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边缘计算获得发展动力,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但所有这些条件似乎都不太可能实现。

5G的核心愿景之一是边缘计算,有时也称为移动边缘计算(MEC)。其理念是让移动网络运营商(MNO)能够将计算资源部署到更靠近基站的位置,从而实现超低延迟,并使其能够对优质服务收取更高的费用。

五年过去了,MNO至今仍基本未部署边缘计算。只有少数运营商尝试与搜索引擎公司合作,将数据发送到这些公司的云中心,而不是使用自己的计算资源。

目前主流模式仍然是电信网络将数据传输到“对等点”(通常称为互联网交换点),多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网络连接在一起交换流量。从那里,数据传输到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响应也通过相同的路径返回。

为什么边缘计算概念未能普及?

边缘计算承诺通过缩短数据处理所需的传输距离来降低延迟。然而,光纤传输数据的速度约为200km/ms。100km外的数据中心只会增加1ms的响应时间。

当前的5G网络延迟通常为30至40ms,最优情况下的私有网络延迟也仅为10ms左右。数据处理本身通常需要几毫秒,尤其是在涉及视频压缩等复杂任务时。通过将计算位置靠近设备来缩短1ms的响应时间,其实际意义不大。

此外,在大多数地区,1ms范围内可能存在一个已经拥有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大城市。这些大型设施能够提供更好的规模经济效益,而且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在销售计算服务方面也比移动网络运营商(MNO)更胜一筹。因此,当今的“边缘”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传统模式,即移动网络运营商将流量传输到对等点,然后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私有5G网络是一个例外,它将流量路由到私有网络所有者的IT系统。虽然从技术上讲,这符合边缘计算的条件,但从功能上讲,它只是对等互连的另一种形式,只不过是连接到本地IT网络。

最近,关于MEC的讨论有所平息,因为移动网络运营商(MNO)意识到边缘计算既不是一项可行的部署服务,也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创收机会。事实上,MNO越来越多地将自身的计算需求集中化,将来自多个基站的基带处理整合到集中式单元中,而不是从网络边缘部署计算资源。

边缘计算的未来:6G能否带来转机?

目前,6G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尚不明朗。移动运营商(MNO)提倡“纯软件”更新以降低运营成本,而制造商则在推广速度更快、延迟更低的“超5G”。感知和AI原生能力等概念也在讨论中,但是否会分配新的频谱仍不明朗。

边缘计算要想获得发展动力,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 需要延迟低于5ms的新应用
  • 愿意为此类超低延迟服务支付更高的费用
  • 额外分配频谱以支持低延迟空中接口
  • 足够广泛的6G部署,使边缘计算能够在整个区域内实现

目前,所有这些似乎都不太可能实现。

大多数拟议的6G应用只是对5G承诺的重申,其中许多承诺尚未兑现。消费者和企业对额外支付5G服务费用兴趣不大,而获取额外的6G频谱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事实上,按区域划分,大多数国家/地区中频段5G(3.5GHz)的部署率仅为20%,这意味着6G的覆盖范围将更加有限。

人工智能和传感技术会改变游戏规则吗?

传感和人工智能是6G经常讨论的两个新应用。传感应用的市场需求尚不明确,并且在6G中实现传感可能需要高频频谱,而这并不完全适合通信需求。

人工智能应用通常需要快速响应时间,这或许可以证明边缘计算的合理性。然而,大多数人工智能工作负载要么直接在移动设备上运行(例如,人工智能助手、视觉处理),要么需要高性能处理,而这些处理最好在大型数据中心进行。很少有人工智能应用需要毫秒级的响应,而且也没有强烈的市场需求为通过边缘计算获得额外的1ms加速而支付额外费用。

一些行业领袖建议移动网络运营商出售其“闲置”的计算资源用于人工智能工作负载,从而利用其网络基带处理中未使用的容量,但这种想法是有缺陷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在非高峰时段也拥有过剩的容量,这使得移动网络运营商的计算资源变得没有必要。此外,在人工智能工作负载和无线网络功能之间动态重新分配计算能力存在较高复杂度。

因此,将AI工作负载转移给MNO几乎没有什么附加值,而且不太可能成功。

边缘依然在云端

电信行业长期以来一直试图通过提供增值服务与超大规模运营商竞争,但往往以失败告终。移动网络运营商(MNO)一直难以在超大规模运营商和OTT服务提供商主导的领域获得发展,边缘计算也不例外。

