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近期,恩智浦已经在短短两个月内连续收购了三家公司:奥地利的TTTech Auto、美国的Aviva Links和最近的Kinara,总交易金额超过12亿美元。然而,与此同时,恩智浦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

2月10日,恩智浦半导体(NXP)。宣布,已与高性能、节能和可编程离散神经处理单元 (NPU) 领域的行业领导者 Kinara 达成最终收购协议。此次收购将以全现金方式进行,价值 3.07 亿美元,预计将于 2025 年上半年完成,但须遵守包括监管部门批准在内的惯例成交条件。

回顾近期,恩智浦已经在短短两个月内连续收购了三家公司:奥地利的TTTech Auto、美国的Aviva Links和最近的Kinara,总交易金额超过12亿美元。这一系列收购旨在强化其在汽车芯片、边缘计算和物联网领域的竞争力。

然而,与此同时,恩智浦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根据相关报道,恩智浦 2024 年的营收同比下降了 5%,库存周转天数攀升至 150 天。为应对市场压力,该公司可能准备进行全球裁员,或裁减约 1800 人。

收购战略

  • 收购Aviva Links:增强汽车连接技术

2024年12月,恩智浦以2.425亿美元收购美国汽车连接系统制造商Aviva Links。后者专注于汽车 SerDes 联盟(ASA)技术,其研发的非对称以太网设备能在单芯片内实现视频和以太网通信,支持高带宽和低延迟的车辆互联需求,这对 ADAS 和 IVI 系统的高效运行意义重大,其在无线通信安全方面的专长也有助于恩智浦提供更安全的连接解决方案。

这一收购有助于巩固恩智浦在汽车以太网和高速连接领域的技术优势,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更高效的连接解决方案。

  • 收购TTTech Auto:强化软件定义汽车(SDV)能力

2025年1月,恩智浦以6.25亿美元收购奥地利汽车中间件公司TTTech Auto。TTTech Auto专注于软件定义车辆(SDV)独特安全关键系统和中间件创新,其核心产品MotionWise以其安全性、实时性和高效软件集成能力闻名,能够支持L3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此次收购弥补了恩智浦在中间件领域的短板,并加速了其SDV开放平台CoreRide的发展,使汽车制造商降低复杂性、提高系统性能并缩短上市时间。

  • 收购Kinara:布局边缘AI计算

2025年2月,恩智浦以3.07亿美元收购美国边缘AI芯片公司Kinara。Kinara专注于开发神经处理单元(NPU),适用于网络边缘的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据介绍,Kinara 的离散 NPU(包括 Ara-1 和 Ara-2)在性能和能效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这使它们成为视觉、语音、手势和各种其他生成式 AI 驱动的多模式实现中新兴 AI 应用的首选解决方案。这两款设备都具有创新架构,可以映射推理图,以便在 Kinara 的可编程专有神经处理单元上高效执行,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边缘 AI 性能。随着 AI 算法继续从 CNN 发展到生成式 AI 以及未来的代理式 AI 等新方法,这种可编程性可确保适应性。

Ara-1 是第一代离散 NPU,能够在边缘进行高级 AI 推理。第二代 NPU Ara-2 能够实现高达 40 TOPS(每秒万亿次运算),经过优化,可实现生成 AI 的系统级高性能。Ara-1 和 Ara-2 NPU 可以轻松与嵌入式系统集成,以增强其 AI 功能,包括升级现有的现场系统。

Kinara 还提供完整的软件开发套件,使客户能够优化 AI 模型性能并简化部署。Kinara 的 AI 软件产品组合包括广泛的模型库和模型优化工具,这些工具将集成到 NXP 的 eIQ AI/ML 软件开发环境中,使客户能够快速轻松地创建端到端 AI 系统。此次收购将增强恩智浦在工业和物联网领域的边缘计算能力,也为其提供了从TinyML到生成式AI的完整且可扩展的AI平台。

裁员计划的背景

2024年,恩智浦全年营收为126.1亿美元,同比下降5%,其中汽车芯片业务收入下降4%,工业和物联网业务下降22%。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美国加征关税、汽车芯片需求下滑以及供应链中断是主要原因。

汽车芯片业务作为恩智浦的核心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4%,而工业与物联网业务下降3%,通信基础设施板块更是骤降20%。尽管移动业务逆势增长13%,但难以抵消其他领域的失速。

为应对市场压力,多家外媒透露恩智浦或宣布全球裁员1800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5%。裁员将主要集中在非核心部门,同时保留高价值研发团队。公司希望通过自然减员和优化成本结构来实现软着陆。同时,裁员计划有助于优化成本结构,将资源集中在高增长领域。

未来展望

面对全球经济环境的动荡以及特定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汽车行业的高利率和电动车价格问题,恩智浦不得不采取行动优化成本结构。通过裁员和并购重组,恩智浦正努力从单一芯片制造商向“系统领导力”转型,致力于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从而提升附加值。

尽管面临短期市场压力,恩智浦通过收购和裁员双管齐下,展现了其应对行业周期性波动的能力。长期来看,恩智浦在软件定义车辆(SDV)、工业4.0等领域的战略布局以及对可持续性的重视,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ADAS和IVI不对称链路目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0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的20亿美元,恩智浦有望通过技术创新继续引领行业发展。

恩智浦公司CEO Kurt Sievers表示,恩智浦将继续专注于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为未来的增长奠定基础。

责编:Luffy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若交易达成,安森美将获得Allegro在磁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与客户资源,显著增强其在汽车和工业市场的垂直整合能力。
“物理智能(Physical AI)”,黄仁勋在CES 2025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即将全面到来的“Physical AI”时代,将是在1000万工厂、20万仓库、15亿汽车和卡车及海量人形机器人之上应用的下一波万亿规模市场驱动力。
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意法半导体和三安正朝着于2025年年底前实现在中国本地生产8英寸碳化硅这一目标稳步迈进,届时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及能源等市场对碳化硅日益增长的需求。
预计到2030年,随着ADAS、智能座舱等技术的普及,高端芯片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点。然而,短期内,产能过剩问题仍将是行业的主要挑战。
日本罗姆半导体公司更换了其首席执行官(CEO),这一决定是由于公司面临财务困难和经济挑战。罗姆半导体预计在2024财年将出现60亿日元的净亏损,这是自2012年以来公司首次遭遇全年亏损......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认为该新规难以实现,并质疑其技术可行性。现有技术条件下,要求车辆在时速高达62英里/小时(约10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自动刹停并避免碰撞几乎是不可能的。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千万级中标项目5个,百万级中标项目12个。文|新战略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内发布35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15527.01万元。(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又一地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01摘要近年来,电子控制单元(ECU)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便利功能,而是将多种功能整合为一体。因此,ECU 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功能和外部接口,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也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日(3月3日)晚间,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115.62亿元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A股市场又一起百亿并购2025年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参会!往期精选《2024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2024年,36家移动机器人企业融了超60亿元2024移动机器人市场:新玩家批量入场,搅局还是破局
‍‍近几年,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产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如LED显示间距持续缩小、LED芯片持续微缩化、产品、工艺制造环节更为集成,以及RGB 封装与COB 降本需求迫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刚开年
在3月4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发布消息称,将于4月13日举行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同期举行。会上表示,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