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场通信(NFC)和远场通信之间的区别在于,两者分别基于球面波(Evanescent wave)和平面波(plane wave)进行信息传输,近场区域包括反应近场(消逝波)、辐射近场(球面波)。

近场通信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678年,荷兰物理学者克里斯蒂安·惠更斯(Huygens)提出的波动理论是其雏形。

100多年后,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Thomas Young在1801年发现双缝衍射现象,也就是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丁·菲涅耳(Fresnel)在1815年提出的菲涅耳衍射(Fresnel diffraction)概念,区分了近场和远场的概念;德国物理学家约瑟夫·冯·夫琅和费(Joseph von Fraunhofer)于1821年发现衍射光栅(后人称之为夫琅禾费衍射)。

这些发现让近场通信技术的轮廓逐渐清晰,但直到1891年,才由英国物理学家瑞利(Lord Rayleigh)计算出近场和远场通信的边界。又过了近100年,1983年,RFID技术的发明人——查尔斯·沃尔顿(Charles Walton)获得基于RFID的NFC的首个专利。

在由智慧终端微电子协会(ITMA)主办的ITMA SUMMIT 2024峰会上,香港大学IEEE Fellow刘元玮教授发表了题为《从近场通信到近场感知》的重要演讲。刘元玮在球面波和感应近场区研究方面有着深厚造诣,他探讨了近场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向更广泛应用领域的拓展,并展望了近场感知技术在未来智能生活中的无限潜力。

香港大学IEEE Fellow刘元玮教授

近场通信与感应近场区的区别与应用

近场通信(NFC)和远场通信之间的区别在于,两者分别基于球面波(Evanescent wave)和平面波(plane wave)进行信息传输,近场区域包括反应近场(消逝波)、辐射近场(球面波)。近场通信通常适用于短距离内的设备间数据交换,而其有效范围取决于波长(频率)和天线孔径大小。

不同频率带(3.5 GHz, 28 GHz, 7.8 GHz, 15 GHz)对应的近场和远场范围各有不同,而在不同距离下近场通信的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和性能也有所不同。对于常见的13.56 MHz频段,近场通信有效区域大约在几厘米之内。然而,随着频率的增加或天线尺寸的扩大,可以一定程度上扩展这一范围,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设备体积增大和技术实现难度提升等问题。

刘元玮介绍了他在Radiating Field(辐射场)领域的研究成果,即通过创新方法将传统的近场区域显著扩大至可达百米之远。这种突破性的进展不仅解决了传统近场通信距离受限的问题,也为室内定位、车辆追踪、无人机路径规划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等应用场景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雄安新区的停车场项目中,利用近场通信技术克服了GPS在室内外定位不佳的问题;而在VR/AR体验中,通过提高定位精度减少用户因视觉不同步导致的眩晕感。

感应近场区的应用前景

刘元玮还分享了感应近场区在智能家电、食品安全检测及成像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案例,例如跟踪和轨迹预测、NISE辅助波束跟踪、人类活动识别、位置信息辅助波束跟踪。他提到,智能冰箱可以通过内置传感器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检测食品的新鲜度,如判断鸡蛋是否变质,这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此外,感应近场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食品质量监控,确保消费者获得安全可靠的产品。在成像方面,该技术同样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可用于高精度物品检测和图像生成。 

最后,刘元玮强调了近场感知技术在未来智能生活中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信号优化、3D地图生成等领域。他鼓励业界同仁关注并探索这些新兴方向,共同推动技术进步。

责编:Luffy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目前,CPO技术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HPC)、人工智能、通信系统、传感器网络和生物医学等。
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市场蓬勃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全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来到了持续发展阶段,这也促使了企业不断加大其在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其中 AI、机器视觉和 RFID 等先进技术在实现高效生产物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西安光机所在光子集成芯片领域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物理评论通讯》(Physical Review Letters)、《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以及全球光通信大会 OFC 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
Khaveen投资指出,这一预测数据还不包括专利许可费在内,即高通可能因苹果产品转换每年再损失近20亿美元,共计损失近100亿美元。
近日,芯和半导体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Xpeedic)在上海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券商为中信证券。
龚诚表示,“该技术体现了光电融合的巨大优势,是微波光子学领域的新尝试。利用该技术,未来我们可以用光来实现对任意电磁波(微波、太赫兹、红外等)的高速探测、调制甚至计算。”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小米宣布全球首发光学预研技术——小米模块光学系统,同时发布官方宣传视频。简单来说,该系统是一个磁吸式可拆卸镜头,采用定制M4/3传感器+全非球面镜组,带来完整一亿像素,等效35mm焦段,配备f/1.4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编者荐语特征提取是计算机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01摘要近年来,电子控制单元(ECU)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便利功能,而是将多种功能整合为一体。因此,ECU 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功能和外部接口,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也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日(3月3日)晚间,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115.62亿元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A股市场又一起百亿并购2025年
市值一夜蒸发2900亿”作者|王磊编辑|秦章勇特斯拉陷入一个怪圈。马斯克的权力越来越大,但特斯拉的股价却跌得越来越惨。就在昨天,特斯拉股价又下跌了4.43%,一天之内蒸发4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5
‍‍近几年,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产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如LED显示间距持续缩小、LED芯片持续微缩化、产品、工艺制造环节更为集成,以及RGB 封装与COB 降本需求迫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来源: 逍遥设计自动化申
高通又放大招了!3月3日,也就是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第一天,高通正式宣布,推出自家的最新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解决方案——高通X85。高通X85对于高通X85的发布,行业早有关注。因为高通的手机So
2025年3月11-13日,亚洲激光、光学、光电行业年度盛会的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3号入口厅N1-N5,E7-E4馆盛大召开。本次瑞淀光学展示方案有:■ MicroOLE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