近年来,事实证明,真正的“边缘”依然集中在位于主要城市枢纽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而不是网络边缘。

William Webb

William Webb是IEEE研究员、Motability基金会理事以及英国通讯管理局(Ofcom)前局长。

(原文刊登于EE Times欧洲版,参考链接:Why Edge Computing and 6G Intelligence Will Continue to Be 'Aspirations',由Franklin Zhao编译。)

本文为《电子工程专辑》2025年6月刊杂志文章,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免费杂志订阅申请点击这里

责编:Franklin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从深层逻辑来看,美国限制东南亚的根本目的是要封堵中国供应链迂回路径,也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形成“中美双核心+区域藩篱”格局。
近日,华为推出的盘古Pro MoE 72B混合专家模型,被指与阿里巴巴通义千问Qwen-2.5 14B模型存在高度参数相似性,华为研发团队于7月5日发布声明,坚决否认抄袭指控……
作为一种基于硅桥的2.5D封装技术,EMIB是颇具代表性的;最近Intel也更新了迭代版的EMIB-T,适配HBM4/4e。这次我们尝试更细致地看看这项技术。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日前宣布在智能计算硬件方面取得领先突破——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存算一体技术的高效排序硬件架构,解决了传统计算架构面对复杂非线性排序问题时计算效率低下的瓶颈问题。
这项交易若未通过,可能成为继英伟达-Arm后,又一桩被地缘政治阻断的半导体并购。
未来,英特尔能否通过14A工艺赢得大客户的订单,并在AI和数据中心市场与英伟达等竞争对手抗衡,将是其战略调整成功与否的关键。
当传统生产工艺与智能数据采集相结合时,AI 与全维度数字孪生技术将成为实现下一代数据驱动型制造的核心推动力。
能量收集并不是一个时兴的名词,但是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诸如Silicon Labs的物联网产品以及开发套件,使能量收集技术的应用也变得更加的实际和广阔。
人工智能(AI)已不再仅仅是一项高性能计算任务,它已成为推动边缘AI片上系统(SoC)设计的主要动力。从智能手机和摄像头,到工业自动化与自动驾驶汽车,AI正在日益塑造现代SoC的架构。这
用于电动汽车供电网络(PDN)的高压母线转换器 48 V电源模块
来源:满天芯编辑:感知芯视界 Link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的合资公司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于近日发布注销备案公告,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公告期自6月10日起至7月24日止。代工模式一度是新势
点击上方“泰克科技” 关注我们!将脉冲技术引入先进CMOS技术的可靠性测试在氮化镓和碳化硅之后,氧化镓(Ga₂O₃)正以超高击穿电压与低成本潜力,推动超宽禁带功率器件进入大规模落地阶段。但在
01直接驱动首先说一下电源IC直接驱动,下图是我们最常用的直接驱动方式,在这类方式中,我们由于驱动电路未做过多处理,因此我们进行PCB   LAYOUT时要尽量进行优化。如缩短IC至MOSF
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完整版论文先进封装技术是提升电子器件性能的关键解决方案,其通过增加封装密度和垂直互连实现。随着器件不断缩小,焊点互连的尺寸也逐渐减小,从几百微米降至几十微米,甚至只有几微米。这种小
在PCB设计中,导入叠层模板能够确保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因手动设置叠层参数而可能出现的错误或不一致情况。通过使用预先定义好的叠层模板,设计人员可以快速地应用经过验证的叠层结构,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机器视觉助
在手持类电子设备中,USB接口是最容易受到静电冲击的位置之一,尤其在塑料外壳、悬空接地的环境下,稍有不慎就容易导致系统死机、异常甚至损坏。今天分享一个真实的USB接口静电整改全过程,通过逐步实验 +
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半导体交流群今日,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屹唐股份”)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688729.SH。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的领军企业,屹唐股份的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7月8日消息,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魏建军今日于微博宣布即日开启“35+计划”,面向全球35岁以上人才开启专场招聘。视频中,魏建军激昂慷慨的表示,35岁不是
7月7日,鹏鼎控股发布2025年6月营收简报称,公司该月合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88,835万元,较去年同期的合并营业收入增加36.43%。鹏鼎控股主营业务是各类印制电路板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