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空翻对人类而言已属高难度动作,对机器人更是挑战重重。前空翻动作比奔跑更能展现这款机器人的本体硬件潜力和算法团队的实力;相比后空翻,前空翻需要更高的动态平衡能力、瞬间加速度控制以及精准的落地姿态调整……

2025年2月23日,深圳众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擎科技”)发布的一段视频引爆科技圈:其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前空翻特技。在展示视频中,众擎科技的人形机器人身姿矫健,前空翻动作一气呵成,翻转角度精准,落地平稳有力,流畅度接近人类专业运动员水平。

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机器人在高速动态运动中的平衡控制能力,更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行走”向“复杂运动”的跨越式进化,使机器人首次具备了“类人”的复杂运动能力,被业内评价为“可与阿波罗登月比肩的技术飞跃”。

前空翻背后的技术革命

前空翻对人类而言已属高难度动作,对机器人更是挑战重重。据众擎科技团队介绍,机器人的前空翻动作比奔跑更能展现这款机器人的本体硬件潜力和算法团队的实力;相比后空翻,前空翻需要更高的动态平衡能力、瞬间加速度控制以及精准的落地姿态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动力学与控制,需要精确的动力学模型和运动规划,以及实时调整姿态和关节力矩的能力;

二是机械设计,关节需具备高灵活性和强度,同时机器人要进行轻量化设计;

三是传感器与反馈,依赖高精度的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传感器,并需要快速反馈系统;

四是能源与动力,要求电机和电池在短时间内提供高功率输出,同时需要高效的能量管理系统;

五是环境适应性,机器人需具备适应多种地面和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六是安全与可靠性,需具备应急处理能力和确保动作的安全性;

七是算法与人工智能,涉及复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需要高效的算法支持以及通过机器学习和优化算法不断改进动作。

机器人需在腾空阶段克服惯性,通过传感器实时修正轨迹,并在触地瞬间切换至稳定步态,确保无倾倒风险。众擎团队通过两项核心技术攻克难关:

  1. 自适应行走算法与高动态运动控制系统的协同优化:将动态控制精度与步态适应性纳入统一训练框架,实现毫秒级关节力矩响应。
  2. 传感器融合技术:结合高精度惯性测量单元(IMU)和视觉定位系统,实时监测并调整机器人的空间姿态。

从直膝步态到前空翻:众擎的里程碑式跨越

众擎科技成立于2023年10月,专注于通用智能机器人及行业场景解决方案的研发与生产。公司仅用16个月便完成两项行业颠覆性突破:

2024年10月:推出全球首个采用优雅直膝步态的人形机器人SE01,摒弃传统弯腿屈膝的行走模式,大幅提升运动效率,并凭借 “走路最像人” 出圈海内外。(相关阅读:深圳一机器人街头散步成网红,简直太像个人了!

2025年2月:众擎科技人形机器人PM01通过前空翻验证了其硬件与算法的高阶协同能力,为后续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这款机器人身高1.38米,体重约40公斤,全身拥有24个自由度,并且配备了腰部装有320度自由旋转电机,使得它能够完成大量高难度动作。此外,该机器人采用了轻量化机身设计及高扭矩关节电机(峰值扭矩达360N·m),确保了其具备足够的爆发力与灵活性以完成前空翻这样的复杂动作。

为了证明这段视频的真实性,众擎科技强调,整个过程都是由实体机器人通过硬件与算法协同完成的真实动作,而非AI合成的结果。这也意味着,在经过多次测试与调整后,众擎科技已经掌握了让机器人执行如此精密任务的能力。

公司联合创始人姚淇元表示:“1万个会跑步的人中未必有一个能完成空翻,这正体现了机器人在极限运动控制上的潜力”。

深圳:人形机器人的“全球试验场”

众擎科技的创始人赵同阳曾是小鹏鹏行机器人的创始人,公司核心团队汇聚了中国第一批腿足机器人研究与产业落地领域的资深成员,还吸引了众多知名院校在具身智能与运控算法方面的人才。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团队实力,众擎科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不断突破,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众擎科技的快速崛起离不开深圳的产业生态支持。作为中国“硬件硅谷”,深圳已形成完整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首先是供应方面优势深圳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超90%,本地化率达60%,34家上市企业构成“创新共同体”,实现“上午下单、下午送达”的高效迭代。

