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MD与英伟达(NVIDIA)在资本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命运。AMD股价因财报不及预期连续重挫,而英伟达则凭借AI领域的绝对优势股价飙升。
2025年2月5日盘后交易,AMD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暴跌超过10%,市值蒸发约200亿美元,这是自2023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2月7日,AMD股价重挫2.36%,创下自2023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这是AMD在2月5日盘后交易大跌之后的市场继续反应。
在同一时间段内,AMD的主要竞争对手英伟达的股价大幅上涨,涨幅高达160%,而费城半导体指数的累计涨幅甚至超过了20%。尽管AMD在GPU(图形处理器)领域对英伟达构成竞争,但股价表现却远远落后。
AMD数据中心业务表现低于市场预期
2月4日,AMD公司公布其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财务报告,报告指出,第四季度收入高达77亿美元,创下历史记录,毛利率达到51%,实现营业收入8.71亿美元,净收入4.82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0.29美元。而在非GAAP标准下,公司的表现更为亮眼,毛利率提升至54%,营业收入和净收入分别达到创纪录的20亿美元和18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为1.09美元。
AMD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
在2024年全年,AMD营收达到258亿美元,毛利率为49%,营业收入为19亿美元,净收入为16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为1.00美元。按照非GAAP标准计算,毛利率创纪录地达到了53%,营业收入为61亿美元,净收入为54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为3.31美元。
AMD公司2024年全年财务营收
AMD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Lisa Su博士表示:“2024年对AMD来说是一个转型年,我们交付了创纪录的年收入和强劲的盈利增长。数据中心部门的年收入几乎翻了一番,随着EPYC处理器的采用加速,我们实现了超过50亿美元的AMD Instinct加速卡收入。展望2025年,基于我们产品组合的强大实力和对高性能及自适应计算需求的增长,我们看到了持续增长的明确机会。”
数据中心业务,AMD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营收为39 亿美元,同比增长 69%。AMD表示,这主要得益于 AMD Instinct™ GPU 出货量的强劲增长和 AMD EPYC™ CPU 销量的增长,预计 2024 年,数据中心部门收入将达到创纪录的 126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94%,这得益于 AMD Instinct 和 EPYC 处理器的增长。
然而,AMD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业务部门的营收仍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1.2亿美元。
多家投行下调AMD目标股价,指出其缺乏短期增长催化剂,且未能提供明确的AI路线图。Robert W Baird分析师直言:“AMD的股票在未来六个月内可能成为‘dead-money call’(缺乏增值潜力的投资)。”
数据中心业务“高增长”下的隐忧
与AMD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伟达在财报季展现了强大的增长韧性,其第三季度数据中心收入达308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占据全球AI芯片市场约90%的份额。
英伟达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
2月5日,英伟达的股价在交易中大幅上涨超过5%,市值再次突破3万亿美元,成为市场的焦点。
根据标普全球市场情报的数据,英伟达的股价在周一交易中上涨了4.1%,显示出其作为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的强劲表现。
AMD的MI300X GPU虽在硬件性能上对标英伟达的H200,但其上市时间晚于对手一年,且软件生态的成熟度逊色于英伟达的CUDA生态系统。英伟达通过Hopper和Blackwell架构持续巩固技术壁垒,AMD计划在今年年中开始量产其下一代 MI350 AI 加速器,进一步拉大差距。
与英伟达“All in AI”的战略不同,AMD的业务线覆盖PC、游戏、嵌入式芯片等多个领域。尽管其数据中心业务占比提升至总营收的50%,但AI相关收入仅占其中一部分,而英伟达88%的数据中心收入直接来自AI市场。市场认为,AMD的“广撒网”策略削弱了其在关键领域的竞争力。
英伟达的Hopper架构GPU已成为AI训练的“行业标准”,Blackwell系列更将算力提升至新高度。其CUDA软件生态、以太网支持及DGX云平台构建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解决方案,客户黏性极强。例如,Meta、微软等巨头的大模型训练几乎完全依赖英伟达芯片。
尽管市场担忧AI算力需求可能放缓,但英伟达管理层表示,Blackwell芯片未来12个月的订单已售罄,推理需求的指数级增长将推动长期需求。此外,其与台积电的紧密合作确保了先进制程芯片的稳定供应。
英伟达通过股票回购(如2024年第三季度斥资110亿美元)而非分红的方式回报股东,既保留现金用于研发,又推高了股价。相比之下,AMD未进行分红,且研发投入分散,未能获得同等信心。
Robert W. Baird & Co.的董事总经理Ted Mortonson对AMD的未来持悲观态度,认为AMD的股价如同一支价值极低、几乎没有内在价值的看涨期权。他认为,英伟达在半导体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使得AMD在芯片采用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的投资组合经理Matt Wittmer认为,尽管AMD缺乏明确的人工智能战略指南,但市场上有足够资金,AMD仍有参与的空间。他认为,即使从技术角度来看AMD不是任何人的首选,但英伟达、博通等不可能独自完成所有的建设,AMD如果能获得15%的市场份额,也能意味着一大笔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