在接受《电子工程专辑》等媒体采访时说到。

 

见工软副总裁刘海燕

数字验证是连接数字和物理世界的重要桥梁,贯穿整个芯片设计流程。尤其是近几年行业进入更先进的工艺节点后,验证环节不管是在整个大芯片设计的时间投入,还是金钱成本上都几乎占了一半,是花费时间、资源最多的步骤。验证本身包括的流程也很多,包括软硬件仿真、调试、硬件加速器、原型验证等,随着芯片设计发展逐渐细化,验证方法学及验证手段也在不断发展。

发展国产EDA需要天时地利,更需“人和”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专注数字验证全流程工具的合见工软应运而生,于2021年3月1日在上海开始正式运营。据刘海燕介绍,公司目前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研发、销售和支持中心,目前公司的注册资本达32亿人民币。

EDA工具被称为“芯片之母”,属于整个半导体行业的上游,其发展需要一定的土壤来培育。过去一二十年,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在EDA工具上高度依赖国外产品,近几年随着国际形势的改变,国家开始大力支持本土芯片设计业,这个时间点上,中国已经开始具备发展自己EDA公司的土壤。

刘海燕认为,国产EDA也是必须要做、会很艰难却正确的方向。“最近两年国内涌现出很多新创EDA公司,但即便放眼国际,能像合见工软这样融资规模的公司是很少见的。”据资料显示,合见在成立两年多时间里,已经有接近一千名员工,88%是研发人员,平均EDA从业年限超过15年。同时她强调,EDA也不是说有资金、踩对时间点就可以做得出来的,优秀技术人员对于国产EDA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合见工软为例,公司资深管理团队15人均来自于国际领先的EDA公司,其中Fellow级别有四位,两位是验证领域世界级大牛。他们的加入也带来了虹吸效应,加速了合见工软验证团队的组建,近60位科学家和主任工程师,和690人的资深工程师团队构成了研发金字塔架构。“优质的EDA人才非常有限,所以在国内当前的大环境下,我们会与高校合作培养优秀的应届生,这也是合见工软为什么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拥有近千人团队的原因。”刘海燕说到。

、并购、投资多管齐下,加快完善产品线

本土EDA行业要想快速扩展生态,除了自研产品,还要像国际大厂一样积极寻找并购整合的标的,快速完善自己的产品线,增加竞争壁垒。据悉,合见工软从成立至今已全资收购三家公司,分别是上海华桑电子、北京云枢创新软件、北京诺芮集成电路。

其中,上海华桑电子有着优秀的硬件原型验证平台能力,合见工软则在软件验证上有着国际一流的团队,并购整合后的产品赋能,能够很快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并购云枢软件的目的是布局板级PCB和系统级工具,拓展公司自研产品之外的领域;今年4月份完成整合的诺芮集成电路是一家高速以太网控制器IP公司,扩展了合见工软的IP产品线。

“IP是芯片设计公司的刚需。从长期看,EDA公司一定要结合IP业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半导体客户,所以我们一定会在这方面做长期的布局。”刘海燕在谈到对诺芮集成电路的并购时说到,“诺芮的产品在很多的芯片设计公司已经经过验证,所以我们很快就做了这个(并购)决定,并且很快就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与采纳。”

除了上述三家公司,合见工软还投资了上海阿卡思、孤波科技,控股了工业低代码软件公司北京新享科技,与合见工软自主研发的验证产品互补,组合成更完整的IC验证、测试产品和研发管理工具链。

EDA产业链很长,初创公司一开始会聚焦在点工具的开发上,这在产业的特定发展阶段下有一定的价值,“但要解决用户的核心问题,一定需要任务驱动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刘海燕说到,合见工软在数字验证全流程工具上,从数字仿真、调试、原型验证、虚拟原型、形式验证及验证管理等产品陆续推入市场以来,得到了国内头部客户的采用,其中很多来自AI、CPU、GPU等大芯片领域。

