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被称为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或智能体)的商业化元年。
过去几年来,伴随LLM应用不断趋于成熟,全球互联网及AI企业积极投入AI Agent研发。而进入2025年,AI Agent逐渐进入产品化和市场化阶段。
2025年1月,OpenAI发布了首款AI Agent——Operator,该系统能够执行复杂操作,如编写代码、预订旅行、自动电商购物等。此外,OpenAI还推出了深度研究功能(Deep Research),可在5-30分钟内完成专业报告。
3月6日,中国团队Monica发布了全球第一款通用Agent产品——Manus,其性能超越OpenAI,可以解决各类复杂多变的任务。
当前,AI Agent正在突破传统人机交互的边界,从“被动执行工具”向“主动协作伙伴”演进。这一技术不仅将通过技术特性与场景化落地的结合,重塑人与机器的互动方式,而且重构产业的硬件设计、软件生态与用户交互范式,成为驱动下一代智能终端的核心创新引擎,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组织形态的全面升级。
国内外大厂纷纷角逐AI Agent
尽管人工智能的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特别是阿兰·图灵提出的著名的“图灵测试”,为AI Agent的萌芽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到2017年以后,大型语言模型(如BERT、GPT-2、GPT-3等)的出现,才为AI Agent多样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2023年3月,OpenAI发布GPT-4以及AutoGPT,其中只需提供AI的名称、描述以及五个目标,AutoGPT便能自主完成整个项目。这意味着AI Agent的雏形诞生,也标志着大模型技术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一步。
2024年,AI Agent技术密集发布,国内外科技巨头如微软、谷歌、苹果、OpenAI等都在积极布局AI Agent市场。
其中,微软在Ignite 2024技术大会上宣布建立全球最大的企业级AI Agent生态系统,已有超过10万家公司利用Copilot Studio创建或编辑AI智能体。谷歌也推出了商用AI Agent市场“AI Agent Space”,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增加数百个人工智能代理产品。此外,Salesforce通过Agentforce平台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客户服务和销售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了AI Agent的商业化落地。
国内企业方面,百度、阿里、腾讯、智谱等也在加速布局AI Agent市场。百度推出了“扣子Coze”平台;阿里云推出了“ModelScope-Agent”框架;智谱则推出了AutoGLM系列AI Agent。这些产品均展示了强大的跨APP、跨设备任务执行能力。此外,字节跳动的火山引擎也推出了HiAgent,进一步推动了AI Agent在ToB市场的应用。
2025年初以来,AI Agent正逐步向超级智能体进化,具备更强的学习和推理能力,能够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其中,OpenAI的Operator不仅支持浏览器级操作,还允许用户通过API接口进行开发。而微软研究院发布的多模态AI模型——Magma,进一步增强了AI Agent在数字和物理世界中的应用能力,还与具身智能还能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
图表1:交互方式的颠覆性升级:从“人适应机器”到“机器适应人”
资料整理:电子工程专辑
而DeepSeek的崛起不仅推动了AI Agent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还引发了全球AI格局的变化。作为一款先进的AI模型,DeepSeek通过其高效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架构,显著提升了AI Agent的性能。比如,基于DeepSeek构建的AI Agent能够处理复杂的任务,支持多模态和多任务学习,适应多种复杂场景。此外,DeepSeek的开源特性降低了开发门槛,使得开发者无需适配多个大模型,从而大幅减轻了工作量。
当前,AI Agent正从静态执行者向动态决策者转变,具备更强的理解能力和适应性,其技术突破、产品发布和市场投资均显示出其巨大的商业潜力和应用前景。根据Grand View Reasearch数据,全球AI智能体市场在2023年的规模已达到38.6亿美元,并预计从2024年到2030年将以CAGR45.1%快速增长,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3亿美元。
手机产业与Agentic LLM深度融合
LLM是AI Agent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大模型推理能力的提升,AI Agent的技术基础不断夯实,为其在C端的加速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将深刻改变手机产业。
目前,苹果、华为、三星等科技巨头也在积极推动AI Agent在手机端的应用。比如,苹果带头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华为也相应推出了Harmoney Intelligence。
在华为近日举办的“移动AI产业峰会”上,智谱副总裁林超婷指出,Agentic LLM正在改变整个手机产业,借助AI能力重新定义下一代互联网入口。将来,Agentic AI助手,可以像人一样可以收集和总结信息,听说读写和思考,记住个人偏好等。
2024年11月,智谱AI发布了三款Agent产品,包括AutoGLM、GLM-PC和GLM-Web,分别面向手机、PC和网页端。这些产品通过语音交互实现信息查询、旅游出行、英语学习等功能,展示了AI在自然交互方面的进展。
