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中国人工智能专业在校生约 4 万多人,而整个领域的人才缺口却高达 500 万……

在人工智能(AI)浪潮的席卷下,整个社会的就业市场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如今,AI 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千行百业,从智能客服、图像识别到自动驾驶、医疗诊断,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这使得 AI 人才成为市场上的 “香饽饽”。

业内专家指出,AI技术的“千行百业赋能”特性,要求人才既需具备算法、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能力,又需理解行业场景需求。例如,制造业企业急需能将AI模型与生产线结合的工程师,而教育机构则需要既懂AI又懂教学设计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眼前:2024 年,中国人工智能专业在校生约 4 万多人,而整个领域的人才缺口却高达 500 万,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为 AI 产业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薪资水涨船高

AI 人才的短缺,直接反映在就业市场上。调研显示,近47%的AI岗位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算法工程师、图像算法、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专业需求最大。

以杭州高新区为例,今年年初以来,当地已成功举办 10 余场聚焦人工智能及其相关岗位的招聘会,累计提供岗位超 1.2 万个。在浙江慈溪,部分企业为吸引 AI 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等专业人才,甚至开出年薪超 50 万元的优厚条件。招聘平台数据显示,稍有经验的算法工程师基本起薪就能达到 3.5 万元左右,部分企业甚至提供博士后工作站等附加福利。

巨大的人才缺口,使得 AI 人才薪酬水涨船高,成为就业市场中的 “高薪群体”。但《电子工程专辑》小编认为,还应该理性看待这波人才热潮,就在几年前芯片行业在国内开始火爆之时,也曾出现类似的高薪抢人才场景,给一个应届毕业生开出几十万的年薪甚至严重倒挂老员工。然而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或是回归理性,无论新创企业还是大型公司,在无法承受过高的人力成本而裁员时,这些高薪人才就不得不接受大幅降薪甚至砍半重新就业的现实。

高校积极开设AI相关专业

面对如此旺盛的市场需求,当前教育体系尚未完全适应这一需求,导致“理论型”与“应用型”人才双重短缺。所以无论是职业教育学校,还是高等院校,都在积极行动。

  • 北京邮电大学未来学院建立了横跨电子、通信、计算机、网络安全四个学科的教学体系,结合 AI 技术应用,着重培养学生运用 AI 技术解决跨学科难题的能力;
  • 清华大学也计划在 2025 年增加约 150 名本科生招生名额,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在建设人工智能辅修专业 / 证书项目,打造 38 门具有清华特色的人工智能类通识课程;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学期开设了 “AI 实习:掌握深度学习” 科目。

此外,中国教育部去年 8 月制定了 “AI 101 计划” 的 AI 人才培养项目,整合多方资源共同培养 AI 人才。各职业院校也加速开发AI应用课程,从ChatGPT火爆之初便规划课程体系,覆盖AI写作、图像生成等实用技能,直接对接企业需求。

职场人自救:AI工具普及与技能升级

面对技术冲击,现有的职场人也面临着被AI取代的焦虑,大家通过多种方式提升竞争力:

  • AI工具深度应用:2025年春招调研显示,60%的职场人已使用AI工具,其中12.3%频繁使用AI写作、PPT生成等功能,较去年同期增长显著。

  • 跨领域学习:非技术背景人才通过进修人机交互、数据分析等课程转型。例如,广告学背景的研究生李金欣凭借“AI情商对话设计”技能,成功入职科技公司。
  • 海归回流补充:2024年回国求职留学生同比增20%,8成拥有硕博学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占比提升,为国内AI人才池注入新力量。

人才结构失衡怎么办?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 AI 赋能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需要专注于技术和理论创新的人才,推动 AI 技术的前沿研究和突破,也需要大量能够结合各行业实际需求的实操型人才,将 AI 技术真正落地应用到具体场景中。但目前 AI 人才的分布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高端的算法研发、数据分析岗位人才相对集中,而 AI 应用、维护等基层岗位人才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AI 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

面对这一现状,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大对 AI 专业的投入,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教学质量,为市场输送更多高质量的 AI 人才。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设立奖学金、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等方式,提前锁定优秀人才,同时为学生提供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实践机会,缩短人才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期。

