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半导体是一家专注于RISC-V车规级芯片设计开发的公司,公司的首颗明星产品——紫荆M100于今年9月成功点亮,并获得了功能安全认证,其采用模块化设计,内核可重构,具备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少的耗时……

近日,长城汽车与南京江北新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长城汽车培育的RISC-V车规芯片设计公司——南京紫荆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紫荆半导体”,Cercis Semiconductor)正式落户南京江北新区。

首颗芯片已于今年9月点亮

资料显示,紫荆半导体是一家专注于RISC-V车规级芯片设计开发的公司,致力于打造高质量、自主可控的车规级芯片及解决方案。公司的首颗明星产品——紫荆M100,是国内首颗基于开源RISC-V内核设计的车规级MCU芯片。该芯片于今年9月成功点亮,并获得了功能安全认证,其采用模块化设计,内核可重构,具备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少的耗时。同时,紫荆M100还满足功能安全ASIL-B等级要求和ISO21434网络信息安全标准,面向车身控制,能够胜任多个系统,满足不同车型不同架构平台的差异化需求,在落地应用时展现出极高的灵活性。

紫荆M100成功点亮

长城汽车计划将紫荆M100芯片广泛搭载于多款车型中,未来五年上车量不低于250万辆。此外,长城汽车还在规划下一代面向动力、底盘及域控应用的车规芯片,以满足更高功能安全等级和更高性能的需求。

成本虽高,但车企自研芯片风潮不减

紫荆半导体的成立,是长城汽车森林生态进一步拓展、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加强、智能化产品供应链进一步完善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注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开始涉足芯片研发领域。上汽集团、东风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车企,开始规模化地投资芯片产业,布局的产品覆盖了车身控制芯片、智能座舱芯片、自动驾驶芯片等:

  • 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芯擎科技推出了高阶智驾SoC芯片AD1000,可全面满足L2至L4级智能驾驶需求。而更早之前,芯擎科技自研的第一颗7纳米制程车规级SoC芯片“龍鹰一号”于2021年12月发布,截至2023年12月出货量已突破20万片;
  • 上汽集团通过联合多方设立产业基金、投资芯片企业、牵手行业巨头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加大在汽车芯片领域的布局。近年来,上汽集团接连投资川土微电子、尚阳通、芯驰科技等芯片企业;
  • 比亚迪在2021年2月就完成了对顶平线的战略投资。此后3年多时间里,比亚迪投资了近80家企业,其中近1/3的企业都是芯片半导体相关领域,涵盖AI芯片、智能驾驶芯片、碳化硅外延芯片、半导体器件等细分赛道。

造车新势力方面,蔚来、小鹏先后于今年7月、8月宣布其自主研发的芯片成功流片:

  •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也在NIO Day 2024活动上强调了AI将成为智能电动汽车企业的核心基础能力,其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号称是业界首款采用5nm车规工艺制造的高阶智能驾驶芯片,预计将会搭载在明年一季度上市的蔚来ET9车型上;
  • 小鹏汽车的“图灵芯片”则号称是全球首颗同时应用在AI汽车、AI机器人和飞行汽车上的AI芯片,面向L4自动驾驶领域打造。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由于汽车芯片的研发成本极高且出货量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盈利,因此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走这条路。例如,芯驰科技副总裁陈蜀杰就曾表示,一颗大SOC汽车芯片的研发投入可能超过10亿元人民币,而出货量要达到数百万颗以上才有可能收回成本。

“不能再受制于人”

尽管如此,长城汽车仍然坚定地选择了自主研发的道路,希望通过掌握核心技术来打破国外厂商对关键零部件市场的垄断局面。“不能再受制于人”,这是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复提到的一句话。

魏建军表示,紫荆M100的成功点亮,是长城汽车在芯片自研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在RISC-V架构上的领先探索。未来,紫荆半导体将致力于RISC-V车规芯片的开发,实现长城国产化芯片自研供应,并辐射行业车厂,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芯片自研之路贡献更多力量。

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RISC-V作为近年来兴起的开源指令集架构,因其完全开源、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的特点,被业界视为颠覆芯片赛道格局的“黑马”。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在RISC-V架构上的领先探索和出海进程,很可能会对Arm统治车芯的格局产生巨大冲击。

此外,在推进自身技术创新的同时,长城汽车也十分重视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关系。通过与南京江北新区的合作,紫荆半导体不仅可以获得地方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和技术资源,还将有机会参与到更广泛的产业链条当中。未来,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落地实施,一个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在内的完整生态体系有望逐步形成,从而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行业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产品和服务选择。

