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通过眼睛获取 80% 的环境信息,机器人也需要一对‘敏锐的电子眼’。思特威的使命,就是为机器人提供更精准的视觉感知,让它们‘看得清、判得准、动得稳’……

“具身机器人需要具备两大要素——物理载体与感知能力,核心是‘有身体、能感知’—— 不仅需要机械形态,更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外界信息。” 5月13日,在第十五届松山湖中国 IC 创新高峰论坛上,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销售总监宗翔 在题为《SC533HGS:赋能高端机器视觉的高性能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的演讲中诠释行业趋势时指出,从人形机器人、机器狗到工业机械臂、扫地机器人、农业无人机,具身机器人正以多元形态渗透家居、工业、农业、救援等领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超 1300 亿元,2024-2029 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 21%,2029 年规模有望突破 4100 亿元。

在复杂动态场景中,机器人需实时完成避障、定位、物体识别等任务,视觉感知成为关键突破口。以消费级扫地机器人为例,技术演进路径从单纯清扫到配备机械臂执行复杂任务,本质上是视觉感知能力从“看见”到“理解”的跨越。”宗翔强调:“人类通过眼睛获取 80% 的环境信息,机器人也需要一对‘敏锐的电子眼’。思特威的使命,就是为机器人提供更精准的视觉感知,让它们‘看得清、判得准、动得稳’。”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销售总监 宗翔

围绕具身机器人的视觉感知需求,宗翔深度解读了思特威基于 SmartGS™-2 Plus 技术平台打造的明星产品 SC533HGS,如何以 “电子眼” 般的精准视觉能力,推动机器人在多元场景中的高效交互。

SC533HGS 三大核心优势:高分辨、无畸变、更紧凑

当前机器人应用传感器主要分为感知、避障、主摄三大类。其中,主摄用于分析环境、做出判断和空间定位;避障则安装于机器人前、左右等位置,通过 3D 立体视觉提供深度信息,判断障碍物情况。而 Global SmartGS(TM)传感器在这些应用中发挥关键作用,相比滚动传感器,它能避免运动拍摄中的图像形变,为机器视觉提供完整、无畸变的图像,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工业、AR、VR 等领域。

作为思特威 SmartGS™-2 Plus 技术平台的代表产品,500 万像素的 SC533HGS 专为机器人主摄与空间定位设计,直击传统视觉方案的痛点:

  • 高分辨率与全景视角:2592×1944 分辨率搭配 4:3 比例,支持大角度全景拍摄,相比传统 200-300 万像素方案,能捕捉更丰富的环境细节,满足复杂场景下的 3D 定位与物体识别需求。
  • 全局快门技术消除运动形变:区别于手机常用的滚动快门(逐行曝光导致运动物体变形),SC533HGS 采用全局快门,同一时间完成整幅图像曝光,即使高速移动中也能呈现无畸变画面。宗翔举例:“就像汽车行驶中拍窗外风景,滚动快门会拍斜,但全局快门能精准还原,这对机器视觉至关重要,因为算法无法矫正系统性形变。”

  • 小型化设计适配紧凑场景:凭借 2.2μm 像素尺寸与 1/2.53" 靶面,SC533HGS 成为同规格中体积最小的全局快门传感器之一,为无人机、服务机器人等对空间敏感的设备释放更多设计空间。“更小的体积意味着机器人设计拥有更大自由度。”宗翔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在同等分辨率下,SC533HGS的模组体积减少40%,功耗降低30%。

此外,SC533HGS 还具备高快门效率(抑制强光残影)、低噪声(暗光环境清晰成像)、优异近红外灵敏度等特性,全面覆盖机器人在强光、昏暗、高速运动等复杂场景下的视觉需求。

从避障到深度视觉,构建全场景解决方案

在工业领域,思特威的视觉解决方案已深度融入自动化产线。宗翔展示了一张工业机械臂的3D定位图像:“通过SC533HGS传感器,机械臂能以500万像素分辨率捕捉全景画面,结合高动态范围技术,即使在金属反光或暗光环境下,也能精准识别零件位置。”

针对机器人的多元视觉需求,思特威打造了梯度化产品矩阵:

  • 避障应用:0.3MP 的 SC038HGS、1.3MP 的 SC133HGS 等小靶面产品,以高帧率(120fps)与高动态范围(93dB)实现实时环境感知,已成熟应用于扫地机器人、工业机械臂等设备。
  • 深度视觉方案:思特威联合全资子公司飞凌微,推出 “SC133HGS 全局快门传感器 + A1 AI SoC 芯片” 双目深度视觉方案,可同步输出 RGB 图像与深度点云图,满足机器人三维建模与路径规划需求,适用于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高端应用。

“我们不仅提供单一传感器,更通过技术整合,让客户拿到手的是‘能直接用的视觉解决方案’。” 宗翔表示,这种 “硬件 + 算法” 的协同创新,正加速机器人从 “能看” 到 “会思考” 的进化。以无人机避障场景为例:“这套方案能同时提供彩色环境感知与毫米级精度障碍物定位,让无人机在高速飞行中完成厘米级避障。”