另外在政策助推方面,深圳正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近期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通过揭榜挂帅、60%的“训力券”补贴、百亿专项基金及45亿元年度政策包等方式,对开放应用场景、突破关键技术等方面给予精准支持,并在全市科技重大专项中设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项,鼓励产学研用协同攻关。众擎科技也在近期完成一轮由中东资本参与的数亿元融资,充足的资金将为其后续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深圳已有7家企业入选全球机器人百强榜单,涵盖传感器、伺服系统、AI算法等关键领域。

未来:从实验室走向多元场景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发展迅速,2025 年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 “量产元年”。众擎科技计划于2025年量产千台机器人,初期聚焦工业、科研等场景,逐步拓展至家庭服务与商业应用。在工业领域,可承担重复性、危险性高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在服务领域,能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服务,如酒店接待、导览讲解等;在家庭场景中,成为家务好帮手,陪伴老人儿童。

姚淇元透露,未来机器人功能将“APP化”,用户可通过下载软件定义其角色,如工业助手、家庭管家或安防巡逻员。

尽管技术突破显著,行业仍面临挑战:当前机器人指令延迟约200毫秒,与人类的50毫秒反应速度存在差距。深圳技术大学与华为合作研发的神经形态计算芯片,或将成为突破“毫秒鸿沟”的关键。

2025年央视春晚上,转手绢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

责编:Luffy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此次合作被视为汽车与高科技企业融合的标杆案例,可能带动更多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例如在物流、售后等领域。分析师预测,未来3-5年,“具身智能+汽车”将催生千亿级市场,尤其在特种车辆(如消防、勘探)和高端乘用车领域。
此次部署也体现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突破性应用。目前,Walker S1已在比亚迪、奥迪一汽等多家工厂进行实训,展现了其在协同搬运、分拣及检测等任务中的高效表现。
该标准旨在为养老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提供统一规范,推动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明确养老机器人的功能与性能分类,确保其在互联家居环境中的有效应用。
2月以来,一些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高薪案例值得关注。其中,宇树科技招聘机器人感知算法工程师、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等岗位,月薪可达7万元至10万元。智元机器人SLAM算法专家月薪4-7万元,年薪超百万(15薪制)。
世界各地的先进晶圆厂现在都有机器人帮助优化晶圆制造设备的关键维护任务。
很多人以为,今年CES上老黄演讲的主角是GeForce显卡,但其实是他手里握有的机器人相关的“时间宝石”...
Silicon Labs(芯科科技)和Arduino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旨在通过Arduino Nano Matter开发板(基于芯科科技的MGM240系列多协议无线模块)的两阶段合作来简化Matter协议的设计和应用
随着数据中心耗电量急剧增加,行业更迫切地需要能够高效转换电力的功率半导体。
Keysight AI(KAI)系列端到端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客户通过使用真实世界的AI工作负载仿真,从而验证AI集群组件来扩展数据中心的AI处理能力。
Diodes首次推出先进的锑化铟(InSb)霍尔器件传感器系列,可检测旋转速度和测量电流,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游戏手柄等消费产品应用,以及各种家电中的电机。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1研究概述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会显著影响其电化学性能和机械稳定性,而外部压力边界条件作为调控电池退化行为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探究
欢迎下周五来深入聊聊低空经济的投资机会、落地机会,产业链哪些环节已经成熟?哪些环节还有提升空间?欢迎深入交流,文末报名。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近年快速发展,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10日,据央视财经报道,面对关税风暴,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决定:暂停向美国经销商交付新车。美国政府于2025年4月3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及零部
雷神EM-i超级电混,与比亚迪DM-i、本田iMMD、荣威DMH、五菱灵犀混动,同属单档串并联混动构型。它有发动机、P1发电机、P3电机三个动力部件,分为纯电、增程/串联、直驱/并联三种工作模式。 雷
2025年4月9日至11日,以“科技引领,“圳”聚创新”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25)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举办。作为国内知名的液晶显示面板高新技术企业,龙腾光电已连续十三年受邀参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本文作者以容量20Ah的LiFePO4/石墨软包装电池为实验对象,将25℃、45℃下循环老化电池的极片与新鲜电池对比,分析微观形貌和结构变化。将不同老化状态的电池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志远涉嫌受贿一案,由安徽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
在现代科技的浪潮中,光子学与电磁学作为关键的前沿领域,正经历着多学科交叉融合带来的深刻变革。从光子晶体到二维材料,从拓扑光子学到非厄米光学,这些新兴方向不仅拓展了光学的研究边界,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