目前,智谱已经与三星展开了基于Agentic LLM的相关合作,Agentic LLM让三星最新手机Galaxy S25系列能够同时处理文本、语音、图像和视频等多模态数据,并能够使用工具,具备自主行动能力。比如,三星Galaxy S25系列的“语聊视界”功能,Agent可自主处理多模态数据(文本、语音、视频)并完成智能通话,无需用户逐步操作。
值得关注的是,Agentic LLM与手机的融合也在推动硬件架构的重构。为支持Agent的并行任务处理能力,手机SoC需增强NPU(神经网络处理器)与内存带宽。比如,高通X85调制解调器通过AI赋能优化连接性能,提升Agent在多任务场景下的稳定性。
同时,手机摄像头、麦克风、陀螺仪等硬件的协同工作也被重新设计,以支持Agentic LLM对环境的实时感知。华为就与智谱合作开发的5G-A网络优化方案,使Agent能更高效调用多模态数据。
此外,折叠屏手机的普及(2025年中国出货量预计达1000万部)为Agentic LLM提供了更大交互界面。比如,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结合Agent的分屏任务管理能力,实现多应用并行操作(一边视频会议一边文档编辑)。
目前,AI Agent的普及正在重塑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全球手机厂商纷纷布局AI智能体技术,如三星、小米、vivo、OPPO和荣耀等均已推出具备生成式AI能力的旗舰机型。
根据IDC预测,2025年中国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将达1.18亿部(占比40.7%),核心驱动力包括本地化AI部署与多模态交互需求。而手机厂商通过集成Agentic LLM,实现端侧低成本的复杂任务处理(如实时视频编辑、个性化推荐),减少对云端算力的依赖。
未来,Agentic LLM可能成为新一代“超级入口”,集成传统App功能。比如,苹果iOS 18.1将Siri升级为具备屏幕感知与跨应用操作能力的Agent,用户无需单独打开地图、日历等应用即可完成复杂任务。
2025年将是AI Agent发展关键年
2025年被普遍认为是AI Agent商业化应用的元年。其中,Gartner就将“Agentic AI”列为2025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之首,并预测到2028年,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AI Agent自主完成。
天风证券也认为,端侧AI有望成为下一代流量入口的关键,手机、耳机等硬件厂商正在集体加入大模型能力,以Apple intelligence为首,三星、华为等硬件厂商正在探索在其新系统中集成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或有望简化硬件交互流程。长期来看,专业化端侧与全能云端协同或是端侧AI的最优解,AI Agent则是端侧AI的重要一环。
而由腾讯研究院联合多家机构发布的《2024数字科技前沿应用趋势》报告,也明确指出AI Agent将成为下一代技术平台。
当前,AI Agent正从“工具”演变为“伙伴”,其发展将重塑人机交互范式,并在科研、商业、社会治理中释放巨大价值。比如,在医疗领域,AI Agent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助手和辅助诊断;在教育领域,可以实现智能化教学支持。这些应用场景的拓展进一步推动了AI Agent的商业化进程。
图表2:AI Agent典型场景
资料整理:电子工程专辑
与此同时,未来,AI Agent将继续朝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方向发展。其核心目标是实现自主性、反应性和社交能力,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独立完成任务。3月6日,中国团队Monica发布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产品Manus,在权威的GAIA基准测试中创下新纪录,性能远超OpenAI的同类产品。
根据该团队介绍,这款AI Agent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和系统规划,在自己的虚拟环境中灵活调用各类工具,能够独立思考、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覆盖更多领域和达成更高的执行质量,比如,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繁琐的文件批量处理、个性化的旅行规划以及专业的数据分析。
通用人工智能(AGI)被认为是未来技术的核心驱动力之一。AGI具有无限的优势、卓越的适应性和创造力,能够重新定义现代工业、提高技术产出,并解决全球复杂性问题。这种技术的普及可能会引发类似蒸汽机、电力和互联网那样的社会变革。
可以预见,未来,很多智能设备上都会有一个AI智能体,它将集合各类数据,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需求;它将是企业的“AI程序员”,协助开发人员完成一系列繁琐工作;或是“数据分析员”,自动汇集分析企业数据,挖掘数据金矿价值。
尽管目前AI Agent总体仍处发展初级阶段,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其有望成为推动各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未来,AI Agent的终极价值将通过能力增强(Augmented Intelligence)释放创造力:医生聚焦疑难病例诊断而非病历整理;教师专注启发思维而非批改作业;城市规划者借助Agent模拟验证方案而非手动处理数据……
当AI Agent成为水、电、煤一样的底层基础设施,人类将进入一个“智能泛在化”的时代——决策更理性、资源更普惠、创新更民主化。正如计算机科学家Alan Kay所言:“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而AI Agent正为我们打开这扇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