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智能手机行业卷——最近在一加与联发科技(MediaTek)联合举办的游戏战略沟通会上,一加都开始谈手机游戏的1% low帧了。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甚至发起倡议:“呼吁所有手机厂商,除了关注游戏平均帧之外,还要做好1% low帧。”
关注电子工程专辑PC体验文章的读者以及游戏爱好者,对于“1% low帧”这个概念不会陌生——至少它在描绘游戏体验上,是个比“平均帧”更严苛的值,自然对芯片、系统、软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手机行业也开始有厂商重视1% low帧了。那么联发科和一加的底气究竟在哪儿呢?
天玑9400e发布,2500元内的手机也卷游戏
从芯片角度看,这次沟通会的主角无疑是前不久MDDC联发科天玑开发者大会上发布的天玑9400+,和这次新发的天玑9400e。
对于天玑9400+,OPPO游戏中心负责人谭皓在沟通会上说:“将一加的风驰游戏内核注入到天玑9400+以后,这颗神U‘重’装上阵;性能旗舰变成完全体,成为行业里最好的‘游戏芯’。”
而对于面向更低价位段手机的天玑9400e,谭皓则说:“搭载风驰游戏内核的天玑9400e,游戏平均帧碾压同档位竞品”,是“完完全全的降维打击”;不仅在2500元以内的手机价位段,令包括《原神》《和平精英》在内的手游都开启120帧体验;而且1% low帧,“也没有对手”。
那么就先看看本次发布的天玑9400e是颗什么样的芯片。
以上表格是我们整理的天玑9400+和天玑9400e两颗芯片的基本配置参数信息。对天玑手机芯片熟悉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天玑9400+基本可以视作去年10月发布的天玑9400超频版芯片——虽然在前不久的MDDC上,联发科也提过天玑9400+所用NPU在SpD+、Agentic AI层面的强化...
芯片层面,本文针对天玑9400+就不做过多介绍了,其架构、性能表现基本可以参考电子工程专辑去年发布的天玑9400剖析文章——这是一颗在性能和能效两方面,市场整体评价都相当不错的手机旗舰芯片。
天玑9400e目前已公开信息仍然相对有限——如面向不同核心的L2 cache容量,联发科技无线通信事业部总经理李彦辑只是提到,其缓存“也给足了同档最大配置”;
谭皓则提及,“在2500元档产品中,它拥有更高的CPU主频、更大的缓存、更强的GPU”,PPT中标注了“更大的CPU缓存”,“L2 up to 512KB”——猜测可能是面向4个Cortex-X4核心时,每核L2 cache为512KB。他特别强调cache对重载游戏的体验影响很大,“天玑9400e拥有真旗舰级别大小缓存,保证游戏重载时功耗更低、更持久流畅的体验”。
虽说听产品名称,天玑9400e更像是天玑9400的青春版;但从实际配置来看,天玑9400e明显和天玑9300更靠近——包括4核Cortex-X4与4核Cortex-A720的搭配、L3和SLC的容量,以及GPU采用12核心的Immortalis-G720,还有APU, ISP, 显示引擎等方面的规格。
李彦辑在沟通会上给出天玑9400+与“Q公司25年次旗舰芯片”(1超大核+7大核,骁龙8s Gen 4?)的性能对比。全大核架构的加持下,在Geekbench v6.2多线程测试中,天玑9400e相比“友商次旗舰芯片”性能领先9.4%,也优于“友商前代旗舰芯片”(骁龙8 Gen 3?)。
而图形性能方面,在GFXBench 1440p Aztec Ruins Vulkan测试中,天玑9400e所用的12核Immortalis-G720比上述“友商次旗舰竞品”领先约28.5%;Solar Bay光追性能领先8.9%。谭皓则给出了采用天玑9400e一加新机的安兔兔跑分,约在252万分左右。
无意外的,天玑9400e自然也支持联发科的游戏、AI生态,包括实现图形与游戏性能加成的星速引擎。对于星速引擎,此前我们撰文介绍过这项技术,游戏和app可以通过SDK接入——通过提供CPU, GPU, 温度, 功耗等动态信息,协助游戏和应用做出更精准的实时资源调度。
李杰预告了很快一加Ace 5至尊系列会搭载新款天玑芯片发布,且“出厂就写入风驰游戏内核,带来T0级游戏体验”。一加Ace 5至尊版会采用天玑9400+,“成为整个手机行业游戏体验新标杆、新上限”;一加Ace 5竞速版则以全球首发天玑9400e的方式问世,“游戏性能碾压2500元以内所有产品”,“完完全全是降维打击”,“让更多人享受顶级游戏体验”。
