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FR报告,中国在短短四年内将机器人密度翻倍,从2019年的每万名员工配有235台机器人增长到2023年的470台。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在机器人的工业应用方面已经超过德国、日本,位居世界第三。而韩国、新加披排名第一、二位。

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国际重要指标。根据该报告数据,全球平均机器人密度在2023年创新高,每一万名员工配备162个机器人,是7年前(74个)的两倍多。就不同国家来看,在机器人密度方面,韩国居世界之首,每一万名员工配有1012个机器人。排名第二的是新加坡,每万名员工配有770台机器人。随后是中国,每一万名员工配有470个机器人,这一数字是2019年的两倍多。

而德国和日本分别以每万名员工配有429台和419台机器人排名第四和第五。

韩国经济依赖于其世界闻名的电子产业和强大的汽车产业。这两个行业是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客户,且对高精度、高效率的生产需求推动了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自2017年以来,韩国在机器人应用上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大规模投资,不仅包括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还包括软件和系统的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需求,其机器人密度平均每年增长6%。

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制造业员工人数非常少,使得即使运营存量相对较小,也能实现较高的机器人密度。这种小规模的劳动力市场使得机器人可以更高效地替代人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新加坡约有85%的机器人安装在电子生产企业。

最近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根据IFR报告,中国在短短四年内将机器人密度翻倍,从2019年的每万名员工配有235台机器人增长到2023年的470台。

市场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整体体量占全球将近1/3,为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覆盖国民经济的60个行业大类和168个行业中类。特别是在汽车、3C电子、光伏、锂电等高端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需求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尽管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规模庞大,但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率转负,劳动力短缺问题凸显,制造业企业需要提前进行自动化与智能化布局,以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用工急迫的问题。随着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型,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技术进步是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驱动力。尽管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在某些关键核心技术如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等方面仍存在差距,但近年来自主品牌的机器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多关节型机器人销售占比达到57%,显示出更高的操作自由度和可编程性能。

当然,国家政策也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的重要因素。比如,《“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旨在推动核心技术突破、提高整机综合指标和关键零部件性能等。这些政策为机器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9月,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了《世界机器人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23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27.6万个,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

该报告称,中国不仅在推动国内安装更多机器人,还在增加机器人制造商的份额。中国国内市场在2023年达到47%。相比之下,过去十年,这一比例一直在28%左右波动。报告预测,从长远来看,中国制造业领域对机器人需求仍有很大增长潜力,预计到2027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至10%。

责编:Jimmy.zhang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此次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涵盖了多个高科技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半导体以及量子技术等。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美国首次将中国的大模型公司(智谱AI)列入实体清单。
Axiom Space提议利用太空的独特条件来提升半导体制造技术,虽具有一定的潜力,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克服高昂的成本和技术上的挑战。
该榜单显示,美国以413家公司位居榜首,总价值达到348万亿元人民币,占榜单总价值的56%。中国则以134家公司位列第二,总价值为65万亿元人民币,占榜单总价值的13%。
全球半导体设备的投资计划相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6%,计划投资总额达到了1328亿美元,但实际上,2024财年全球半导体设备的投资总额预计比初期预算减少95亿美元,降至1233亿美元......
富士康将停止派遣中国大陆员工前往位于印度的苹果 iPhone 组装工厂,还将加强中国大陆工厂的 iPhone 半成品生产和出口,以确保在此期间印度的最终组装厂能够生产出足够的智能手机......
如今,台积电在美国的4纳米芯片量产标志着美国首次在本土实现先进制程技术的突破,这将显著提升美国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地位。
• 2024欧洲电动汽车销售遭遇增长瓶颈,多家车企将面临因无法满足欧七排放标准而带来的巨额罚款风险。 • 汽车厂商将电动汽车销售贡献作为降低旗下所有车辆平均排放量的关键。 • 汽车制造商需要解决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价格高、相关保险费和充电体验差的看法,以提高电动汽车的销量。
• 2024 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 2%,出货量达到 3.07 亿部。 • 全球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增长 10%,平均售价增长 7%。收入和平均售价均创下历史新高。 • 三星在出货量方面继续领跑市场,占据 19% 的销量份额。 • 苹果在营收方面领先,并创下了其历年第三季度出货量、收入和平均售价的最高记录。 • 小米位居第三,收入增长超过出货量增长比例,而 OPPO 则位居第四。vivo 在前五大手机品牌厂商 中同比增长最快。
芯联集成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多项关键指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均呈现出积极向好态势。
廿载峥嵘追芯路,求实鼎新启新程。2025 年 1 月 10 日,轻寒料峭难掩勃勃生机,以 “新时代,大有可为” 为主题,大普技术二十周年庆典暨乔迁仪式于东莞市松山湖圆满举行。
1月15日,据36 氪汽车信息,从今年开始,比亚迪部分车型将陆续交付其自研的中高阶智驾方案,包括高速领航和城区领航,1300 人左右的智驾自研团队正在冲刺最后的交付工作。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比亚迪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SUBSCRIBE to USImage: Cath Virginia / The Verge, Getty Images随着野火继续肆虐洛杉矶县的部分地区,在公用事业工作人员努力恢
  中宇联云计算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掌门人康俊燕,深耕通信领域多年,是“云边端”领域绝对的资深专家。不过,他所在意的,不是用新技术去替代旧技术,而是如何让新技术与旧技术更好地融合,
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有40W+芯片行业粉丝。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源链接等,我会分享在朋友圈。扫码加我本人微信👇日本的强主要体现在材料领域,韩国主要强在设备零部件方
YLB外围简单具有出色恒压控制精度的电源管理ic U52143恒压芯片通过引入一个负反馈回路来实现稳定输出电压。负反馈回路中包含一个比较器,用于测量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之间的差异。然后,根据差异调整输出
本文来源:智能通信定位圈1月15日晚,乐鑫科技(688018.SH)发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实现营收19.85亿元至20.15亿元,同比增长39%至41%;归母净利润预计在3亿元至3.4
 △广告 与正文无关 1月14日,一博科技接受机构调研,就最近公布的收购事宜,介绍了珠海邑升顺未来的定位及规划。一博科技表示,公司最近收购了珠海市邑升顺电子有限公司(简称“珠海邑升顺”)少数股东的股权
本文来源:智能通信定位圈本文作者:露西2025年及以后,中国及全球范围内采用蜂窝物联网连接方案的设备量仍将持续增多,这得益于4G网络被充分利用、5G及5G RedCap在物联网领域规模上量。中国及全球
备注: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此公众号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需购买芯片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咨询。也可邮件至Amall@ameya360.com或拨打+86-21-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SUBSCRIBE to USPrem Kumar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将量子信号与经典信号一起挤入光纤电缆。然而,量子比特基于单个粒子的微妙量子态,这些量子态可能会被热噪声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