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OpenAI而言,此举是摆脱单一供应商、保障AGI研发的关键布局;对CoreWeave而言,则是IPO前提升估值、确立行业地位的战略举措。

随着财富估值不断上涨,OpenAI与其重要投资者微软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在近日与GPU密集型云服务提供商CoreWeave签署了一份为期五年、价值119亿美元的协议之后,OpenAI与微软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微妙”。

据悉,这项协议为期五年,CoreWeave将为OpenAI提供计算能力,用于训练和运行其人工智能模型。此外,这份价值近120亿美元的协议还涉及OpenAI获得价值3.5亿美元的CoreWeave股权。据称,此次私募与CoreWeave计划中的IPO无关。

此前,OpenAI与微软有深度合作(如Azure服务),但为了实现计算能力的多元化,OpenAI选择与CoreWeave建立合作关系,以减少对单一供应商(即微软)的依赖。

CoreWeave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其IPO估值目标为350亿美元。OpenAI的投资不仅为其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为其IPO增添了信心和吸引力。此外,OpenAI的投资也被视为对CoreWeave未来发展的认可,有助于提升其市场地位。因此,双方的合作被视为一种双赢的选择。

OpenAI与微软的关系发生变化

微软与OpenAI的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2019年,即ChatGPT推出的三年前,当时微软向OpenAI投资了10亿美元,并达成了为期多年的合作协议。

此后,微软不断对OpenAI追加投资。2023年1月,微软又向OpenAI提供了第二笔多年投资,金额为100亿美元,用于独家授权使用GPT-4,为微软自己copilot服务提供支持。截至2024年10月31日,微软对OpenAI的投资总额为130亿美元。

作为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部分,微软为OpenAI提供了Azure云计算服务作为其独家供应商,支持OpenAI的大模型训练和推理。

而OpenAI的技术被广泛集成到微软的产品中,例如GPT-4驱动的新版Bing搜索引擎和Microsoft 365。微软还推出了Azure OpenAI服务,企业可以通过该服务访问OpenAI的模型,如GPT-3.5、Codex等。

双方的合作标志着两家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绑定,也推动了ChatGPT等技术的商业化,不仅显著提升了微软的市值,而且也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与转型。当然,OpenAI的市场估值也“水涨船高”。

今年1月,有消息透露,OpenAI正在就新一轮融资进行谈判,拟筹资金额高达400亿美元,这将使这家ChatGPT开发商的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

尽管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近年来双方的关系却出现了一些变化和挑战。一方面,OpenAI近年来在技术、资金和算力需求上的增长,使其逐渐希望减少对微软的依赖。另一方面,OpenAI快速成长也在威胁微软。

2024年8月,微软将OpenAI添加到其最新年度报告的竞争对手名单中,即将OpenAI确定为人工智能产品以及搜索和新闻广告的竞争对手。此前,这份名单一直仅包括微软的大型同行,如亚马逊、苹果、谷歌和Meta。这种转变可能与OpenAI推出SearchGPT搜索引擎和微软的Bing和Windows操作系统形成竞争有关。

据悉,一些公司选择向OpenAI付费以访问其模型,其他公司则通过微软的Azure OpenAI服务获取。然而,对一些寻求ChatGPT替代品的人来说,微软的Copilot聊天机器人也可以通过Bing搜索引擎和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

与此同时,2024年12月,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 (Satya Nadella ) 在与投资者布拉德·郭士纳 (Brad Gerstner) 和比尔·古尔利 (Bill Gurley) 的播客节目中谈到了OpenAI 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 (Sam Altman) 的雄心壮志。

当时,纳德拉表示:“他想做什么,我就得适应,这样他才能做他想做的事。考虑到我们可能面临的总体限制,他需要适应我们需要的纪律。”

然而,Sam Altman则一直探索建立自己的数据服务器和人工智能芯片,以进一步控制其技术的开发和部署,比如其希望通过筹集7万亿美元,建设36座半导体工厂和数据中心。

失去对OpenAI独家云供应商地位

近年来,尽管OpenAI希望减少对微软的依赖,但微软仍然通过多种方式维持其影响力。

目前,微软仍然是OpenAI的最大投资者和主要云计算合作伙伴,但其正在失去作为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计算能力独家提供商的地位。

2025年1月,微软宣布调整与OpenAI的合作关系,允许OpenAI使用竞争对手的计算资源,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此前,OpenAI的算力完全依赖微软的Azure云基础设施,但其算力供应速度问题一直引发OpenAI股东的不满。