落地天玑平台的风驰游戏内核
在联发科喊出“移动游戏画质上限看天玑”的同时,一加也喊出了“天玑游戏上限看一加”的口号。一加手机在既有手机芯片的基础上实现强游戏性能,本身也在系统层面做了不少努力。李杰说一加的目标,始终是将“游戏体验做到行业第一”。
而聚焦游戏体验,一加在游戏研发中心、高校联合实验室,以及性能技术工程师人员方面的投入都相当大。作为一加游戏“全链路技术布局”与合作的一环,这次一加与联发科技共同宣布成立“游戏联合实验室”,以期“打造游戏体验新上限”。
李杰说一加和联发科的合作,“是史上最深度的技术与产品合作”。从PPT来看,双方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底层权限方面,开放了天玑芯片“底层接口调用”;“融合式API架构”,“深度融合‘风驰游戏内核’专属API架构”;“我们双方还重写了很多底层代码”,“针对安卓底层内核,独家写入‘风驰游戏内核’原创代码”。
“可以说,双方共同重建了基于天玑芯片的游戏性能框架。”李杰表示,“绝不仅仅是游戏适配、游戏优化。双方从游戏场景、底层技术出发,重塑了整个芯片的游戏性能释放。”
这其中的重头戏自然就是“风驰游戏内核”了,被一加称作“行业首个芯片级游戏技术”。去年一加游戏大会活动中首度出现“风驰游戏内核”,首现于采用骁龙芯片的一加Ace 5系列手机。据说是OPPO“三年磨一剑”,“本地团队与海外研发团队共同”完成的。
当时介绍这项技术时,OPPO就说原创代码25641行重写安卓底层内核、原创代码34121行重构游戏渲染管线,还为此申请了254件专利;“是系统内核级别对手机游戏过程中的CPU指令、算力分配逻辑进行重构”。
“相同的芯片,搭载风驰游戏内核之后,性能释放、游戏体验会发生根本变化”。用谭皓的话来说,风驰游戏内核也要让天玑9400+和天玑9400e的游戏性能“再进化一次”。
继而本次宣布成立的“游戏联合实验室”也达成了风驰游戏内核“首次写入天玑平台”。而一加Ace 5至尊系列成为“出厂即写入风驰游戏内核的天玑9400+和天玑9400e芯片”的手机。
我们对风驰游戏内核的理解整体还是比较抽象。从一加的发言来看,风驰游戏内核依托于天玑平台时,这可能是个更多建立在天玑星速引擎基础上的技术,是“一套重写的、一加专属的游戏性能框架”。
PPT上描绘这是“行业唯一CPU性能释放彻底重构”以及“行业唯一GPU渲染管线彻底重构”的技术方案。还有一则信息是,谭皓提到一加与联发科的工程师,共同打通天玑平台底层三大能力,分别是CPU、GPU、缓存(cache)。
谭皓相当自信地说在注入风驰游戏内核之后,天玑9400+成为“行业最强游戏芯”,“性能旗舰变成了完全体”;天玑9400e则对2500元以下档位的手机实现了“降维打击”。
现在开始,手游也要卷1% low帧
虽然基于几名发言人在沟通会上的演讲,我们仍然不能具体地理解“风驰游戏内核”技术本身——乃至它在技术栈上所处层级,但这项技术带来的价值还是比较明确的。笼统的说,也就是游戏性能与能效的提升,以及“芯片渲染能力得到充分释放”。
谭皓将风驰游戏内核搭配天玑9400+达成的游戏体验强化,概括成三方面:调度器效率优化54.2%,内核负载降低38.3%,整机功耗降低10.3%。
“调度器层面,我们提升了进程间切换和任务唤醒的效率,让游戏任务在每个核心间的流转变得更为迅速。如此一来,在多任务、重负载并发场景下,运行更加敏捷”,“54.2%的调度效率提升,为游戏流畅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效率提升的前提下,“我们分析了游戏运行时的负载情况,并对负载进行深度干预和优化,内核与整机负载明显下降。”“CPU资源消耗进一步下降,不再长时间处于高负载运行状态。我们测下来,系统的内核运行负载下降了38.3%。”
整机负载下降,“把整个计算簇核心的平均运行频率做到了大幅下调”,因此“CPU能够运行在更高能效的状态下”,整机功耗实现了10.3%的下降。
具体到游戏上,包括《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原神》《星穹铁道》等在内的游戏都实现了单帧功耗的显著下降(下降数值具体如上图);故而达成了“天玑平台首个‘无限满帧’体验”。所谓的“无限满帧”是指游戏长时间运转保持满帧状态,与此同时实现更低功耗和温度。
一加提供的数据是:《王者荣耀》达成119.9fps平均帧的情况下,平均功耗3.6W,全程最高温度41.3℃;《原神》长时间59.9fps平均帧,平均功耗4.3W,最高温度44.4℃...相较友商“标榜游戏性能最好的产品”,在满帧的基础上,实现更低功耗与温度。