深耕视觉芯片十年,多领域市占率领先

作为 2022 年科创板上市企业,思特威凭借 1000 余项专利(含 460 + 国内外发明专利),构建了覆盖安防、手机、汽车、无人机等领域的全场景布局。

安防市场,自 2014 年推出首个芯片后,思特威已经从2017年起连续多年以超 48% 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2023 年出货量达 44.2 亿颗,成为智慧城市、智能监控的核心视觉方案供应商。2024 年,其安防市场占有率超 50%。

手机与车载领域,思特威2024 年全球手机 CIS 市场排名第五(份额 11.2%),车载市场位列全球第四(国内第二),车规级产品覆盖环视、ADAS、舱内监控等场景,2025 年车载业务预计实现翻番增长。

无人机与机器人领域,2024 年思特威无人机图像传感器出货量全球领先,SC 系列产品在扫地机器人、工业机械臂等细分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

技术创新上,思特威独树一帜:全球前三掌握单帧级 110dB SuperPixGain HDR 技术,自研 SmartGS™全局快门架构实现 “高分辨率 + 低功耗” 平衡,更以 SFCPixel 专利技术突破暗光成像极限,推动机器人在全光照条件下的可靠视觉感知。

“当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看’懂世界时,真正的智能时代才算到来,它们才能更安全地走进工厂、家庭与复杂户外场景。” 宗翔在演讲末段展望,随着具身智能从概念走向落地,思特威将持续深耕全局快门、高动态范围、近红外增强等核心技术,以 “中国芯” 助力全球机器人产业突破视觉瓶颈,让智能设备真正 “看得懂世界,走得稳每一步”。

责编:Luffy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传感器与新兴技术的融合提升了现代系统的效率和智能化,从而催生了多个行业的前沿应用场景。
三星显示表示,优先将Sensor OLED面板应用于Galaxy系列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此举将展示了其在高端产品市场中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传感器企业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新兴技术和应用,以寻求新的增长点。
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国产替代大势,中国传感器企业将在一些垂直应用领域获得新的成长机会,发展为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高的“隐形冠军”企业。
今年村田在慕展上展示了几款有趣的新品,包括“不可思议的石头”、柔性伸缩电路板、透明ID标签、超声波穿透超材料...
我们在今年慕展上,和Allegro的两名高层谈了谈汽车、工业、AI等市场热点——这家磁传感器领域的No.1企业,现在又有着怎样的发展思路?
混合动力汽车(HEV)曾经被视为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的中间地带,但如今已独当一面,发展成为具有自身市场意义的精密工程系统。为了满足现代 HEV 的需求,工程师正在不断挑战电源架构的极限,以实现更高的电压、更紧密的集成和更智能的连接。
高温环境会严重制约集成电路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亟需通过创新技术手段攻克相关技术难题‌。
​广东芯赛威SFM8801 APOIS芯片实现硬件可重构与算法开源双突破
知存科技联合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及社区举办的第二届 “知存科技杯高校存内计算创新应用大赛”于近日正式开启。
近日,阿尔特汽车宣布正式进军机器人产业,该公司最新战略布局取得突破性进展 —— 由阿尔特联合云视科技、上海乙蜂共同投资的北京阿尔瑞特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尔瑞特)已完成注册并举行成立庆典。
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品佳推出基于微芯科技(Microchip)ATSAME54 MCU和艾迈斯欧司朗(ams OSRAM)EVIYOS 2.0的10Base-T1S万级像素大灯方案。 &
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进入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阶段,这距离其计划推出商业服务的日子仅剩数天。几个月来,特斯拉一直在讨论于今年 6 月在奥斯汀推出自动驾驶网约车车队的计划。此前,特斯拉曾承诺,自
芯片超人现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现货库存型号1000+,品牌高达100种,5000万颗现货库存芯片,总重量10吨,库存价值高达1亿+。同时,芯片超人在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每颗物料均安排QC质
6月9日,由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车载显示产业生态联盟主办,WitDisplay承办,成都新型显示行业协会协办的2025广州汽车智能照明及显示技术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该论坛以““智驾出行 智慧
本文来源:智能通信定位圈~END~一键三连,这次一定!点分享点收藏点在看点点赞
LG Display表示,通过提前偿还从LG电子借来的1万亿韩元贷款,公司将摆脱“长期亏损”的标签。虽然第二季度是季节性淡季,亏损在所难免,但随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业务在从中小型(IT/智能手
辅助驾驶的逐步普及,似乎并没有给所有上游芯片企业带来正向作用。作为从自动驾驶到量产辅助驾驶的核心参与者,英伟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本周,英伟达发布2026年财年的首个季度财报,截至2025年4月27日的
6月4日,第四届“好房子 好部品 好厨卫”高品质建筑人居环境与建材产品应用交流会暨城市更新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备大会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下属的新风与净水分会以及舒适家居分会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