此次关系调整为OpenAI寻求第三方合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但微软保留了对OpenAI新增云计算服务的优先购买权,并通过优先访问和授权技术来巩固其地位。

即微软保留优先购买权,OpenAI可从其他供应商获取算力,同时微软批准OpenAI自主构建额外算力,主要用于模型研究和训练。同时,双方合作基础保持不变,微软保留对OpenAI技术的独家使用权,OpenAI的API仍将Azure独占,收益分成模式维持不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整恰逢OpenAI与软银、甲骨文宣布成立5000亿美元合资企业,微软将为其提供技术支持。这也是微软同意不再是OpenAI的唯一云提供商的原因之一。毕竟,这一AI基础设施将需要更多计算资源。

也有分析认为,双方关系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应对反垄断调查。欧盟和美国的反垄断监管机构一直在审查微软与OpenAI的合作关系,担心这种合作可能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因此,将OpenAI列为竞争对手、放弃在OpenAI董事会中的非投票观察员席位以及允许OpenAI购买第三方算力资源,都是微软在某些层面来安抚监管机构所作的让步。

当然,微软也在做战略调整,开发自己的AI“推理”模型,可与OpenAI的o1和o3-mini相媲美。它正在开发自己的一系列模型,称为MAI,可与OpenAI竞争。同时,微软还聘请了Sam Altman的竞争对手——DeepMind联合创始人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担任其AI部门的CEO。

实际上,除了技术路线和战略目标上存在分歧之外,伴随OpenAI不断成长壮大,双方开始存在越来越多的利益冲突,合作关系也从最初的互补逐渐演变为竞争。

为何OpenAI选择CoreWeave?

毫无疑问,OpenAI与云计算服务商CoreWeave达成的这项战略合作,并未缓和微软与 OpenAI之间的竞争关系。但在摆脱微软控制的道路上,CoreWeave也成为OpenAI的一颗令人意外的“棋子”。

据悉,CoreWeave作为一家专注于提供高性能GPU云服务的公司,极其依赖GPU巨头英伟达,而英伟达还持有其6%股份。这使得CoreWeave能够提供更多的基于英伟达GPU的高性能计算资源,支持OpenAI训练更复杂的AI模型(如GPT系列升级版)及大规模部署。

目前,CoreWeave运营着一项专门用于AI的云服务,其网络由32个数据中心组成。截至2024年底,这些数据中心运行着超过25万个Nvidia GPU。未来,CoreWeave将增置更多的GPU,包括英伟达的最新产品Blackwell,该产品支持AI推理。

如今,CoreWeave凭借低成本、高效率的GPU服务,正在侵蚀亚马逊AWS、谷歌云的市场份额,尤其在AI专用算力领域。因此,通过这项价值近120亿美元的战略合作,以及通过私募配售获得CoreWeave在IPO时价值3.5亿美元的股权,OpenAI将获得更多低成本、高性能的云计算资源。

当然,对CoreWeave而言,此次战略合作也是一场“甘霖”。OpenAI通过认购价值3.5亿美元的CoreWeave股票成为其股东,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这种投资不仅是财务上的支持,更是战略上的盟友关系。

目前,CoreWeave已计划于2025年上市,目标估值超350亿美元。然而,CoreWeave此前最大的客户是微软。到2024年,微软占CoreWeave收入的62%,增长到惊人的19亿美元——从2023年的2.289亿美元增长了近八倍。

像CoreWeave这样依赖单一客户,IPO投资者必然会有所疑虑,更何况其账面债务高达79亿美元,很大可能让其IPO融资40亿美元或更多资金的希望落空。而且,如果此次IPO能像他们希望的那样筹集到数十亿美元的新资本,该公司表示将使用至少部分资金来偿还债务。

因此,CoreWeave与OpenAI的合作将增强CoreWeave作为“AI基础设施核心供应商”的市场认可度,吸引更多AI企业合作,降低单一客户风险,有助于安抚投资者。

总体来看,对OpenAI而言,此举是摆脱单一供应商、保障AGI研发的关键布局;对CoreWeave而言,则是IPO前提升估值、确立行业地位的战略举措。与此同时,OpenAI与CoreWeave的合作标志着AI行业进入“算力竞争”的新阶段。

 

