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小米汽车平均每店累积大订约1800至2000个,锁单率为35%至40%,而退订率约40%。截至4月2日凌晨,小米SU7的锁单量已达4万辆,令交付周期不断延长,最长的SU7 Max版需要等到8个月后交车。

近日,小米汽车SU7面世后,迎来了一波疯狂订购潮,数据显示部分订单的交付甚至已排到半年后。据《第一财经》报道,小米近日已要求供应商增加每月产能至1万辆,特别是高级版车型。小米汽车回应媒体指,正全力提升产能、加快交货。

按照小米汽车原本生产计划,3月产量逾3000辆,4月可增至4000至5000辆,并后每月产能在年底前稳定在6000辆的水平。早前多家机构研报预计,今年小米SU7的交付量在6万至8万辆之间。而根据产能规划情况,市场预测小米SU7今年的最大产量将在10万辆左右。

不过报道指出,鉴于小米汽车的销售情况超出预期,截至4月2日凌晨,小米SU7的锁单量已达4万辆,令交付周期不断延长。

顶配版交期长达8个月,退订率40%

截至4月2日上午,小米SU7标准版锁定订单后,交付周期预计为20至23周、SU7 Pro交付周期为19至22周,SU7 Max版交付周期则更长,长达28至31周,意味现在锁单SU7 Max版,将需要等到8个月后的年底才能收车。

汽车媒体“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指出,小米汽车平均每店累积大订约1800至2000个,锁单率为35%至40%,而退订率约40%。还剩5万多大定订单,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

孙少军在文中指出,“上市效果超预期,周末迎来进店量高峰,大部分订车客户进店确认,锁单和退订同时迎来高峰。因为门店数量较少,进店量完全超过门店承受能力,部分客户因为无法正常接待和提车时间选择退订,观望交付口碑。”

关于退订率,小米汽车市场部的一位负责人回应媒体时称,这些数字是内部数据,不便回应。

事实上,在小米SU7上市后第一天,“小米汽车被曝出现多起退定投诉”就登上微博热搜。小米汽车3月29日晚回应称:“大定7天可退。但我们也提供了主动锁定配置的选择,一旦锁定配置也就意味着锁单完成,车辆将进入生产阶段,配置无法再次修改,这个时候定金是不可退的。截至3月29日中午12点,我们的客服体系,接到关于退单及改配需求,总计469例。”

3月31日晚上,雷军发布微博称:“小米SU7创始版定购过程中,识别、拦截了部分异常订单和黄牛订单,因此将开启第二轮追加开售。”追加开售时间为4月1日中午12点,小米汽车 App 显示,1分钟之内本轮开售就全部售罄。同时,小米汽车方面表示,小米 SU7 创始版不会再开启新轮次的定购了。

孙少军指出,SU7 Max版本的锁单比例达40%,大幅增加,因顾客认为“顶配更有性价比”,但因为收车周期较长,已锁单的客户更关心取车时间,而对付款、交付等具体流程并不敏感。

针对小米SU7的客户画像,孙少军称,购买SU7的用户中,70%为男性,年龄在25-35岁之间。在车型选择上,30%的用户选择了SU7标准版,30%选择了SU7 Pro版,而剩下的40%则选择了SU7 Max版。而在颜色上,最受欢迎的配色为雅灰、霞光紫和银河灰。“整体偏年轻,对网上信息比较关注,但对汽车行业了解不多,知道主流品牌,看重品牌和雷军个人影响力。周末女性客户比例出现明显增长,被外观颜值所吸引。”

资料显示,小米汽车工厂目前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已于2023年6月竣工;二期计划于2024年动工,2025年完工。工厂内设有一号至四号厂房以及试验楼,年产能为15万辆,相关厂房已于2023年6月12日通过验收。

今天(4月3日),小米将在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工厂,举办小米SU7首批交付仪式。全国28城交付中心,也将于今天同步开启交付。

贾跃亭谈小米汽车:山寨文化

4月1日,贾跃亭发微博表示,小米汽车借助国内成熟的供应链优势,首款产品发布非常成功,但“跟随者”的价值观决定了小米只会抄袭,注定无法推动行业与科技进步、引领全球产业变革。

显然,在贾跃亭眼中,小米汽车没有硬实力,只是凭借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以及抄袭其他汽车,才能迅速推出小米SU7。一石激起千层浪,贾跃亭锐评完小米汽车后,他的评价又遭遇了广大网友吐槽。

数码博主@搞机王腾霄 表示,“贾老板这些年造出来的车,还没有雷军一年造出来的多,钱倒是花了不少。”