责编:Luffy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恩智浦半导体(NXP)近期在汽车电子领域展开了一系列重要的收购行动。在短短一个月内,恩智浦连续收购了两家重要的汽车技术公司。这些收购可能是恩智浦长期战略布局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并购快速扩展其业务范围,增强竞争力......
哪吒汽车官网突然无法访问,页面显示“系统维护中,请稍后再试”。尽管官网故障已得到修复,但这一事件暴露了哪吒汽车在技术运维和品牌管理上的不足。再加上哪吒汽车及其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权冻结事件,内部管理层也发生了变动等,对哪吒汽车的财务状况和市场信心造成了显著冲击......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调整通知,中国拟对用于制造电池组件和加工关键矿物锂、镓等的技术实施出口限制......
2024年,多家新能源车企的交付量均创下新高。理想汽车以500,508辆的年度交付量成为首个年交付量突破50万辆的新势力品牌,同比增长显著。零跑汽车也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全年交付近30万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大车企纷纷设定了更高的年度目标。小米汽车计划在2025年交付30万辆,深蓝汽车目标为50万辆,岚图汽车目标为20万辆......
利扬芯片拟收购李玲、李瑞麟、封晓涛、贾艳雷、孙絮 研及李亮合计持有的国芯微 100%股权。最终收购价格需在完成尽职调查及审计、 评估程序后经协商确定,并在正式的转让协议中明确......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虽然未全面复苏,但生成式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2025年的技术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行业在新一年中回暖带来了新的希望。基于与业内专家和厂商的交流,本文总结了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10大技术趋势,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
• 2024欧洲电动汽车销售遭遇增长瓶颈,多家车企将面临因无法满足欧七排放标准而带来的巨额罚款风险。 • 汽车厂商将电动汽车销售贡献作为降低旗下所有车辆平均排放量的关键。 • 汽车制造商需要解决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价格高、相关保险费和充电体验差的看法,以提高电动汽车的销量。
• 2024 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 2%,出货量达到 3.07 亿部。 • 全球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增长 10%,平均售价增长 7%。收入和平均售价均创下历史新高。 • 三星在出货量方面继续领跑市场,占据 19% 的销量份额。 • 苹果在营收方面领先,并创下了其历年第三季度出货量、收入和平均售价的最高记录。 • 小米位居第三,收入增长超过出货量增长比例,而 OPPO 则位居第四。vivo 在前五大手机品牌厂商 中同比增长最快。
芯联集成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多项关键指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均呈现出积极向好态势。
廿载峥嵘追芯路,求实鼎新启新程。2025 年 1 月 10 日,轻寒料峭难掩勃勃生机,以 “新时代,大有可为” 为主题,大普技术二十周年庆典暨乔迁仪式于东莞市松山湖圆满举行。
1月15日,据媒体报道,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已经抵达深圳,参加深圳分公司年会活动,并将访问中国多个城市。此前的1月13日,便已有外媒报道,黄仁勋在本周将开启中国之行。值得注意的是,黄仁勋此次访华
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有40W+芯片行业粉丝。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源链接等,我会分享在朋友圈。扫码加我本人微信👇日本的强主要体现在材料领域,韩国主要强在设备零部件方
2022年下半年以来,需求下降,芯片价格跳水,芯片行情趋向寒冷,拼价格、拼服务、拼账期成为常态,持续的低迷之下,芯片人都开始靠省钱过日子。同时,我们发现,行情冷淡的时候,订货、配单、PPV(Purch
1月15日,小米公司在韩国首尔举行了首次发布会,正式推出其旗舰手机,标志着小米正式进军韩国市场并开启业务运营。           小米在发布会上展示了两款最新的智能手机机型,分别为小米 14T 和红
1月15日消息,据CRN报道,高通已聘请英特尔前Xeon服务器处理器首席架构师 Sailesh Kottapalli 出任公司高级副总裁,以领导高通公司数据中心 CPU 的开发。据了解,Kottap
年终岁末,不少朋友都动起了更换电动车的心思。如今的电动车市场,那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品牌林立,各种车型让人眼花缭乱,想要从中挑选出性价比超高且口碑爆棚的一款,着实让消费者们费了不少脑筋。别着急,今天就给
 △广告 与正文无关 1月14日,一博科技接受机构调研,就最近公布的收购事宜,介绍了珠海邑升顺未来的定位及规划。一博科技表示,公司最近收购了珠海市邑升顺电子有限公司(简称“珠海邑升顺”)少数股东的股权
遵循大赛的宗旨和既定流程,2025年1月13日上午9:30,赛前培训在电子信息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南京大学)丙409顺利开展。本次大赛成功吸引了来自电子学院、物理学院、集成电路学院以及毓琇书院的4
备注: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此公众号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需购买芯片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咨询。也可邮件至Amall@ameya360.com或拨打+86-21-3
 △广告 与正文无关 我国首个14万亿元省份!广东经济总量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记者从15日开幕的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获悉,预计2024年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