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寒武纪”)的市值在短短两个月内暴涨超过150%,达到了2200亿元人民币,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在11月27日,寒武纪的股价达到了588.7元/股,总市值超过2400亿元,这使得寒武纪在国内芯片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中芯国际和海光信息。
寒武纪作为国产AI芯片的龙头企业,专注于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的研发和生产,尽管寒武纪的营收规模尚不足2亿元,市值高达2200亿元,PB值高达43倍,远超申万半导体指数均值的4.65倍,位列159家A股半导体公司之首。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7.24亿元
2024年10月31日,寒武纪发布了其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27.09%;归母净利润为-7.24亿元,同比上升10.3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62亿元,同比上升9.07%。具体到第三季度,寒武纪单季度营收达到1.21亿元,同比增长284.59%,环比增长208.30%。然而,公司第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仍为-1.94亿元,同比上升26.06%,扣非后净亏损为2.54亿元,同比上升17.61%。
虽然寒武纪在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了营收的高速增长,但净亏损仍较大,毛利率有所下降,第三季度毛利率为51.20%,同比下降14.92个百分点。
从财务数据来看,寒武纪在第三季度的存货和预付款项显著增加,分别环比增长了10.84亿元,可见该公司的供应链逐渐好转,交付能力持续增强。此外,寒武纪的总资产为60.9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0%;归母净资产为51.3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9.1%。
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在2024年前三季度暂停了部分毛利率较低的研发项目,以降本增效。在AI芯片领域的市场拓展仍在继续,并且随着产品批量交付,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
业务调整,在AI芯片领域持续探索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最初专注于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2017年至2018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此,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71万元和1.17亿元,同比增长1392.04%和279.35%。然而,到了2019年,由于客户的合作变化,终端智能处理器IP业务收入明显下滑,仅占总收入的15.49%。与此同时,寒武纪拓展了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和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这些新业务迅速成为新的收入来源,使得2019年的营业收入达到2.96亿元,占总收入的66.72%。
随着寒武纪在科创板上市,开始进一步调整业务结构。上市后,公司的云端产品线和边缘产品线逐渐成为主要产品之一,但营收在上市后并未持续增长,反而出现了波动。例如,2020年至2022年,寒武纪营业收入分别为4.59亿元、7.21亿元和7.29亿元,增速分别为3.38%、57.12%和1.11%。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持续亏损,且亏损幅度逐年扩大。
进入2023年,AI大模型新技术浪潮本应为寒武纪带来更多的商业订单和营收来源,该公司却出现了营收锐减的情况。
2023年上半年,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下降33.37%。这一营收下滑主要受供应链影响,公司调整销售策略,优先服务毛利较高、信用较好的客户。此外,寒武纪还面临研发投入增加、管理费用上升等问题,导致净利润持续亏损。
寒武纪市值飙升与业绩矛盾
自成立以来,寒武纪已经连续亏损多年,累计亏损超过55亿元,其股价却在过去两年半中涨幅接近十倍,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元。这种股价的暴涨主要受到市场对AI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以及国际科技巨头如英伟达的影响。特别是在ChatGPT等AI技术爆火的背景下,市场对AI芯片的需求激增。寒武纪的高市值也与其在半导体领域的战略地位有关,被视为国产替代的重要力量。
然而,寒武纪的高估值引发了市场的质疑。一方面,其营收增长缓慢,过去三年收入徘徊在7亿元左右,且研发投入持续减少。另一方面,其股价上涨吸引了大量机构投资者,包括多家基金公司持有较高比例的股份。这种现象被一些分析师称为“妖股”,因为股价走势与基本面脱节,存在泡沫破裂的风险。
虽然AI芯片市场前景广阔,但寒武纪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盈利仍是一个未知数。如果寒武纪无法在未来实现盈利,一旦市场情绪发生变化,股价可能会迅速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