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芯片出口管制上,美国最近两任政府的态度基本趋于一致,使得即使英伟达大幅减配H20芯片性能之后,仍然被一些美国政府人士呼吁禁止出口,特别是中国。
4月10日消息,在英伟达CEO黄仁勋出席在海湖庄园举行的每人100万美元的晚宴以及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作出新的投资承诺之后,H20芯片这款AI芯片传闻将被“网开一面”,继续获得出口中国这一AI重要市场的机会。
过去的一天,在中美两国互加84%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关税出现大转折——超过70个国家获得90天的“暂缓期”,让美国“七大巨头”股票均出现两位数的反弹,其中英伟达大涨18.72%,尽管“暂缓豁免”仍具有很大的政策不确定性。
同时,美国白宫随后也指出,包括半导体在内的部分商品将不受“对等关税”的约束。这意味着美国政府有意愿在中国市场收益颇颇丰的AI芯片上开一道口子。但英伟达H20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美国国内很多政界人士依然呼吁对H20芯片实施出口管制;另一方面此前中国政府对AI芯片的应用出台了新规,而H20芯片未能满足新规能耗要求。
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如果中美这一场关税战不能缓和下来,英伟达AI芯片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将面临更大的政治地缘(主要是关税)和技术新规限制的挑战。特别是在中美在芯片领域互加关税之后,华为、寒武纪等中国AI芯片企业或将受益。
“摇摆不定”的AI芯片出口管制
自2024年起,美国政府(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持续酝酿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计划将英伟达H20芯片纳入管制范围。H20作为符合美国出口管制要求的“特供版”芯片,其性能虽低于H100,但仍是中国市场最先进的合法采购选项。
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针对H20芯片的出口管制计划已经酝酿了数月,最早将于本周实施。同时,知情人士也透露,在海湖庄园晚宴之后,白宫改变了对H20芯片的态度,暂停了进一步限制的计划。
之所以暂停限制计划,除了英伟达向特朗普政府承诺对美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进行新的投资之外,H20芯片这款芯片在中国市场销售情况大好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数据显示,H20在中国市场销量强劲,2024年销售额达数百亿美元,多家中国企业(如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在2025年第一季度订购价值超160亿美元的H20芯片。出口限制可能导致英伟达收入大幅下滑。
对此,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学院国际历史学教授、《芯片战争》一书作者克里斯·米勒就表示,特朗普政府决定允许中国企业继续购买H20芯片,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重大胜利。
他认为,“尽管这些芯片经过特殊改造,性能有所降低,从而可以合法地销往中国,但它们仍然比许多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要好,或许是大多数。” “中国仍然无法在国内生产所需的芯片数量,因此严重依赖进口英伟达芯片。”在他看来,H20芯片的出口对美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不过,美国政界人士似乎完全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开源的中国LLM DeepSeek发布之后,且其成本仅为ChatGPT的1%,使过去一段时间美国议员们一直在向特朗普政府施压,要求其对人工智能相关的尖端技术实施更严格的限制。
其中,美国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和密苏里州共和党参议员乔什·霍利联合 呼吁对H20芯片实施出口管制。众议院中国特别委员会资深成员、伊利诺伊州民主党众议员拉贾·克里希纳穆尔蒂 (Raja Krishnamoorthi) 更是表示,“出口管制很有效,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美国每一天未能限制旨在规避现有管制的芯片出口,我们的对手就必须一天积累库存来击败我们。”
这些议员担心中国可能利用美国技术增强其人工智能和军事能力,特别是H20芯片具备的推理性能,可能支持中国DeepSeek等人工智能模型的不断演进和迭代。
然而,尽管美国国内也有一部分限制H20芯片出口的声音,但在特朗普大肆修改前任拜登政府的诸多政策,特别是对美国商务部负责设计和执行此类管制的办公室——工业和安全局 (BIS) 裁员之后,其监管过程遭遇拖延。据悉,美国最资深的出口管制专家马修·博尔曼(Matthew Boreman)今年2月也离开了BIS。
H20芯片能耗合规性挑战
尽管英伟达的“出口限制会增强中国自主替代决心”的说辞以及数百亿美元的“真金白银”,让特朗普政府暂时“回心转意”,但还面临着中国能效标准对H20芯片的合规性挑战。
从性能角度来看,H20芯片是基于H100设计的“特供版”芯片,其算力相较于H100有显著下降。尽管英伟达大砍H20芯片性能,最终符合美国出口管制要求,但中国监管机构正积极推动数据中心采用符合更严格环保标准的芯片。
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其中,针对服务器能效,规定GPU能效需达到0.5 TFLOPS/W(FP16算力/功耗),否则无法用于新建或改扩建数据中心
经测算,英伟达H20芯片FP16算力为148 TFLOPS,功耗400W,单位能效算力仅为0.37 TFlops/W(148/400),小于规定的0.5 TFlops/W,而寒武纪MLU370-X4、华为昇腾910产品均符合新的节能要求。这意味着H20芯片未能达到中国对数据中心使用的AI芯片的能效要求,使其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应用将受到限制。
不过,从政策强制执行情况来看,尽管H20芯片能效不达标,但中国尚未严格执行新标准,其销量仍保持强劲。这将使得部分企业可能通过“存量设备更新”规避限制。然而,如果中国新规严格执行,英伟达每年在中国的170亿美元AI芯片业务可能会受到冲击。
对此,英伟达也正在与中国监管机构进行谈判,并考虑进行技术变革以满足新的能效要求。
政策与技术的“双重考验”
除了出口管制和新的能耗合规性挑战,目前中美关税战也将影响英伟达AI芯片的市场表现。
在美国自4月9日起对华关键商品(含消费电子)加征 104%关税之后,美国各大科技巨头,特别是对华依赖型科技股苹果(供应链成本+14%)、特斯拉(关税成本超车价20%)、英伟达(对华营收占比38%)将受到巨大影响,直到特朗普宣布90天的“暂缓期”之后股价才大幅回涨。
然而,中美之间84%的关税暂时没有松动,将使英伟达对华GPU出口受限,而台积电也宣布推迟亚利桑那州3nm工厂量产,将使美国AI芯片产能缺口扩大至47%。
美国对英伟达AI芯片的出口限制不仅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也是中美科技竞争的一部分。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可能利用先进芯片技术提升其军事和网络战能力,因此采取了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
然而,这也为英伟达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由于出口限制,英伟达需要不断调整其全球战略,开发符合美国规则的新产品;另一方面,这也迫使英伟达加强与中国政府的合作,以确保其产品能够继续进入中国市场。
目前来看,美国关税政策仍然具有很大的摇摆性。特朗普政府短期出口限制的撤销凸显经济利益与技术遏制的矛盾,但未来可能因技术迭代或包括关税在内的地缘局势再次收紧。而且,中国能效标准升级也将倒逼包括英伟达在内的外企提升产品绿色性能,同时加速中国国产AI算力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如华为昇腾系列)。
未来,英伟达需要在满足美国出口管制与中国市场需求中玩好“平衡术”,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夹缝中调整产品策略,新系列的“特供版”AI芯片——“B20” 的成败或决定其未来在华市场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