责编:Jimmy.zhang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DeepSeek降低了AI应用的成本,这是否意味着对AI芯片的需求就降低了?适配DeepSeek的AI芯片设计又应该是什么样的?来看看芯易荟的理解...
苹果推迟Siri AI功能的核心矛盾在于技术理想主义与市场现实的冲突。尽管其“谨慎迭代”策略有助于维护用户体验口碑,但在AI竞赛白热化的背景下,这种延迟可能导致iPhone销量增长进一步放缓。
Manus在GAIA基准测试中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性能,超越了OpenAI的同类产品。
当AI Agent成为水、电、煤一样的底层基础设施,人类将进入一个“智能泛在化”的时代——决策更理性、资源更普惠、创新更民主化。
本次加盟美光标志着刘德音退休后首次回归半导体产业核心决策层,更被视为美光科技在应对人工智能(AI)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
2024 年,中国人工智能专业在校生约 4 万多人,而整个领域的人才缺口却高达 500 万……
本文将深入探讨安森美EliteSiC Cascode JFET相较于同类碳化硅MOSFET的技术优势。
鉴于在电机驱动领域需要将硬件和软件搭配使用,要实现软件的设计,就需要有一套软件设计套件。
先进特殊应用集成电路 (ASIC) 领导厂商创意电子 (GUC) 今日宣布成功推出业界首款 Universal Chiplet Interconnect Express™ (UCIe™) 物理层芯片, 可达到每信道 32 Gbps 的数据速率,已实现 UCIe 规格定义中的最高速度。UCIe 32G IP 支 持 UCIe 2.0 规范,能提供每 1 毫米晶粒边缘 10 Tbps (5 Tbps/mm 全双工) 的惊人带宽密 度。创意电子基于台积电的先进 N3P 制程技术和 CoWoS® 封装技术来达成此⼀⾥程碑,旨 在锁定 AI、高效能运算 (HPC)、xPU 和网络等应用领域。
3月12日,MemoryS 2025在深圳盛大开幕,汇聚了存储行业的顶尖专家、企业领袖以及技术先锋,共同探讨存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在商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江波龙董事长、总经理蔡华波先生受邀出席,并发表了题为《存储商业·综合创新》的主旨演讲,分享公司存储商业模式创新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构建。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不错过任何一篇干货文章!作为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可以像人一样完成与环境交互感知,自主规划、决策、行动、执行等动作。功能的强大,也意味着包括结构、传感、驱动和控制系统
这几天,德国Embedded World国际嵌入式展正式召开。和往年一样,今年的嵌入式展各大MCU巨头又开启了神仙打架模式。可以说,这些巨头发布的产品,一个比一个夸张。TI:小,实在是太小了跟其他厂商
前言  第二十届智能汽车竞赛规则已发布,恩智浦继续为大赛提供支持,在新一届的赛题中,充当前沿技术探索的智能视觉组继续改版,弱化了前两年的机械结构需求,强化了视觉部分的要求,NXP也持续在为这一组别注入
在“谷歌:Agent智能体白皮书”中,讨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gent的基础构建块、它们的组成以及以认知架构的形式实现这些有效方法的方法。这份白皮书的一些关键要点包括:Agent通过利用工具访问实时信息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极具性价比的全志 T113-i 开发板!不管是搞开发还是直接拿来做产品,都能轻松应对,它将双核A7与RISC-V完美融合,展现出强大的性能。更让人惊喜的是,它的价格低至99元!想知道
今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发布视频,官宣原生鸿蒙正式版手机,称首款搭载原生鸿蒙正式版的“想不到的产品”,下周见。他表示,“原生鸿蒙正式版将上线,下周,首款搭载
芝能智芯出品故障分析(FA)作为半导体制造中保障产量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晶体管尺寸缩小至2nm以下,先进封装技术(如芯片堆叠、混合键合)以及背面供电架构的普及,传统故障分析方
2025年2月,挪威汽车市场迎来显著复苏,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1.3%,达到8,949辆,结束了近年来市场的低迷状态。年初至今销量增长46.3%,总计18,292辆。纯电动汽车(BEV)销量增长27.5
一、基本原理在电机控制领域,高频方波注入法常用于估计转子的位置和转速。其工作原理是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在电机输出电压上叠加一个电压脉冲。然后,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或者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对采样时刻的电压和电流
(本文编译自electronicdesign)氮化镓(GaN)功率器件正逐渐成为LiDAR传感器的核心模块之一,这得益于其具有超快的开关速度和较低的寄生效应。这些特性使得氮化镓功率器件能够在高总线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