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中国团队发布了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体Manus。这款产品由北京红色蝴蝶科技有限公司(Monica.im)开发,标志着人工智能从垂直领域专用模型向通用化、自主化方向迈出关键一步。
据悉,Manus采用多智能体架构,将任务拆解为规划、执行、验证等子模块,并强调“少结构,多智能”的设计哲学。这种架构使其在数据质量高、模型强大、架构灵活的情况下表现优异。此外,Manus在GAIA基准测试中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性能,超越了OpenAI的同类产品。
Manus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自主学习与适应性、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任务闭环能力以及多领域任务处理能力等方面。它不仅能够独立思考、规划并执行任务,还能直接交付完整成果,而不仅仅是提供建议或生成想法。
其中,Manus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表现出色,准确率高达95%以上,远超市场平均水平(85%-90%)。这种能力使其在智能客服场景中能够提供更高效、更准确的交互体验。
同时,Manus通过多智能体协作架构,整合工具链(如浏览器、代码编辑器等),实现从规划到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例如,它可以自动生成Excel报告、调用API完成股票分析等复杂任务,显著减少人工干预。
Manus还能够处理教育、金融、旅行、编程和数据分析等多领域的任务。例如,在房产选购场景中,Manus可以自动解压文件、调用API验证数据,并生成包含社区安全评估和预算分析的完整报告。
Manus研发团队创始人肖弘是一位90后,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曾创立夜莺科技和蝴蝶效应公司,推出壹伴助手、微伴助手和AI浏览器插件Monica,此次推出的Manus延续了Monica的产品思路。
Manu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季逸超在高中时期便独立开发了iOS浏览器“猛犸”,并凭借该项目获得了2011年Macworld Asia的特等奖。此外,猛犸浏览器因其人性化设计和创新功能广受好评,成为iPhone上下载量最大的个人开发浏览器产品。
Manus的命名来源于拉丁文“Mens et Manus”,意为“知行合一”,体现了其强大的执行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尽管Manus的发布引发了市场的热烈反响,但也存在一些争议。部分用户质疑其内测方式是否属于“饥饿营销”或“套壳炒作”,但Manus的合伙人张涛澄清称,这主要是由于服务器容量有限。此外,受Manus发布影响,A股市场上的AI智能体概念全面大爆发,显示出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高度认可。
- 很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