从替代,走向领先

以当前中国对半导体行业的支持力度,足以支撑一家或几家大型本土EDA公司去做一些真正世界领先的产品,而不是简单的替代。

刘海燕认为,近几年整个行业在算力提升、工艺演进和先进封装技术上的发展,给了国产EDA这样实现突破的机会。“例如市面上看到一些芯片产品,虽然经历了好几代的技术迭代,但从一定程度上讲还是采用很多年前的架构,这对于目前行业中的算力、算法来说不是最优解。开发新架构的产品,需要更强更新的EDA工具来支持。”

2022年6月,合见工软推出了多款EDA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更好地解决芯片开发中的功能验证、调试和大规模测试管理,以及先进封装系统级设计协同等不同任务的挑战。

新一代EDA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时序驱动(Timing-Driven)原型验证系统UniVista Advanced Prototyping System(简称“UV APS”),是一种快速自动化实现4-100颗VU19P FPGA级联规模的芯片高性能原型验证方案,集成了先进的时序驱动全流程编译软件APS Compiler,自研的强大前端编译处理引擎,可以快速实现多种类型设计的移植和启动,降低用户初期部署成本。此外还有先进封装协同设计检查工具(简称“UVI”)的Sign-off级完整功能版;高效易用的数字功能仿真调试工具(简称“UVD”);大规模功能验证回归测试管理平台(简称“VPS”);即插即用的混合原型系统级IP验证方案UniVista Hybrid IPK(简称“HIPK”)。

国产EDA需要强强合作,而不是内卷 

今年6月,合见工软与国内的EDA领军企业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大九天”)联合宣布,将携手共建数模混合设计与仿真EDA联合解决方案。基于合见工软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级别高效数字验证仿真解决方案UniVista Simulator(简称UVS),以及华大九天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高精度并行晶体管级电路仿真工具Empyrean ALPS®(简称ALPS),打造完整的数模混合设计仿真方案,助力中国芯片设计企业解决数模混合仿真的挑战。

这次合作也是国产EDA领域的首次深度合作,意义非凡,引发了广泛关注。刘海燕认为,可以从几点来解读这次合作,一是从EDA工具的实际应用角度看,国内有很多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公司,他们从此可以用完全国产的EDA产品来做设计,并提高验证效率和精度;二是EDA行业的生态建设,华大九天是国内上市的EDA企业,也是当之无愧的龙头。合见工软是数字验证EDA领域的技术佼佼者,通过此次合作,探索出一条国产EDA产品技术协同创新的路径,相信会对中国EDA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基于上述两点,合见工软与华大九天这次合作,在各自深耕的领域强强联合,“EDA行业相对来说门槛很高。我们希望国产EDA可以更多的良性竞争,在各自领域把把强项产品线做完善,提升产品性能到国际水平,真真正正地服务整个半导体行业中的客户。”她说到,“这次合作也是在整个国产EDA生态里的一次探索。在完善的生态中寻求协同创新,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与国际厂商实现竞争胜利。”

