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28 日,全球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TI)宣布对其位于美国犹他州利哈伊(Lehi)的工厂实施裁员,涉及部分岗位调整。此次裁员正值公司获得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16.1 亿美元资金支持,加速扩建犹他州第二座 300 毫米晶圆厂(LFAB2)之际,引发市场对其战略意图的广泛猜测。
裁员细节与公司回应
德州仪器在声明中表示,裁员是为 “高效支持长期运营计划”,包括新工厂的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公司未披露具体裁员人数,但强调规模低于美国《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法案》(WARN Act)规定的强制通知门槛(通常需提前 60 天通知 500 人以上裁员),侧面印证裁员比例低于33%。部分员工论坛消息称,利哈伊工厂约 30% 的员工收到解雇通知,涉及多个部门,包括工艺工程、设备技术等。
德州仪器同时强调,犹他州仍为其全球制造网络的核心,LFAB2 工厂建设按计划推进,预计新增 800 个岗位。公司称:“我们正在构建地缘政治可靠的产能,以满足客户未来数十年的需求。”
行业下行带来财务压力
此次裁员与德州仪器近年业绩下滑密切相关。2024 年第四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 2%,净利润下降12%,全年营收和利润更是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工业与汽车市场需求疲软(合计占公司营收 70%)、库存积压及制造费用上升是导致利润下滑是主因。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营收为 37.4 亿至 40.6 亿美元,同比下降约 2%;每股收益(EPS)为 0.94 至 1.16 美元,较 2024 年同期的 1.2 美元下滑 11%-28%。
全球半导体行业正经历周期性调整,工业自动化、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需求复苏缓慢,叠加库存积压,导致功率半导体厂商普遍承压。恩智浦、安森美、意法半导体等竞争对手亦在近期实施裁员或成本削减计划。
裁员引发员工强烈不满。利哈伊工厂前身为美光科技(Micron)与英特尔合资的 IMFlash,2021 年被德州仪器收购后整合困难。员工论坛显示,被裁者多为高绩效工程师与技术骨干,而部分低效岗位却被保留。有员工指责管理层决策混乱,称 “TI 将员工视为一次性电池”,并质疑裁员与新建工厂的协同性。
未来展望
德州仪器计划 2025 年追加资本开支至 50 亿美元,加速推进 LFAB2 工厂建设,预计 2026 年投产,主要生产模拟与嵌入式处理芯片。在此背景下,裁员或许是德州仪器为了整合现有资源,保障新工厂投产后能够实现高效运营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公司 CEO 哈维夫・伊兰(Haviv Ilan)表示,工业市场虽已接近触底,但工业自动化和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仍未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尽管短期承压,长期看好工业与汽车市场的结构性增长,尤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化需求。
行业分析师指出,德州仪器的裁员或为优化资源配置,将成本向高增长领域倾斜。但短期内,全球半导体市场复苏仍依赖终端需求回暖,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工业与汽车领域或出现温和库存回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