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了全行业111家半导体上市公司2024年全年财报数据。

今年 3 月,Aspencore 依据 2024 年前三季度财报数据,发布了(beta版)。随着 4 月 30 日最后几家公司 2024 年财报的披露,我们基于全年财报数据,整理出了最终排名。

整体而言,"增收不增利" 的行业现象愈发显著。具体表现为,2024 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增长的公司数量有所增加,但盈利的公司数量却在减少。从数据对比来看:在统计的 111 家上市公司中,前三季度营收实现正增长的有 74 家,全年营收正增长的增至 77 家;前三季度净利润为正的公司有 72 家,而全年净利润为正的则降至 69 家。

具体到各公司,在我们统计的 111 家上市公司中,108 家公司第四季度营收处于前三季度平均值的 70% - 110% 区间。另外,有两家公司第四季度营收数倍于前三季度平均(寒武纪前三季度总营收1.85亿,全年11.74亿;铖昌科技前三季度总营收1亿,全年2.12亿),一家公司明显弱于前三季度平均(景嘉微前三季度总营收4.41亿,全年4.66亿)。

因此,和前三季度排名相比,本次排名整体变动较小:

备注:

  1. EDA/IP公司和IDM并不是Fabless类别,但由于数量较少且和IC设计强相关,我们也暂时纳入了Fabless100的排名中,帮助大家了解其相对位置。
  2. 此排名只统计了A股。
  3. 点击了解China Fabless 100排行榜具体计算模型

角度一:平均营收

我们统计的 111 家上市公司,2024 年总营收达 2773.5 亿元,较 2023 年的 2393.5 亿元增长近 16% ,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2024年全年财报,2025年5月

  • 2024年,全球存储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SK海力士、美光、三星等财报纷纷走强,国内存储公司也增势明显,平均营收增长拔得头筹。但同时也要留意到国内存储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在2023是同比2022下跌13.6%。
  • AI 领域的平均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寒武纪和云天励飞的拉动,二者营收分别同比增长 66% 和 81%。然而,尽管营收大幅增长,这两家公司全年净利润仍为负值。
  • 如下表所示,2024 年有 2 家公司营收同比实现翻番,14 家公司同比增长幅度超过 50% 。

角度二:利润率

我们统计的 111 家公司中,2024 年有 69 家净利润为正,但全行业 2024 年平均净利润率却为 - 1.6%。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23 年这 111 家公司中有 78 家净利润为正,全行业当年平均净利润率为 0.8% 。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2024年全年财报,2025年5月

【备注:销售毛利率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营业收入 ×100%;净利润率 = 归母净利润 ÷ 营业收入 ×100%】

  • EDA/IP 领域平均毛利率虽处于最高水平,但净利润率却为负值。
  • MCU 与无线领域是本土 IC 相对成熟的细分市场,多年来毛利率始终保持稳定,且净利润率为正。值得注意的是,其净利润率还呈现出持续提升的趋势。
  • 在 AI 行业,高额的研发投入对净利润率产生了明显的拖累。不过,得益于营收的快速增长,行业亏损幅度得以缩减近一半。

数据来源:各公司2024年全年财报,2025年5月

具体公司情况来看,2024 年净利润率超过 30% 的企业共有 6 家。其中,澜起科技是当年新晋进入该行列的公司,并且在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其净利润率仍继续实现大幅同比增长。这主要得益于 DDR5 内存接口芯片需求回暖,同时,PCIe Retimer、MRCD/MDB 和 CKD 芯片等产品也开始实现规模出货,推动公司 2024 年营收增长了 59.20%。

(备注:感谢同事张莹为上市公司数据整理做出的贡献。更具体的细分行业分析报告近日会陆续发布,欢迎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公众号)

责编:Echo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国科微表示,本次交易旨在响应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实施国产替代的关键布局,通过收购中芯宁波,丰富产品矩阵及服务品类,完善业务布局,掌握在高端滤波器、MEMS等特种工艺代工领域的生产制造能力,构建“数字芯片设计+模拟芯片制造”的双轮驱动体系。
这场涉及 4000 亿市值的 “科系” 内部整合,不仅是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协同,更折射出中国算力产业从 “单点突破” 到 “生态闭环” 的战略转向。
观察存储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果仅看一年多的数据,无法客观还原真实状况。故而,笔者分别以年和季度为单位,统计了10家本土存储上市公司2022至2024年、2022Q1至2025Q1的核心财务数据。
宁德时代以356.57亿港元的募资规模创下2025年全球最大IPO纪录,同时也成为港股近四年来规模最大的IPO项目。招股书显示,此次IPO募集资金约九成将用于推进欧洲市场匈牙利项目的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韦尔股份官方名称沿用多年,但“豪威”品牌早已深入资本市场。公司微信公众号自2022年起便以“豪威集团”名义运营……
本报告聚焦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和广立微三家EDA上市公司,以及灿芯股份、芯原股份两家IP上市公司2024年全年财报数据。数据来源为各公司官方发布的年度报告,从营收、利润、成本、研发投入、市场布局等多个维度展开研究,力求全面、客观地呈现企业经营成果与行业发展动态。
混合动力汽车(HEV)曾经被视为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的中间地带,但如今已独当一面,发展成为具有自身市场意义的精密工程系统。为了满足现代 HEV 的需求,工程师正在不断挑战电源架构的极限,以实现更高的电压、更紧密的集成和更智能的连接。
高温环境会严重制约集成电路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亟需通过创新技术手段攻克相关技术难题‌。
​广东芯赛威SFM8801 APOIS芯片实现硬件可重构与算法开源双突破
知存科技联合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及社区举办的第二届 “知存科技杯高校存内计算创新应用大赛”于近日正式开启。
近日,阿尔特汽车宣布正式进军机器人产业,该公司最新战略布局取得突破性进展 —— 由阿尔特联合云视科技、上海乙蜂共同投资的北京阿尔瑞特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尔瑞特)已完成注册并举行成立庆典。
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品佳推出基于微芯科技(Microchip)ATSAME54 MCU和艾迈斯欧司朗(ams OSRAM)EVIYOS 2.0的10Base-T1S万级像素大灯方案。 &
6月9日消息,目前多方爆料已经明确,华为将在下半年推出Mate XT三折叠的小迭代机型,此前外界猜测将命名为“Mate XTs”。但根据博主“超维界”的最新爆料,新一代三折叠将会直接被命名为“Mate
5月28日,北方华创隆重举办“PVD整机1000台交付庆典”。这是继刻蚀设备、立式炉设备之后,公司第三个达成单产品出货量突破1000台的品类里程碑。PVD(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是芯片制造的关键环节,尤其
据媒体报道,首片6寸薄膜铌酸锂光子芯片晶圆顺利下线,我国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在滨湖规模化量产。入选国家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不到1个月,位于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内的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
兆易创新GigaDevice宣布,将参加SNEC PV+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展位号:5.1H-B360),集中展示其在数字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本次展会,
据新浪科技消息,小米中国区近日迎来人事调整,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新零售部总经理王晓雁兼任新零售部小米之家总经理。据悉,王晓雁兼任小米之家总经理之后,原小米之家总经理王辉将转任销售管理部总经理,
6月9日,根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发布的数据,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圆代工产业营收环比下滑约 5.4% 至 364.03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2617.09 亿元人民币),与以往数据相
6月4日,第四届“好房子 好部品 好厨卫”高品质建筑人居环境与建材产品应用交流会暨城市更新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备大会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下属的新风与净水分会以及舒适家居分会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