责编:Luffy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有格局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对于一颗车规级大芯片而言,为了确保设计的正确性,必须在生产制造前进行大规模的仿真和验证,而芯片的算力规模越大、集成度越高,仿真验证的过程就会越复杂,设计人员需要更快地实现收敛和验证,来降低成本并提高结果质量。同时,传统的随机/自动测试模式生成(ATPG)方案在故障覆盖率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将 AI 和 EDA 融合是大势所趋。
在最近举行的第三届上海临港全球半导体大会上,Chiplet与先进封装技术论坛成为大会最为吸引人的论坛之一,这已经成为半导体业界值得关注的热点。那么,Chiplet与先进封装技术能否延续摩尔定律而成为未来10-30年持续提升计算性能密度和能效的可行技术呢?这对中国半导体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启发和机遇? 本次论坛邀请到半导体封测、Chiplet及互联设计,以及先进封装的多物理仿真等技术领域的专家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最新的Chiplet与先进封装技术和市场趋势讲座。
从低功耗设计验证工具LPC,到门级功耗静态分析工具GPA,再到RTL级功耗分析工具RPA,英诺达在低功耗设计EDA工具道路上一年内连迈三大步,书写着本土EDA一次又一次的创新突破。
信息技术将与人工智能技术、新型材料工程等一起携手前行,将信息技术推向全新的高度,实现人类大脑能力的延伸和放大。依靠工艺技术进步几乎无法实现更高性能的计算,特别是从现有计算芯片的主流路线推演,已难以满足Z级超算的性能、功耗和成本需求,需要研发新的计算芯片架构来应对智能化、大算力的新挑战。
过去的一年,大家都感受到了大模型取得了令所有人所称道的成绩,其背后实际上是强大的算力支撑。如果从2012年这一轮深度学习开始实现有效应用算起,它的算法网络结构其实就是持续极高速的增长,大概每六个多月可能就要翻一倍。单一AI算法对于算力的需求就增加了30万倍。
今年的Arm Tech Symposia技术大会回归线下,将分别在深圳、北京、上海三地举行。Arm高管将与生态伙伴一道共话AI 时代的未来计算、云网融合、软件定义汽车、软硬协同开发等热门话题。
据最新HBM市场研究显示,为了更妥善且健全的供应链管理,NVIDIA也规划加入更多的HBM供应商,其中三星(Samsung)的HBM3(24GB)预期于今年12月在NVIDIA完成验证。而HBM3e进度依据时间轴排列如下表所示,美光(Micron)已于今年7月底提供8hi(24GB)NVIDIA样品、SK海力士(SK hynix)已于今年8月中提供8hi(24GB)样品、三星则于今年10月初提供8hi(24GB)样品。
受智能手机产量下滑,以及品牌厂搭载趋势改变的影响,预估2023年智能手机相机模组出货量年减幅度将再扩大至8.9%,约40.65亿颗。而经过一年的库存去化,在2024年智能手机生产量有望恢复的预期下,明年智能手机相机模组市场有望恢复成长,出货量年增率预估3%,约41.71亿颗。
近日,武汉芯源半导体正式发布首款基于Cortex®-M0+内核的CW32A030C8T7车规级MCU,这是武汉芯源半导体首款通过AEC-Q100 (Grade 2)车规标准的主流通用型车规MCU产品。
1200 V分立器件提供出色的性能,有助于加速全球能源转型
『这个知识不太冷』系列,旨在帮助小伙伴们唤醒知识的记忆,将挑选一部分Qorvo划重点的知识点,结合产业现状解读,以此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在过去十年中,移动无线数据快速增长,使得运营商愈加迫切地需要新频
Temu在海外市场的崛起,主要是基于拼多多的供应链积淀,创新全托管、柔性供应等模式,为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带来极具“质价比”的购物体验。撰文|张贺飞编辑|沈菲菲11月28日,拼多多发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
由亚化咨询主办的第六届半导体大硅片论坛将于12月7-8日在上海召开,来自新昇、超硅、上海集成电路协会、KLA等公司的专家将带来精彩报告工业参观:半导体大硅片企业上海新昇半导体与上海超硅半导体,目前新昇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11月30日,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2023国际汽车电子与软件大会·滴水湖峰会上透露,目前,宁德时代旗下时代智能开发的滑板底盘已实现技术突破
2023年11月标准动态英文标准发布IPC-1791D 可信赖的电子产品设计,制造和组装供应商要求适用行业:1. Board Fabricator/Manufacturer2. EMS/Assembl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据财联社11月29日报道,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继长安汽车、吉利控股分别与蔚来汽车就换电业务达成合作后,蔚来换电业务的下一个潜在合作伙伴或为江
亚化咨询重磅推出《中国半导体材料、晶圆厂、封测项目及设备中标、进口数据全家桶》。本数据库月度更新,以EXCEL表格的形式每月发送到客户指定邮箱。中国大陆半导体大硅片项目表(月度更新)中国大陆再生晶圆项
当我们谈起日本半导体,会想到什么?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曾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国。90年代初,全球前10大半导体公司中,有6家来自日本。如今,日本DRAM“国家队”尔必达已经破产,NEC、东芝、日立
由亚化咨询主办的第六届半导体大硅片论坛将于12月7-8日在上海召开。来自新昇、超硅、上海集成电路协会、KLA等公司的专家将带来精彩报告工业参观:半导体大硅片企业上海新昇半导体与上海超硅半导体,目前新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