此外,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人才向基层岗位流动,平衡人才结构。还可以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学术研究机构、企业、高校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加速 AI 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转化。对于职场人、准职场人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主动学习 AI 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竞争力,将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责编:Luffy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据悉,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下一代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技术研发,加速智能产品量产进程,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此次合作被视为汽车与高科技企业融合的标杆案例,可能带动更多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例如在物流、售后等领域。分析师预测,未来3-5年,“具身智能+汽车”将催生千亿级市场,尤其在特种车辆(如消防、勘探)和高端乘用车领域。
此次部署也体现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突破性应用。目前,Walker S1已在比亚迪、奥迪一汽等多家工厂进行实训,展现了其在协同搬运、分拣及检测等任务中的高效表现。
OpenAI的400亿美元融资不仅是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标志着人工智能行业进入“超级资本化”阶段。
太阳能成为数据中心首选电力来源的路径已更加清晰,且在政策、技术、实践应用已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尽管面临间歇性、空间限制等挑战,但随着储能技术突破与政策加码,太阳能有望在未来十年内主导数据中心的能源结构。
在 2025 年 3 月 28 日由 Aspencore 主办的 IIC Shanghai 2025“国际绿色能源生态发展峰会”上,安森美半导体中国区服务器及 AI 电源业务开发经理高翔先生强调了电力技术创新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Silicon Labs(芯科科技)和Arduino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旨在通过Arduino Nano Matter开发板(基于芯科科技的MGM240系列多协议无线模块)的两阶段合作来简化Matter协议的设计和应用
随着数据中心耗电量急剧增加,行业更迫切地需要能够高效转换电力的功率半导体。
Keysight AI(KAI)系列端到端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客户通过使用真实世界的AI工作负载仿真,从而验证AI集群组件来扩展数据中心的AI处理能力。
Diodes首次推出先进的锑化铟(InSb)霍尔器件传感器系列,可检测旋转速度和测量电流,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游戏手柄等消费产品应用,以及各种家电中的电机。
欢迎下周五来深入聊聊低空经济的投资机会、落地机会,产业链哪些环节已经成熟?哪些环节还有提升空间?欢迎深入交流,文末报名。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近年快速发展,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9日,零跑汽车发布官方声明,近日,网传乌兹别克斯坦技术监管局发布警告信,称零跑C16未能通过其关于电磁兼容性的检测。针对此事,零跑汽车经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9日,据保时捷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报告显示,其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了8%,而在中国市场,这一跌幅更是扩大至42%,几乎创下近十年来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10日,据央视财经报道,面对关税风暴,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决定:暂停向美国经销商交付新车。美国政府于2025年4月3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及零部
2025年4月9日至11日,以“科技引领,“圳”聚创新”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25)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举办。作为国内知名的液晶显示面板高新技术企业,龙腾光电已连续十三年受邀参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本文作者以容量20Ah的LiFePO4/石墨软包装电池为实验对象,将25℃、45℃下循环老化电池的极片与新鲜电池对比,分析微观形貌和结构变化。将不同老化状态的电池
搞科研,最怕的就是每天“眼睛读文献,脑袋想方案”。以为只要文献读的够多,准备就足够充分,就能找到好选题,写出好文章。实际上是在用“勤奋读文献”掩盖“不敢开始干”的焦虑。过来人都知道:科研成果是干出来的
美光科技启动 “关税附加费” 征收计划,全球存储产业震荡2025 年 4 月 9 日凌晨,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正式对美国客户征收 “关税附加费”。这源于特朗普政府 2 月推行的 “对等关税” 政策
扫码立即报名4月22日,飞凌嵌入式“2025嵌入式及边缘AI技术论坛”将在深圳举行,论坛以“新生态,智未来”为主题,旨在汇聚行业智慧,探讨嵌入式技术与边缘AI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飞凌嵌入式邀请到了瑞
在现代科技的浪潮中,光子学与电磁学作为关键的前沿领域,正经历着多学科交叉融合带来的深刻变革。从光子晶体到二维材料,从拓扑光子学到非厄米光学,这些新兴方向不仅拓展了光学的研究边界,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