但谭皓说,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在一加的畅想下,手机游戏接下来要卷的就是1% low帧了,毕竟“这两年只要谈手机游戏体验,大家都说自己是满帧”——即游戏设定中的最高帧率。但这里的“满帧”,说的是游戏全程的平均帧。
关注游戏的读者应该知道,1% low帧是个能够体现游戏体验下限的重要数值。绝大部分厂商对于1% low帧的定义是将游戏过程中的所有采样帧数由低到高排序,对前1%的值取平均:例如记录了100个帧数,则最低的那1个就是1% low帧;如果记录了1000个帧数,则最低的那10帧取平均即为1% low帧(有些定义可能采用帧生成时间这一衡量维度)。
有时即便平均帧接近满帧,1% low帧却可能非常低。我们说这1% low帧真正反映了游戏的卡顿点,也被称为“最差平均帧”,它体现得就是游戏体验的下限。所以在“平均帧都接近120fps的情况下,体验却依然天差地别”,1% low帧就能体现其中差别。
一加为了验证1% low帧在手游之上也很重要,据说“构建了大量测试序列”,“将1% low做成测试视频片段,邀请高玩来验证——得出的结论与PC端高度一致”。“所以一加现在正式将1% low帧指标纳入手机游戏体验标准中。”
谭皓在媒体会现场给出了《王者荣耀》120fps+极致画质设定下,3款手机的1% low帧数据。虽然这三款手机游玩全程的平均帧都达到将近120fps,但风驰游戏内核加持下的天玑9400+手机做到了118.3fps的1% low帧,而“友商某款旗舰手机低到了60.8fps”.
还有《原神》,同为近60fps的平均帧,采用天玑9400+、基于风驰游戏内核的一加手机1% low帧能够维持在56.1fps,“友商”则“有手机”降到了29.8fps,“我们在该场景下胜出88%”。
而天玑9400e搭配风驰游戏内核时,在1% low帧表现上“碾压2500元以下所有产品”。
《和平精英》原本“为旗舰预留的120帧”选项已经为天玑9400e开启,这也是“碾压2500元内所有产品”的依据之一了...
在具体是怎么做到1% low帧坚挺的问题上,谭皓也做了3点解释:(1)重载帧预判渲染技术:一方面在于前文提到风驰游戏内核降低了单帧负载(▼30%),“同时叠加游戏内容重载帧预感知能力,提前分配算力,避免丢帧”;
(2)游戏关键任务并行“不等待”,“通过全局统一调度策略”,让“调度时延得到大幅优化”(调度时延▼99%);(3)“全链路动态帧预载技术”,即整个显示链路,从CPU到GPU到最终屏显的不丢帧(丢帧▼40%)。
因为沟通会没有QA环节,我们无从得知上述任一技术的实现方式或细节。
解锁更多手游的“原生级120帧”
基于1% low帧加持,于是一加定位自家手机(1)长时间游戏满帧;(2)满帧温度更低;(3)行业最强1% low帧。“整个行业只有搭载风驰游戏内核的手机,能做到平均帧最高的同时,也具备最强1% low帧表现”, “每一帧都强大”。
基于更强的游戏性能,接下来要做的自然就是提高游戏帧率上限了——此前基于骁龙芯片的风驰游戏内核,GPU层面有个“原生级120帧”支持。过往的发布会上,一加就提过这种技术相较外挂芯片插帧,以低延迟和更好的画面效果,由GPU直接生成帧、“唯一”实现超重载游戏“原生级120帧”画面。
那么也很自然的,这次一加宣布:风驰游戏内核也将《逆水寒》手游原生级120帧,《星穹铁道》原生级120帧,以及《原神》原生级120帧+1.5K分辨率“满血同开”,都落地在天玑平台上。甚至针对天玑9400e,也特别开设了原生级120帧+1080p“满血同开”的画质,是“同档唯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针对OPPO、一加、联发科成立的游戏联合实验室,谭皓在总结中说风驰游戏内核落地天玑平台“只是个开始”,“未来我们会在底层技术、调度算法、场景调优等方面,开展长期持久的深入合作”。
如前文所述,或许对一加而言,与联发科的合作是一加宣称“游戏性能同档碾压”,相较竞品、相同芯片达成“游戏体验标杆”,以及“OPPO性能赛道战略级方向”、“聚焦游戏体验”,并且在游戏领域实现“全链路技术布局与合作”的一环。
而我们看到的,是对联发科而言,这一合作的价值一方面在于巩固天玑系列芯片的旗舰定位——毕竟以前的一加顶级旗舰普遍采用的还是竞品;另一方面,这大概也是联发科扩张围绕天玑芯片游戏生态的一部分——游戏开发者也会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天玑生态中来。