@测评君 直言,“人家小米造车3年量产,一朝成名!贾跃亭造车10年了还没造出来..别bb了,回来把欠的钱还上再说。贾跃亭这种人没有信誉可言,别看他怎么说的,要看他是怎么做的。“

罗永浩怒斥抹黑小米汽车的媒体

另一边,罗永浩则力挺小米汽车,认为雷军正在做正确的事情。他指出,那些嘲讽小米SU7的人大多没有开过保时捷,而国产新能源车已经超越了外国车。

对于仍然停留在过去观念的人,他表示现在的造车新势力远比传统车企更具创新性。

“嘲讽的人都是屌丝情结,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想法,想着自己有钱了就买奔驰宝马保时捷,这是从小灌输的思想。如果你真的关心那些车,就去4S店都试驾一遍,现在造车新势力大部分远远好于那些保守的传统车企。”罗永浩说道。

罗永浩认为,日本车、德国车已经过时,自己曾经说过理想ONE比几百万的车要好,但却遭到了许多骂声。

他还对之前的小米汽车退定金事件表示愤怒,认为某些媒体的标题党行为破坏了民族工业。小米SU7刚发布就收到100多个投诉,“可见这车厂出大事了。有一个小米汽车遭遇100多个投诉的热搜,这个热搜做得极其流氓。流氓到无以复加。首先奇怪的是昨天刚开的发布会,怎么这100多个人就提到车了。小米官方都说想办法解决大定不能退的事了,结果媒体还在这儿耍流氓说100多什么什么..这个标题党特别缺德,因为有些人根本不会去点开看详细的报告,他只从标题里理解信息。有些无良媒体毁我们的民族工业,干点正事吧! ”

最后,罗永浩表示,小米很可能在大众消费车市场上再次展现出良币驱逐劣币的力量,他认为服务广大消费者的企业才是最伟大的。

责编:Luffy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若交易达成,安森美将获得Allegro在磁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与客户资源,显著增强其在汽车和工业市场的垂直整合能力。
“物理智能(Physical AI)”,黄仁勋在CES 2025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即将全面到来的“Physical AI”时代,将是在1000万工厂、20万仓库、15亿汽车和卡车及海量人形机器人之上应用的下一波万亿规模市场驱动力。
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意法半导体和三安正朝着于2025年年底前实现在中国本地生产8英寸碳化硅这一目标稳步迈进,届时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及能源等市场对碳化硅日益增长的需求。
预计到2030年,随着ADAS、智能座舱等技术的普及,高端芯片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点。然而,短期内,产能过剩问题仍将是行业的主要挑战。
日本罗姆半导体公司更换了其首席执行官(CEO),这一决定是由于公司面临财务困难和经济挑战。罗姆半导体预计在2024财年将出现60亿日元的净亏损,这是自2012年以来公司首次遭遇全年亏损......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认为该新规难以实现,并质疑其技术可行性。现有技术条件下,要求车辆在时速高达62英里/小时(约10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自动刹停并避免碰撞几乎是不可能的。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千万级中标项目5个,百万级中标项目12个。文|新战略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内发布35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15527.01万元。(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
‍‍据“龙岩发布”3月5日消息,蓝天LED显示屏产业链生产项目一期装修已完成50%,预计3月底可完工,4月初试投产。加入LED显示行业群,请加VX:hangjia188图源:龙岩发布据介绍,蓝天LED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编者荐语特征提取是计算机
数据民主化终极拷问:借助大模型问数,究竟能不能实现灵活、准确、深入的数据洞察?“华东区会员复购率是多少?”——业务提需求3天,IT排期2周,口径对齐5轮。“为什么A产品毛利异常?”——指标定义模糊,数
市值一夜蒸发2900亿”作者|王磊编辑|秦章勇特斯拉陷入一个怪圈。马斯克的权力越来越大,但特斯拉的股价却跌得越来越惨。就在昨天,特斯拉股价又下跌了4.43%,一天之内蒸发4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5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从上表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40强PCB企业总营收约416.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营收排名第一位的是臻鼎科技(36.05亿美元),排名第2~5位的分别是欣兴电子(26.85亿美元)、
‍‍近几年,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产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如LED显示间距持续缩小、LED芯片持续微缩化、产品、工艺制造环节更为集成,以及RGB 封装与COB 降本需求迫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参会!往期精选《2024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2024年,36家移动机器人企业融了超60亿元2024移动机器人市场:新玩家批量入场,搅局还是破局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 来源:时光沉淀申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